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扶贫审计人

2019-01-24 07:06
审计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疑点易地贫困人口

2015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向贫困宣战,承诺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如今,战斗已进入了攻坚期。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斗中,我们扶贫审计队伍紧跟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走向,监督其他“将领”的经济履责情况,推动重大政策落地生根,保障着脱贫攻坚的每一分钱用到实处。

与国家治理同频共振,与改革发展风雨同舟,社稷沧桑生,为民赤子心,为国而审,为民而计,是扶贫审计人的家国情怀。看好政府的钱袋子,看好百姓的活命钱,是扶贫审计人作出的庄严承诺。

我们扶贫审计人是务实的群体,大多数时候并不坐在办公室,而是深入农户询问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走进扶贫产业查看扶贫项目的运营绩效情况;踏进重大扶贫项目工地现场查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等。从事扶贫审计工作,会看到农村地区还有不少群众生活在贫困之中,扶贫审计人因此深感责任之重,力争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脱贫。记得参加省厅组织的扶贫资金交叉审计项目时,看到一个住在风雨飘摇老宅的五保户,因长年累月独自守家,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后来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入新房,喜笑颜开。那一刻,我们由衷体会到了自己奋斗的意义。

精准扶贫,最让基层为难的,就是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近年来,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审计效率,拓展了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也让我们扶贫审计人练就了一双金睛火眼。

我省共有37个贫困县、4821个贫困村、590万贫困人口,这么海量的数据,想要短时间内通过走访逐一核实,毕其功于一役,既不现实也不科学,这就需要运用计算机进行大数据审计。我们首先从扶贫办、民政、教育、社保、医疗、交通、房产、工商等部门获取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转换;接着,剔除冗余数据、错误数据,补全缺失数据,并按照“有房有车的不能评贫困户”、“公职人员不能评贫困户”、“村干部不能评贫困户”等标准对整理后的数据比对分析,筛选出疑点数据;最后,拿着疑点数据走访农户进行核查。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我们对扶贫对象的识别更加精准,让真正的困难户得到了帮助。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充分依靠群众,扶贫审计人要与群众为友,善于倾听群众的声音。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村里某条道路维修与否、什么时候修的、修了多宽、修了多久,村里某个塘堰治理与否,扶持项目效益如何……这些问题,群众的回答往往最真实、最准确。

作为扶贫审计人,我们身上都有着一查到底不服输的干劲儿:谈话时,被审计单位会计、出纳闪烁的眼神;实地走访时,人民群众的对答如流;数据分析时,数字间的不吻合……这些都是扶贫审计人执着追寻的疑点。审计人掀开掩盖在真相上的虚假面纱,找到一切行为的最真实目的,体验着审计职业的崇高、艰辛和快乐!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仅靠审计一己之力还不够,还需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壮志如铁的决心、精准滴灌的用心、万夫一力的齐心。■

猜你喜欢
疑点易地贫困人口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在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管中的应用
隐形贫困人口
始于深度诠释疑点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