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人才培育路径研究

2019-01-26 07:14郭俊杰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人才

郭俊杰

(山西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内容提要]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重的快速增加,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为此,文章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视角,在分析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育路径,通过发挥农村各主体的积极作用来推进养老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框架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养老是一个复杂而宏大的工程,涉及老年人的多项生活需求,不仅是有病了需要看病和照顾,需要专业的医疗和护理人才,而是包括老年人如何安享晚年、过好老年生活的各项事业,因此,养老服务需要多方面人才的配合。养老服务人才是养老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尤其是对于农村来讲,养老服务人才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刘记红认为,养老服务人才就是指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所有人,养老服务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处事能力①刘记红.城乡融合战略视野下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动向与培养机制研究.农业经济,2018,8:61-62。。但现实当中,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开发存在着很多问题。裴育、史梦昱认为,农村养老服务存在专业服务人员不足,人员流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人员的年龄构成比上。陆杰华和周婧仪认为,我国养老服务专业化运营程度偏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起步较晚,多由地方政府推动建立,行政色彩浓厚而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人员和组织架构,缺乏社会力量的参与②陆杰华,周婧仪.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人口与计划生育,2017,11:31。,刘记红认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存在供给不足、专业水平不足、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等问题③刘记红.城乡融合战略视野下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动向与培养机制研究.农业经济,2018,8,61-62。,杨成波认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匾乏主要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护理人员以及志愿服务人员的缺乏④杨成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和对策建议.2015,11:89。。

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视角,在分析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育路径,以期对实践有所指导。

二、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一)农村老年人主要养老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划分的,并且从低级到高级呈阶梯状递增,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时才会有高层次的需求。当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本文主要利用其需求层次理论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以及基于此的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育路径进行分析,不探讨其理论局限。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也划分为五个方面,但这五个方面不具有严格的层层递进关系或高低之分。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农村老年人的生理需求。生理的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资料需求,也是老年人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第二,农村老年人的安全需求。安全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上的安全需求和心理上的安全需求,生理上的安全是指老年人生病就医、出行安全等生活和物质安全的保障,心理上的安全主要指一种自我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自于物质的保障、身边人的关爱、自我生活的未来预期等等。第三,农村老年人的交往需求。人们在老年阶段往往对家人的陪伴和周围人的关爱更为需要,尤其在农村,老年人对于爱和归属的需要主要来源于子女的照护和亲友邻居的关爱。因此,一方面,老年人的家属应在家人年老时给予其更多的照护和陪伴,另一方面,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应对老年人给予关爱,通过组织老年人活动等方式丰富其精神生活,使其生活充实。第四,农村老年人被尊重的需求。老年人作为家中的长辈,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尤其在农村,尊老和孝敬的传统使老年人需要尊重的心理更为突出。第五,农村老年人的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一种价值方面的体现,是一种精神追求,这种需求往往是在其他需求都基本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一些农村老年人在身体状况较好的情况下想要继续学习或者从事未完成的工作,从中得到自我的满足和他人的认可。

(二)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对于个体的老年人来讲,每个老年人的需求都有可能因其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精神状况不同而不同,且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也会产生需求差别。根据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可以将养老服务人才需求分为两个层次----保障型需求和发展型需求。

第一层次的需求一一保障型需求,是指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基本上可以对应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一需求主要在于居住在农村的经济条件或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缺乏亲人照顾的老年人等。对于经济条件较差和身边没有亲人照顾的老年人,需要来自他人和社会的物质帮助维持其基本生活,这就需要村庄提供一定的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或社会的志愿人才的帮助;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需要他人的照料和陪伴,生病时需要相应的医疗服务和照护,这就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疗人才和护理人才以及相应的医疗设备。

第二层次的需求一一发展型需求。指老年人在保障型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主要包括参加娱乐活动、学习、为他人提供帮助等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继续发挥其潜能、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就需要有满足发展型需求的养老服务人才,此类人才需要拥有养老服务方面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行业应在把握老年人主要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拓宽相关人才的培养渠道,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三、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育路径分析

