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让教师走向专业发展自觉

2019-01-23 10:28王永林
师道(人文) 2019年1期
关键词:治学语文研究

王永林

治学,是指深入、系统地研究学问,把握规律性、本质性的问题。提到治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学教授,他们在某个学科领域深耕细作研究学问,站在这个学科的前沿。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是否需要治学,怎样治学?回首本人二十多年的教师成长经历,深刻地感受到,治学是教师走向专业发展自觉的应然之道。

一、教师为什么要治学

1.治学可以让教师变得更专业

所谓专业,就是指不可替代性。生病了我们要去找医生问诊,因为医生这个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别人不懂。但是,很多人却没有认识到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刚工作的时候,在县城一所小学,学校边上有家教一条街,生意兴隆。一个卖鱼的商贩觉得有利可图,转行做家教,竟然规模越办越大,惹得本来薪水就不高的教师一边眼红,一边抱怨教育行业的门槛太低。殊不知,应该反思的正是我们自己,是谁让教育的门槛变低?

扬州大学申卫革教授在 《“教师即研究者”:一个需要审思的命题》中指出: “为什么仅有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同为教师群体,却鲜见大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讨论?这是因为人们对大学教师的专业性几乎没有怀疑。常被强调的事情往往是现实中缺失的事情。”

一个学生听写20个词语经常错十几个,让他反复订正、重复抄写,是谁都会做的,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事。从他课文预习、书写习惯、记忆方法、听写表情等方面制作量表,进行深度观察,从儿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注意力分配、记忆原理等角度进行解释,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是观察力缺失、专注度缺失、书写失调、听写焦虑还是记忆方法单一,再判断孩子的记忆优势是动作、视觉、听觉还是形象,再考虑选择字理识字、寻根识字、转盘识字、游戏袋识字等方法……这些一般人想不到,你想到了,去做了,这个过程就是研究,就是治学,而你也从中提升了专业素养。

2.治学可以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

作为老师,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依靠经验工作,甚至有些老师的课件多少年都没有改变。我们习惯于稳定,渐渐对自己日复一日的生活变得依赖,变得麻木,于是,每天机械地忙着,渐渐就产生了职业倦怠。

曾经有一位一年级老师跟我抱怨: “学生不停地来报告,一会儿说要上厕所,一会儿说谁偷带玩具了,一会儿说谁打人了,一会儿报告要喝水……这样的情景剧每天都在重复,教师真是做够了。”我问这位老师,是否思考过,一年级的孩子为什么这么频繁地报告,有没有想过把孩子们的小报告都记录下来,分分类,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找找原因。那位老师看着我,眼睛渐渐亮了: “有意思,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后来,这些爱打报告的孩子就成了她的观察对象,一段时间孩子来得少了,她还跑到其他班去记录。然后,乐此不疲地翻阅各种书籍,寻求验证。后来在她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我了解到: “一年级孩子的频繁报告有的是是非判断能力发展的表现,有的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孩子自我表现,有的是试探心理的一种行为反应……”现在每年一年级班主任培训,都邀请她去做专题讲座,她也找到了教育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件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科研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3.治学是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师需求

“课程意识”是新一轮课改的关键词,核心素养时代教师的身份已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还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为了促进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时间,采取单元整合、主题教学、文体分类教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很多语文老师兼任 《道德与法治》学科,就将这两门学科关联内容进行了整合教学。比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 《诚实和信任》一课时,结合四年级 《道德与法治》中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同时 《道德与法治》中大量的名人故事、名言警句也丰富了语文课的内容,增添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原本四课时的教学任务在三课时内完成,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再如在执教六年级下学期的语文第二单元 《卢沟桥烽火》 《半截蜡烛》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的时候,将它和六年级下册的 《道德与法治》中 《战争何时了》整合在一起。既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也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节省了课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能力,如果教师不系统地研究教学,将逐渐跟不上课改的步伐。

核心素养时代,教师除了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之外,还必须拥有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和技术水平的能力,拥有质疑与评价教育理论的意识,具有自主开发与实施高质量课程与教学的水平,这些都需要教师走上治学的道路。

二、教师怎样治学

1.养成阅读和洞察习惯,积累治学底蕴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善于治学的教师必然是善于阅读的教师。尤其是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教师更需要读一些增强专业自信、提升个人学养、增加人生厚度的书籍。

对学理追根溯源需要深度阅读专业性的书籍。这样大部头的专业书籍可以根据教育热点每学期选择两三本,例如我最近读的 《日本国立 365》《大脑是如何学习的》《成尚荣的儿童立场》等。每周给自己定个去学校图书馆的时间,静心读一读教学杂志,了解前沿热点,了解课改动向。自己需要订阅几本,一类是理论性较强的,另一类是贴近教学实践的。这样既可以增强理论功底,又可以把别人的教学实践选择性地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如果是对某一专题感兴趣,可以从知网上下载相关文章,细细阅读。比如最近我想研究深度学习,就下载了50多篇相关论文,从大学教授到科研院所研究员,从硕士论文到一线教师的文章,用专家的理论提升自己的理念,参照同行的操作实践,并将之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

学养的滋润提升可以通过阅读人文类书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语言功底、认识事物的方法、心灵的滋养都可以从这类书刊里汲取,比如 《读者》《师道》《教师博览》等等。也可以读读儿童类书籍,我经常和我的学生们共读一本书,这是指导学生阅读的最佳路径,也会让我们产生很多共同话题。现在每天睡前饭后读几篇文章,已经成为我的自觉习惯。

