多维视角下的理工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2019-01-23 23:06安娅莉苏佳录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19年1期
关键词:理工科创新型大学

安娅莉 苏佳录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知识、信息和技术被视为基础,而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则被视为驱动力。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要求生产方法的创新,更要求人们适应这种新的生产方式。

“十三五”规划强调,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创新。在“十三五”规划时期,三个“一批”引人注目。一些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即将启动,还将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技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先企业。以上计划将继续推动大规模的创业和创新。另外,规划也指出,必须加快“两个强国”建设——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预计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性研究、应用型研发和战略前沿等领域都能取得重大突破。使研发支出的投资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让中国真正跨入创新型国家和质量及制造强国的行列,保持稳定的发展水平。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的研究探讨了创新驱动型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本文在对各类创业活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理工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同时,根据研究现状,总结了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规则和新特点。本项研究旨在不断完善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为理工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满足创新驱动发展需求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

(1)助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创新创业教育在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创造发展“新动力”,增强“新动力”促进发展,开辟“发展新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大力推进“双创”工作,既可以促使不合理体制的自我改革与发展,又可以提升“人财物”这些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流动效率,实现全局性的经济提高与增长。

(2)成为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催化剂”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过于单一化、简单化、模式化等问题,日常教学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创新教育,专创融合度极低,人才的素质及竞争力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建设创新型国家又要求高校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敢为人先、逻辑思维清晰、对自我有全面的认知、善于沟通交流的创新型人才。“双创”工作为人们曾经的“天马行空”打造了一个可以落地的舞台;同时创造了更多可以展现人们“十八般武艺”的机会。创新型创业教育就像是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转型的催化剂,进一步优化了中国人力资源的质量。

(3)提升“两个综合”实力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创造能力,从看到问题出发,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形成系统的创新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创新型创业教育以一种“小而重”的方式展示了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二、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

(一)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国外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除了有院校领导的重视之外,在提供创业教育基金、创业基金和教育组织方面,都有强大的条件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存在以下共性:一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二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三是网络化的开放性教育,打破了时间、地点、形式等诸多方面的局限,打开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局面。

(二)探索中国普通理工科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发展,中国的许多理工科院校开始思考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并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是将创新和创业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促使创新创业教育常态化;二是高校与政府相配合,邀请创业培训机构对高校各年级学生进行创业实训;三是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提供现实可靠的平台;四是推动创业小团体和创业俱乐部的创办与兴起;五是提高社会对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认识;六是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推动就业,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中国综合性大学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探索

对于我国“985”“211”的大学来说,具有理工科优势的高校,在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优势显著。首先,这些大学拥有许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如本科创新创业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同时承担国家、省部级委员会和企业的各项技术开发的任务,从而使他们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高产区。其次,这些具有理工科优势的大学目前正在向综合型大学迈进,大学设置的专业与开设的课程相对比较丰富,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合理安排和利用这些优势和资源是确保理工科大学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关键。

三、理工科大学创新创业模式研究

创新型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解决和处理许多问题。但是也会因人而异,效果也截然不同。我们应该从多维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教育的目标,结合理工科高校“公式化”的特色,建立以下模式,探索创新和创业教育:T=P×S×Q[1]。其中,“T”(Target)表示教育目标;“P”(Problem)表示项目解决的问题;“S”(Solution)表示项目的解决方式;“Q”(Quality)表示团队人员素质。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1.第一步:寻找“痛点问题”(P)

“痛点问题”是指在社会中比较严重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2]。根据紧急程度可以区分轻重缓急。在研究模型的公式中,如果P(问题)的值较大而其他因素不变,则获得的T(教育目标)较大。一般的“痛点问题”应符合以下条件:第一是重要性——问题的重要性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质量,越是重要的问题,越是可以体现教育目标的价值。第二是多样性,创新和创业教育的目标将集中在不同的问题上。第三是普遍性,也许个人解决问题的目标价值不高,但如果问题更普遍,问题的价值就会更高。

2.第二步:落实有效的解决方案(S)

有效的解决方案必须是排他性的,即不可替代的。在找到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市场调研,并比较项目和产品的解决方案。同时,解决方案的及时性会直接影响目标值。此外,原创性也是创造目标的一种方式,它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式,包括五种情况:新产品,新方法,新市场,新产品和新组织。

3.第三步:打造高质量团队(Q)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团队,首先,团队中的个体应具有团队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其次,大学生应积极推动专业化的整合,对国家政策和市场趋势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此外,大学生还需要磨练自己的意志,要有思想、热情和良心;以终身学习为人生目标,始终保持危机感和警惕性。

四、理工科大学创新与创业核心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经过研究可以发现,机遇、创业能力和创业文化是理工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大核心要素。如果组织的创业能力强,则更有利于培养创业文化,员工更倾向于创业。当一个组织具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时,其员工不仅要关注创业机会,还要注意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本。始终对新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当然,有了这三个核心要素,只存在开办企业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创业成功。

五、理工科大学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前景

在当前“双创”教育势在必行的形势下,理工科大学存在与创新和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脱节、缺乏专职管理、利益差、效率低等问题。另外,区域特征不显著,缺乏实用平台,指导和援助不到位,效果不强。我们应从多方面、多元化角度进行深入改革,大胆实施“创新战略”,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造物主空间”到“造物主的学校”,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创造者”活动,推动“创客时代”的来临。

同时,利用第二空间思维,从第三视角出发,辩证看待理工科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首先,开拓多维理念,形成“后创业”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在培养自雇企业家的同时,创新和创业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后企业家。其次,建立新的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体系,分层次分类别,最大限度地为所有学生创新和创业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扩大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效益。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整合的新机制,实验区资源应与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充分结合。我们应不断完善创新和创业基地的使用和支持系统,建立能够有效运作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机构,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和创业教育的管理效率。最后建立“空间+文化”的协同机制。空间是高校“创意空间”发展的新体系,是进步与立体结构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构建。为打造创新型理工院校,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求知探索。

猜你喜欢
理工科创新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大学求学的遗憾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