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研究

2019-01-24 02:50许子寅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4期
关键词:后遗症病患者急诊科

许子寅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 自贡 643000)

脑出血是由于脑实质内的静脉或动脉破裂所引发的出血[1]。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及偏瘫等。该病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2]。对该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对于挽救其生命、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本文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对该病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自行就诊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由120急救中心接诊并接受院前急救的1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32~64岁,平均年龄为(48.1±6.0)岁;其中,有63例男性、37例女性;其中,有19例发生大脑半球出血的患者,有24例发生丘脑出血的患者,有26例发生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有31例发生基底节区出血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33~63岁,平均年龄为(47.9±6.2)岁;其中,有60例男性、40例女性;其中,有20例发生大脑半球出血的患者,有23例发生丘脑出血的患者,有27例发生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有30例发生基底节区出血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发病后,由其家属或其他人将其直接送至医院就诊,未接受院前急救。观察组患者在发病后,由120急救车将其接载至医院急诊科就诊,并对其进行院前急救。进行院前急救的方法为:1)急诊科在接到患者或其家属的求救电话后,立即准备好急救药品和仪器,并在2 min内安排120急救车出车,确保急救人员在10~40 min内赶到现场。2)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立即根据患者的表现及病史对其进行病情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其进行急救。3)急救人员将患者摆放为平卧位,将其肢体摆放成功能位,然后解开其衣领,清除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确保其呼吸的通畅。必要时为患者进行面罩吸氧或气管插管。患者若出现呼吸或心跳骤停的现象,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患者若出现舌根向后坠的现象,为其使用口咽通气管。患者若出现呼吸停止或无法自主呼吸的现象,立即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治疗。4)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将其动脉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为患者静脉滴注125 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在30 min内滴完),以控制其脑水肿病情的进展。用冰袋对患者双侧颈动脉的部位进行持续冰敷,以降低其颅内压,减轻其脑水肿的程度。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将其舒张压维持在100 mmHg左右,避免其因血压过低而发生脑梗死或脑低灌注。患者若出现肢体抽搐、情绪躁动不安等现象,立即为其肌内注射10 mg的地西泮或100 mg的鲁米那,必要时再为其缓慢地静脉滴注10 mg的地西泮,以防其发生意外。5)对患者进行完初步的抢救及处理,待其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将其转运至医院接受治疗。使患者平卧在救护车上,将其头部垫高约15°,密切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在转运患者的途中,急救人员与颅脑外科的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向其介绍患者的情况,让其做好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CT检查及颅脑手术的准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院内反应时间(指患者从入院至急诊科接诊的时间)、首次治疗持续的时间(指患者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入院时认知功能缺损的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同时比较其病情的治愈情况、后遗症的发生情况和死亡情况。采用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入院时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缺损程度进行评定。该量表的分值为0~30分。患者MMSE的评分越高,表示其认知功能缺损的程度越轻。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对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该量表的分值为0~100分。患者ADL的评分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院内反应时间、首次治疗持续的时间及入院时MMSE评分的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院内反应的时间及首次治疗持续的时间均较短,其入院时MMSE的评分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院内反应时间、首次治疗持续的时间及入院时MMSE评分的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院内反应时间、首次治疗持续的时间及入院时MMSE评分的对比 (±s)

组别 例数 院内反应时间(min)首次治疗持续的时间(min)入院时MMSE的评分(分)观察组 100 2.20±1.02 9.44±1.32 21.53±2.42对照组 100 8.13±5.22 18.19±3.01 16.93±1.73 t值 6.5960 15.77499 9.1482 P值 <0.05 <0.05 <0.05

2.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DL评分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ADL的评分相比,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ADL的评分均高于接受治疗前,而且观察组患者ADL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DL评分的对比(分,±s)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DL评分的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接受治疗前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 100 66.36±10.2 79.67±19.63对照组 100 65.33±9.8 69.26±21.37 t值 0.4307 6.1998 P值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病情的治愈率、后遗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对比

经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病情的治愈率较高,其后遗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P<0.05。详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病情的治愈率、后遗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对比 [%(n/n)]

3 讨论

脑出血具有病情凶险、发病机制复杂的特点。该病患者多伴有深度意识障碍,极易因误吸口腔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而发生严重的呼吸道梗阻,甚至发生低氧血症[3]。该病患者常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损伤,故易发生低血压,从而可降低其脑血流量和脑灌注压,加重其脑缺血和脑缺氧的程度。院前急救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可极大地缩短对其进行抢救的时间,及时纠正其低氧血症和低血压的现象,从而为其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临床实践证明,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对于提高其生存率、降低其后遗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应快速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排除其他因素(如发生中毒等)对诊断结果的干扰。患者若存在血压较高、颅内压明显升高、肢体功能障碍、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或未昏迷、但存在交叉性感觉障碍等症状,均可判断其发生了脑出血。2)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应快速降低其颅内压,尽可能地避免诱发脑疝。使用甘露醇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降低其颅内压,还可有效清除其氧自由基,改善其脑血管的微循环,进而减轻其神经细胞受损的程度,降低其后遗症的发生率。对患者两侧的颈动脉进行冰敷可降低其头部的温度,减少其脑部的能量代谢,避免损伤其丘脑的自主神经中枢,从而预防其发生并发症。3)在对合并高血压(即其平均动脉压>140 mmHg,或其收缩压>200 mmHg)的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应同时对其进行利尿及脱水治疗,避免其因血压波动较大而再次发生脑出血。应避免为患者使用强效的降压药,可使用卡托普利及硝苯地平等降压药对其进行治疗。4)在将患者转运至医院的途中,应密切监测其意识状态和各项生命体征,将其病情实时汇报给医院的相应科室,以便这些科室做好准备,使院内治疗和院前急救一体化。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可显著提高其急救的效率,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后遗症病患者急诊科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春天的“后遗症”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