基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发展可持续的农村养老服务人才,从实际出发挖掘人才,开发人力资源,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发挥党支部委员会的管理和组织作用

两委组成人员及村组长是农村重要的领导和组织人才。我国现在大部分的农村还是以血缘和宗族维系的熟人社会,因此动员组织成为最主要的任务,一旦村民被动员起来,将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在农村,村干部是村里的主要领导和组织人才。因此,村支两委应主动积极地进行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规划和培训发展计划。第一,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并做出较为精准的分析,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计划。针对该村老年群体的规模和结构特点,对当地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做出规划,以促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第二,人才队伍建设属于战略性工程,规划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养老服务行业的供需关系,又要预测到人才的未来发展前途①杨小燕.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人力资源管理,2017,7:298—299。。通过在村民中广泛宣传关于养老服务的知识,使村民对养老服务产生了解并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人才在村中的被重视程度,通过采取一定的保障性措施来动员和激发人们参与养老服务工作的热情,如给予其一定的生活补助、社保补助等优惠政策,吸引其积极加入到人才培训计划的队伍当中来。第三,构建“村委会+1”组织模式,实现养老服务精准对接。村委会是村民管理机构,每一名村委会成员联系几个村民小组组长,负责该小组所属留守老人的养老服务,提高服务责任精准性,同时可对接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挥纽带作用。通过实施“村委会+留守户”对接服务模式,村委会成员联系留守户,及时了解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思想动态等各项养老服务实际需求,及时上报备案并加以解决,实现一对一服务,在组织机制上推动养老服务精准、有效供给。

(二)发挥村医作用,实现医养结合

村医是农村医疗人才,如今在政府的帮助下,大部分农村建立起了社区医生签约制度。现在,基本上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卫生所,村医是当地具备专业医学知识的领头人,单靠村医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也许很难满足当地数量较大的养老人口的需要,因此,当地村医要积极给村民普及关于养老的知识,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村民所能认知的范围内进行培训,使村民中人人都成为一个小“专家”,这样有利于形成自助和他助互助的良好氛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带动大家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也会提升村民的自我认知,使村民觉得自己也可以学会一些专业知识,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靠自己解决,使村民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三)发挥农村留守人口作用,特别是农村中老年、妇女等

一般而言,农村的中老年人、妇女没有稳定的工作,现在农村中的中青年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因此,可以将村中的妇女、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中老年人组织起来,对其进行专门的养老服务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的护理和基本的医疗知识和能力,从而为村中提供养老服务。

(四)发挥农村青年学生的作用

农村青年学生是村中的后备人才,农村中的青年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在村中也很受重视,有的大中专学生甚至学习了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可以利用村中的这些青年学生为村民进行专业知识的普及。另外,可以鼓励青年学生以后留在村中进行农村养老服务,或者进行定期的服务提供。在此基础上,也要努力引进外面优秀人才,在本村服务或给村里的人进行养老服务人才培训。

(五)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保障机制

为了形成对内对外养老服务人才的激励和持续,还必须实施一系列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第一,工作机制保障。与社保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工作对接,对养老服务人才进行合作培养。人才的技能鉴定、培训开发、晋升机制、职业规划等内容都需要在人力资源部门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确定。第二,资金保障机制。与财政、税收部门协调工作,争取获得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训和开发、师资力量的配备、相关专业器材的配备、养老机构的运营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因此要与财税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并管饭引进社会资金的参与,扩大资金来源渠道,降低人才培养成本。第三,与教育部门展开合作,通过教育部门联系当地中高等专业院校,利用学校师资和场所进行就近培训。加大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支持和开发,合理进行专业设置,设立农村养老服务专项计划,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鼓励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毕业后去村庄就业服务,促进教育事业和服务产业的双重发展。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人才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人才云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