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问题呈现与治理

2019-01-24 06:11
惠州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资源农村体育

吴 俊

(惠州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新时代我国社会的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反映的是需求侧和供求侧的非匹配关系,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城乡非均衡、农村内部非均衡的问题仍然现实存在.农村体育资源是农村体育事业开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其占有多寡直接影响到农村体育事业开展的质量和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新时代,要不断加强农村体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消除城乡绝对差距和农村体育资源内部的不对等,因地制宜,极力改善农村体育资源配置和供给之间的不利局面.

农村公共体育资源是指[1]在农村现实发展的基础上,国家为发展农村体育,扩大农村社区体育活动和增强农民体质,在物质、财力、人力、时间和信息等方面的投入以及农村各类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有效整合.近年来,关于“农村公共体育资源”的研究文献不多,主要集中在农村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方面,针对偏远地区村落的田野调查与实情探究较少见到.如何元春[2]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并不理想,存在资源配置不到位、不均衡和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提出重构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利益表达机制等思路.黄继珍[3]针对我国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主要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到位、非均衡性和资源浪费3个问题,提出要把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列为政府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等路径.管延伟[4]分析了农村体育需求的发展规律,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广泛参与、社区共建共享硬件为主的纵向计划供给模式等.当前,我国不同地区或同一区域农村之间在公共体育资源占有上还存在严重差异,宏观上表现为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不均衡;微观上表现为山区与平原、城乡结合处与城市远郊区、二三产业经济带与农牧经济带等农村之间的不均衡.因此,认识和探究我国西部贵州农村公共体育资源现状,找出问题,提出治理思路,有利于新时期我国农村体育快速、协调而健康的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文章以贵州四大寨乡高坪村、噜嘎村、牛场村、晒瓦村为调查对象,以4个村落的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情况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惠州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超星图书等,检索和查阅有关体育资源、公共体育资源、农村公共体育资源等方面的文献,从中提炼出CSSCI和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文章20余篇;同时,认真阅读、提炼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与农村体育发展相关的文件,为论文的书写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2.2.2 调查法

区域选择上,以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四大寨乡的4个村庄为调研对象.在朋友引荐下,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咨询、访谈等方式展开,问卷主要发放给乡镇体育工作主管人员和村委会成员,以获得精确数据;同时,从体育人力资源、体育物力资源、体育财力资源和体育赛事资源等方面进行详细咨询,以实现与问卷调查的统一性.

2.2.3 访谈法

通过咨询北京体育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和燕山大学的部分专家,确立访谈提纲和设计思路.

2.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等基础工具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以呈现出直观的数据对比,反映真实现状.

3 结果与分析

3.1 贵州四大寨乡农村公共体育资源的现状及问题呈现

3.1.1 四大寨乡公共体育资源依附的客观环境

表1 公共体育资源依附的客观环境

农村体育资源与农村客观环境相辅相成.在政府的均等化供给背后,需要依托现实环境保持完善和持续性,并依据农村具体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调整,使农村体育资源符合地域实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客观环境表现在体育人力资源、经济基础、地理区位、人口流动、健身理念等方面,每个不同乡镇或村落的基本优势和劣势,都会影响农村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基本物质需要仍然排在第一位,政府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体育事业发展的外投入不够,农村内部的驱力较弱,这种线性表现与农村客观环境的弱势直接相关.如赵吉峰[5]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资源的配置研究方面提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农村体育资源配置的基础,进而决定了农村体育资源配置的策略与方式,它是农村体育资源配置的首要依据.因此,保障良好的客观环境是农村体育资源实现优化和提升的重要基础.

贵州四大寨乡地理区位偏僻,位于山区,交通不够便利,经济发展与交流沟通受到限制;主要以种植业、劳务输出和旅游为主,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典型的边远乡镇、贫困乡镇.四大寨乡4村落中,呈现人口外流现象,以高坪村和牛场村为重,达到50%的比例.外流人口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农民工群体;二是大学生群体,鉴于新农村建设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很多大学生户籍未“读书随迁”的现象增多.综合来看,四大寨乡农村客观环境方面,地理区位偏僻,经济水平落后且呈现非均衡,乡镇与村落体育资源存在显著差异.

