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现实问题

2019-01-24 07:06
审计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软件信息化人员

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校不断加大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投入力度,很多高校基本建成了以人事、财务为核心的校园信息系统网络平台,“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也正在逐步完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高校提升管理效率、提升决策水平的有效工具。2017年12月,教育部发文要求直属高校加快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提升运用信息化技术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支撑决策的能力。如何构建以计算机辅助审计和网络技术为手段的高校内部审计新模式,是高校内部审计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一、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总体目标

(一)加强高校数据信息互通与共享,满足审计快速获取和深入挖掘数据的需求

无论是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业务还是某一领域的专项审计,都需要采集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包括教职工信息、学生信息、科研信息、固定资产信息等各类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相互印证、核实审计证据,得出审计结论。因此,为审计提供开放通用的数据接口,便于审计人员获取项目所需的学校相关业务数据和信息,是实现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先决条件。

(二)推进计算机审计方式,实现审计工作能力的提升

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在于计算机审计工具的有效利用。审计人员采取虚拟化并行处理、SQL SERVER数据查询等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数据采集、存储、清洗、挖掘、可视化等归集和处理,实现对相关部门电子数据信息和必要技术文档数据的关联整合,可以大大提升信息化技术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支撑决策的能力。

(三)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建立审计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创新防护理念、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是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保障。通过应用网络信息安全新技术、新方法、建立良好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制定安全保密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的进一步强化,可以有效防范数据信息的风险,确保审计获取信息安全、可靠、完整。

二、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

部分高校认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就是开发或购买审计软件,审计软件的有用性代表着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应该是围绕审计业务和管理实践,将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运用于调查、分析、取证等审计过程,进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能力。审计软件的运用只是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审计软件严格来讲只是审计管理流程软件,在具体审计业务中运用类似于SQL SERVER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的很少。

(二)审计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薄弱

内部审计信息化依赖于网络互连及数据共享。多数高校以部门为单位展开信息化建设,软件开发以部门需求为主要目标,缺乏总体的统筹和规划,最终造成“信息孤岛”的情况。又因为各部门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使用的软件及数据标准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也未预留数据信息共享端口,内部审计无法实现有效获取数据,更无法进行部门之间数据信息的整合、对接。

(三)内部审计人员掌握信息化技术程度不高

内部审计信息化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审计业务技能,还要熟练运用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普遍知识结构单一,多数是财经、工程类学科背景,熟悉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人才很少,目前利用计算机主要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或数据筛查,稍复杂的数据分析处理软件难以有效应用于审计实践。

三、推进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相关建议

(一)借助外力,营造推进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良好环境

内部审计信息化首先要转变审计理念,审计思维模式要从传统的手工审计、现场审计,过渡到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抽样技术运用、非现场审计。诚然,从传统审计模式过渡到计算机审计,需要时间逐步适应和调整。但当审计软件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或是内部审计人员未熟练掌握相关数据处理工具时,内部审计人员为保证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会放弃计算机辅助审计,转而继续使用传统审计模式,导致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停滞不前。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自上而下逐级推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十三五”国家审计信息化发展指导意见》精神,要求高校进一步落实内部审计信息化政策,并推广部分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成功经验,推行技术稳定、成熟的审计软件和数据处理工具,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环境。上级部门有要求,审计现实有需要,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构想才能落地生根。

(二)激活内力,加快高校内部审计大数据平台建设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审计监督能力和完善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途径。应将内部审计部门纳入学校信息化领导机构成员单位,统筹规划各院(系)、职能部门信息系统建设,规范数据标准,为局域网环境下的数据共享打好基础。同时,结合学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制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明确建设目标,并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

(三)挖掘潜力,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要强化计算机审计观念,增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要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复合型人才尤为关键。一方面,要大力引进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才来充实高校内部审计力量,通过“以老带新”,逐步将其培养成内部审计信息化业务骨干;另一方面,要注重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多加强与外部的交流与学习。在行业组织的各类培训中,把计算机审计培训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还可以到信息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政府审计部门进行学习交流,不断学习总结和摸索,逐渐掌握审计管理软件和数据处理工具,最大限度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业务能力。■

猜你喜欢
软件信息化人员
禅宗软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软件对对碰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