除了阅读书本,我们还要学会阅读和洞察儿童。李玉贵老师经常问年轻老师:“你真的了解你的学生吗?阅读时,该生比较爱选哪一类书?一本书在他眼前大概停驻多久?哪一类书他翻得比较久,哪一类书却从来不取阅?他拿到书是怎么阅读的?”而我们经常经不住问,因为我们没有细致地去洞察儿童,没有去研究我们的教学对象。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具有特立独行的性格,获取信息的来源比较多,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一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普遍特点,还要把目光聚焦到自己班上每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用研究的目光去审视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从而找到最佳的教学路径。

2.培养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形成治学思维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人问哲学家穆尔谁是他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是维特根斯坦,因为他在听课过程中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若干年后维特根斯坦超过了穆尔,有人问维特根斯坦,为什么穆尔落伍了,维特根斯坦回答,因为穆尔没有问题了。

同样,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问题是密不可分的。正是认识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我在听课的时候总是要求自己思考三个问题:这节课最好的环节在哪里?最需要改进的是哪一部分?如果让我来上,我怎么处理?习惯性的思考使我观课、评课能力得到了提升。

反思是问题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特级教师冯卫东说过: “我几乎每一天都处于反思之中,在进行着 ‘内对话’,这让我不断收获理性,获得智慧的生长点。”善于在教学上反思的教师会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实践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审视和分析,促使教学活动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使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发展。

第一次执教 《麋鹿》公开课的时候,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讨论说明方法,学习麋鹿特点,可尴尬的是课堂上教师一厢情愿兴致勃勃,学生却鲜少主动发言,敷衍了事,一堂课下来,自己上得大汗淋漓。如何将知识裹上兴趣的外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深刻反思后,再次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研究说明文的特点,探索说明文的理趣。第二次教学时,将教学设计为三个学习活动,通过自学课文,提炼麋鹿特点,帮助警察判断偷猎者偷猎的是否是麋鹿,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通过合作画曲线统计图的形式,绘出麋鹿的经历,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给大家讲解,从而发现麋鹿的传奇经历。最后讨论既然是说明文,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来写麋鹿的经历。整个设计,教师讲得很少,学生却全情投入,课堂精彩纷呈。教学受到了听课专家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这节课的成功,很大程度来源于反思,反思教学理念,把孩子放到了课堂中央;反思教学目标,聚焦说明;反思教学环节,延展了实践过程,让学生充分得到了体验。后来我明白这样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就是治学思维。

3.开展课例和课题研究,探索治学方法

课例研究是指研究者对一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教学活动的研究。相对于平时的散点研究,课例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不久前我和备课组的老师们进行了 《艾滋病小斗士》课例研究,首先我们确定了文体——人物传记,从探讨 “人物传记”类文章的教学价值和教学策略入手,深入地进行了教材解读,教学设计,制定了量表安排同事进行课堂观察,摄录教学过程,研究学生对于问题的反应,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课后进行议课、评课,反思调整,再进行实践检验,最后完成课例研究报告。这样的研究既关注了文体特点,又体现了单元目标,突出了这一篇的教学优势,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更研究了学生课堂活动。

如果说课例研究是短线治学,课题就是长线治学。有人认为小学教师研究课题有点 “假大空”。其实不然,如果研究的主题来自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那么这样的课题研究就很有价值。比如近期我和语文团队成员在听课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语文课上阅读思维不够深入,阅读理解能力欠缺,阅读迁移能力薄弱。而这些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强调的。于是我们申报了 《基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前期我们查阅了上百篇文献,从理论上探讨深度学习和语文学科素养的内涵,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现有成果,撰写了文献综述,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制定了研究方案。课题在省教育科研部门成功立项。因为是自己关注的主题,所以在教学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去思考自己教学行为的理论依据,内化的理论又潜移默化地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平时在阅读杂志的时候,自然地就会关注自己研究的主题,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就成了这个话题的专家。现在该课题已经有多篇论文和案例发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重要。

4.保持记录和写作习惯,提升治学水平

写作就是用笔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治学方式。有时候我们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蹦出一个感觉非常有价值的话题,可是坐到电脑前,很长时间却没写几行字,那是因为灵感只是思维的碎片,而写作可以使碎片化的思维变得系统,使模糊的思想变得清晰。因此,写作是对教育案例的深度解剖,可以让我们以教育研究者的视角去看学生,看自己。

写作可以让我们进入深度阅读。一般阅读只是凭着喜好,泛泛而读。如果是为了写作,阅读的是和自己所写主题相关的文章,我们就会一句一句地读过去,咀嚼文字背后的思想观点,品味文章的叙述方法,遇到好的段落甚至一再回味,边读边记录,这种由内而外自然生发的深度阅读和梳理,是教师对自身独立的主体性的追求,这是一种主动自觉的治学。

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思考能力。通常写作都是基于真实事件的记录或者基于工作中某个问题的思考,这就需要平时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力,经常锻炼就会养成探究习惯,看问题的角度就会比较独特,思维就会比较缜密。

余秋雨先生说过: “不断地表达是对灵魂的不断重组。” 每一次写作都记录着自己成长的足迹,记录着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因此,写作是治学的高级形态。

总之,治学可以使教师走出经验的藩篱,走向追寻事物规律、理论认识的道路。治学可以让我们的内心不断丰富,可以体验到认识和改造教育的力量在不断增强。使我们在专业发展的某一个点回望来路时,发现过去的日子有意义;审视现有生存状态,能够表现出接纳、欣赏和赞美,从而对未来的日子更有信心和期望。

猜你喜欢
治学语文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分期付款
教授治学:追逐权力还是捍卫权利?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