3.1.2 四大寨乡体育人力资源的配置

表2 公共体育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过程中,农村一直是全民健身工作的重心和重点区域,因体育资源、经济实力、健身理念等多方面的限制明显滞后于城市.随着国家对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政策的落实,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生改变,一直为人诟病的设施落后、资源短缺问题逐步改善,而农村人力资源的缺失却又成为新矛盾.在科学健身引领的时代,农村体育需要融科技、知识、素养、理念为一体的新消费观和新精神内涵,需要人力资本的带领、组织、管理和设计.如大学生村官群体在农村可以担任农村体育政策的规划与制定、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与规范、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引导和实践等任务.[6]因此,未来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配置、开发将成为首要任务.

四大寨乡所属紫云县当值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县,正处于旅游扶贫的新阶段,在经济快速增长中,现人均收入已达6573元,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改善,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也在逐步增大[7].四大寨乡农村体育管理者方面,高坪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具有明显的体育资源优势,主要管理者为镇文化中心负责人;噜嘎村、牛场村和晒瓦村的体育工作主要由党委书记负责分管.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四大寨乡牛场村,拥有1名持证社会体育指导员,本科学历,年龄为25岁,职业为体育教师;曾于2017年10月份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平时能够指导村民参加体育活动,是牛场村体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高坪村共有3名业余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分别为27岁、30岁、33岁,学历分别为本科、大专、本科,职业为体育教师、政府工作人员.晒瓦村并无持证和非持证社会体育指导员,平日村民健身活动主要是村中健身爱好者和打工回乡人员业余指导,村民锻炼积极性不高.综合来看,四大寨乡体育人力资源呈现严重短缺现象,农村体育工作缺乏专职管理人员,持证和非持证业余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太少,难以带动和推进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1.3 四大寨乡体育物力资源的投入与管理

表3 公共体育物力资源的投入与管理

表4 公共体育器材数量

物力资源如同农村体育开展的“销售员”,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体育锻炼场所,增加了农民参与锻炼的可能性和积极性.四大寨乡高坪村体育物力资源投入为8.7110万元,相对较少;噜嘎村体育物力资源投入达到20万元,设施配套得到明显改善.体育场地建设方面,高坪村达到1500平米,包括健身广场和室内乒乓球、棋牌场地;晒瓦村面积较小,为760平米.场地维护方面,高坪村、晒瓦村和噜嘎村均有3位兼职管理员,而牛场村却无人维护.公共体育器材数量上,各村的差异不大,均为国家标准配置,1个篮球、2张乒乓球台、一个健身广场(一般与篮球场合并在一起)和一套健身路径.此外,在调查中发现,四个村庄虽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但并无当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农闲和节庆时节,村民主要参与广场舞、篮球、乒乓球和棋牌活动,参与项目与场地呈现统一性.综合来看,四大寨乡体育物力资源欠“旧账”现象严重,政府是主要投入者,社会力量参与较少;体育设施配置主要为政府的均等化供给,传统项目和特色项目欠缺.

3.1.4 四大寨乡农村体育项目参与及财力资源投入

表5 农村体育财力资源投入情况

表6 农村体育竞赛情况

四大寨乡农村体育项目参与方面,多以篮球、乒乓球和象棋为主;高坪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场地资源及项目资源齐全,羽毛球、拔河项目也有开展.比赛费用方面,高坪村费用花费较多,年均投入3万元,政府资助1.5万元,自筹1.5万元,未有私人捐赠.噜嘎村、晒瓦村和牛场村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比赛活动开展少,费用投入较少.另外,体育竞赛方面,2017年开始举办的紫云自治县第一届、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参赛项目为乒乓球、象棋、广场舞,只有3个村参加;2017年举办的紫云自治县新春文体活动,项目为篮球,参赛人数为15人.综合来看,四大寨乡在体育竞赛参与及投入方面,比赛的机会较少,从2017年才刚刚兴起,且人群集中在老年人群体,项目单一,投入缺乏持续性.

3.2 贵州四大寨乡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问题的治理路径

3.2.1 重塑理念,人物并重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过程中,由于中西部偏远农村的地理区位环境制约,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迟缓,体育在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不高.经济建设作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指标容易成为政府绩效考核与地区治理的焦点,而体育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多被认为居于上层建筑层面,只有物质需要满足后才会关注体育的发展问题,置于物质建设之后貌似理所当然.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农村体育资源的供给链条不完善,在体育项目的资源分配上呈现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相对于教育、医疗等领域,体育资源方面的投入相对薄弱,无论政府还是农村居民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8].政府与农村居民的双层忽视及弱化问题造成农村体育资源发展的滞后也是必然的.

