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财务管理工作

2019-01-27 06:57
中国会计年鉴 2019年0期
关键词:金融资本金融管理

2018年,金融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公共财政职能,服务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发展大局,着力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健全财政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规范推广运用PPP 工作,完善金融财务管理制度,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推进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2018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集中统一、全流程全覆盖、穿透管理和全口径报告的要求,改变了长期以来职责分散、授权不清的格局,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财政部通过部领导答记者问、专家学者解读等方式,及时解疑释惑、回应关切,凝聚良好贯彻氛围。组织召开全国财政系统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工作会议,推动各级财政部门切实履行好出资人职责。印发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的通知,督促各地理顺集中统一的授权管理体制,制订实施细则和具体方案。10月24日,首次进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全口径专项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进行了审议,这是金融国有资产情况首度向全社会公开,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报清“明白账”,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反响良好。

(二)推进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按照“1+N”的思路,同步推进多项制度的起草或修订工作。启动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起草工作。研究制定统一的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制度,明晰管理边界,按边界履行好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职能,确保“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印发金融机构国有股权董事议案审议操作指引,细化股权董事审议职责、明确议案审议权限、规范程序要求和报告制度,切实发挥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贯彻中央统一部署,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制定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管理办法,促进国有金融企业高质量发展。审核确认2017年度中央金融企业绩效评价结果,扎实做好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备案审核以及薪酬备案和信息披露工作。

(三)切实加强派出董事和基础管理。向国有金融机构派出股权董事是落实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国有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2018年,加强沟通协调,扎实做好派出董事联络、培训和协助考核等工作,加大监督指导力度,为董事履职尽责创造良好条件。举办国有股权董事及高管人员培训班,着力夯实出资人责任和股权董事职责,强化股权董事实质化管理,加强履职能力建设。研究修订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加强资产评估和产权转让审核把关。推动做好相关金融企业的董事会、股东大会议案审核工作,按法定程序参与重大事项决策。

(四)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国有金融机构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定海神针”。2018年,重点支持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金融机构补充资本。配合推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机构改革,落实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方案。研究推进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体制改革。支持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回归A股发行上市。聚焦出资人职责,稳妥推进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引入战略投资者工作,积极参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风险应对。推动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完成整合。

二、发挥财政调控功能,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一)助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一是推动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9月26日基金揭牌并正式运营。基金首期注册资本661 亿元,其中财政部认缴300 亿元。自运营以来,已与15 个省(区、市)的省级担保、再担保机构签订再担保合作协议,累计授信规模达2 970 亿元,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9 家银行签订“总对总”银担合作协议。二是完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将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纳入支持范围,大幅降低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申请享受政策的门槛。三是用足用好普惠金融专项资金。2018年累计拨付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99 亿元,对约1 000 亿元的涉农贷款增量给予奖励,惠及3 600家次金融机构,支持了超过540家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西部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金融机构(网点),支持了数万家次小微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带动就业人员约270 万人次。四是配合有关方面将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由100万元提高到1 000万元,明确金融机构享受免税优惠条件,进一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促进农业保险提质增效。一是加强农业保险顶层设计。根据中央改革任务部署,牵头上报国务院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会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报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设立方案,完善财政支持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二是支持农业保险扩面增品。将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目录,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补贴40%、对东部地区补贴35%、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垦区等中央单位补贴65%。三是推动农业保险转型升级。面向6 个省区的规模经营农户和小农户,开展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补贴40%、对东部其他地区补贴35%,取消县级财政保费补贴,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自缴部分保费给予减免。2018年,中央财政共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99.3亿元,较2017年增长11.3%,为全国1.95 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46 万亿元。

三、规范推广运用PPP,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效

(一)完善制度规范。参与起草PPP 条例以及相关税收政策,为PPP 长远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研究起草进一步推进PPP 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正负面清单,厘清PPP和政府债务之间的关系,提振地方信心。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印发在旅游、文化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和旅游领域PPP 项目。

(二)加大政策扶持。印发《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的通知》,推动基金加快投资进度,发挥“引导、规范、增信”作用,积极支持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截至2018年底,PPP基金已审核通过投资项目124个,引导项目投资10 609亿元。2018年中央财政拨付PPP以奖代补资金23.2 亿元,对396 个项目进行了奖励。

(三)强化风险监测。集中清理项目库“僵尸”项目和违规项目,有效遏制泛化滥用现象,各地累计清理退库项目2 148 个,涉及投资额2.5万亿元。启用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财政入库PPP 项目支出责任的动态监测全覆盖。

(四)加强示范引领。评审确定第四批396 个示范项目,涉及投资额7 588 亿元。规范示范项目管理,明确项目入选后1年内未能签约落地、经查实存在操作不规范问题以及不再适宜采用PPP 模式实施的,及时调出示范项目名单,并对核查存在问题的173 个示范项目分类进行处置。

(五)支持民企参与。在示范项目评选、PPP 以奖代补资金分配和中国PPP 基金投资过程中,对民营企业参与的项目给予倾斜。据全国PPP 综合信息平台统计,截至2018年底,4 691 个落地项目中社会资本所有制信息完善的项目共4 550 个,共签约社会资本7 781 家,其中民企占34.9%;民企参与项目1 961 个、投资额2.3 万亿元,分别占比43.1%和32.5%。

四、加强金融财务制度建设,协同打好防控风险攻坚战

(一)完善金融企业财务监管制度。结合金融业发展中出现的金融乱象和行业创新发展趋势,启动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的修订,加强对投融资、资本金、同业、表外、资管业务等方面的财务管理要求,督促金融企业脱虚向实、聚焦主业、服务实体,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并按程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金融控股公司财务管理若干规定》的基础上,研究起草《金融控股公司财务管理办法》。按照“简政放权、框架指导、规范程序、加强督查”的原则,修订印发《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暂行规定》,提高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效率,规范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行为。

(二)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建设投融资。为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关精神,督促国有金融企业在参与地方建设中加强风险管控和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印发《财政部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从“资金融出端”堵住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渠道,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资金融入端”政策形成合力,共同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地方政府“稳杠杆”。

(三)支持推进“去杠杆”债务重组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牵头印发推进去产能和“僵尸企业”债务重组有关问题的通知,按照“因企施策、区别对待、分类处置”的原则,积极稳妥推动去产能和企业债务重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组织召开降杠杆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市场化债转股进展情况,提出多途径发力、完善监管政策等建议。

(四)督促做实资产质量并加快不良处置。按照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要求,组织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情况开展抽样查核,梳理分析不良贷款未充分披露的形式及原因,提出适度提高不良容忍度、强化银行主体责任、区别对待分类处置等政策建议。认真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核销,提高风险吸纳抵御能力有关问题,提出真实反映资产质量、规范不良处置程序、加快核销进度、合理计提拨备、落实尽职免责、优化内部绩效考核等建议,并督促银行予以落实。

猜你喜欢
金融资本金融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指导意见公布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金融资本挑战产业资本时代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