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提高,物质水平的丰裕带来了饮食结构的变化,健康问题重新映入眼帘.2016年10月25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要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人人享有基本体育健身服务.[9]国家政策的颁布为农村健康带来了理念上的松动和提高.生活中,人们常常认为我国城乡体育开展差异是农村居民健身理念偏弱导致的,这种说法有些脱离实际.实际上,农村体育和城市体育各自面临不同的困难,只是城市体育的繁荣遮蔽了内部失衡的实情而已.在城市,健身活动参与最好的群体是老人和少年儿童,最难于参加锻炼的群体是青中年群体.老人由于时间方面的充裕,体育锻炼活动成为消耗时光、享受生活的依托,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少儿方面,由于还未有学习负荷的压力,很多少年儿童会参加体育培训班.而在农村,由于生活压力和农活限制,无论是老人、儿童还是青中年群体,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极少,大量的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不多.此外,还存在物质建设等多方面的原因,不可一言而避之.

农村体育资源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所在,其内涵丰富,地位重要.新时期,要解决农村体育资源问题,需要重塑农村体育发展理念,在农村体育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农村体育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对等方面全盘考虑,结合农村居民实际,人物并重,更重人.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要从农村居民的健身理念出发,改变“农活即锻炼”、“体育即娱乐”、“健康与医疗对等”等误区,全力提倡体育的前导地位,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第二,要从农村居民的需求出发.以农村居民的空闲时间、体育爱好、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做出实际调研与总结,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创编适合于地区实际、农民喜欢并需要的运动项目或竞赛活动,真真切切的满足需求端.这样不仅能为农村体育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更能促进农村体育的稳步发展.

3.2.2 建立模式,挖掘潜能

随着农村居民体育需求的多元化,政府财政面临诸多困难,农村体育资源供给方式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与社会共管型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当前,我国社会从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转变,健身需求已经形成,但需求侧的选择应从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入手.[10]政府自上而下的灌输式输送只代表上层需求,对下层需求的调研和概况存在模糊性、不确定性和片面性,难以全面理解下层劳动人民的潜力.建立政府与社会共管的体育资源供给模式是必然道路,通过政府制定措施、颁布有利政策(可以为地方性政策),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激发社会力量的活力,实现上下两种力量的配合与协调.挖掘潜能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要充分激活下层潜力为重心,极力打开下层突破口.通过体育知识讲座、全民健身公益活动、农村体育竞赛等形式,宣传体育健身、体育消费的作用,充分发掘农村本土体育资源,构建人力资源培养体系、物力资源利用与开发体系、竞赛资源筹备与手段化体系、农村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体系等,使农村居民找到乐趣、培养兴趣、找到需求点,从而激活下层活力,实现体育资源在农村内部的合理配置与流动.第二,要激发政府自上而下的灵活调控能力.政府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多具有命令性、执行性、滞后性、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农村体育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政府权力集中、执行力强,但缺乏灵活性,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要依据农村实际,不断调整政府自上而下工作的灵活性,激发政府开发农村市场的欲望和兴趣,创新从农村市场获取回报的方式.

3.2.3 均衡发展,形成层次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举国体制”办体育的模式,成绩斐然,贡献卓越,其与运动员“三级训练网”培养体系密切相关.反观,我国农村体育资源的供给呈现“一刀切”的均等化模式,体育资源的投入具有强烈的计划性,但缺乏体系建设,因此,效果欠佳.要改变农村体育资源的配置不利局面,尤其是对于偏僻农村地区来说,强化体系建设,增强配置过程中的拆分和层次感尤为重要.以当今城市的教育模式为例,学校体育教育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放学后大量的学生涌入各类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以其灵活性恰恰满足了社会的多元化需要,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这是市场化的效果.在我国偏僻的农村地区因资源短缺的绝对性,导致很多资源不能被合理分配到各个乡镇、村落或者群体中,资源占有的不均衡性,容易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如今,在很多乡镇出现了幼儿园,而这恰恰是农村资源供给中层次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要想实现农村体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建立一批批的体育培训机构恰如其分.一方面为农村带来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丰富人力资源建设,因为培训机构能够提供足够的利润吸引优秀人才的到来,给予回报;另一方面,在农村这一最薄弱环节建立起体育资源的再生基地,恰恰是对我国体育发展体系的一种补充,从而促进农村体育不断进步、农村体育资源合理化调整,逐步减轻国家的压力.

4 结语

贵州四大寨乡农村体育资源的实情呈现出依附的客观环境弱势、体育人力资源匮乏、物力资源不均、财力资源渠道单一、政府体育资源的供给层次未成体系等困境,这也是我国偏僻农村体育资源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作为我国农村体育资源供给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加强偏僻村落体系建设,提高资源内生能力,对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资源农村体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