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金财务会计工作

2019-01-27 06:57张澜腾,刘励威
中国会计年鉴 2019年0期
关键词:委托基金养老

2018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社保基金会)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工作要求,积极应对各项挑战,审慎稳健投资运营,防风险、保收益,在市场宽幅震荡的情况下,社保基金会管理的境内股票、实业投资、固定收益和境外投资均战胜了相对基准,境内债券投资较好地把握了市场节奏,收益率处于市场各类机构前列。

社保基金会受托管理的资金包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全国社保基金)、做实个人账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以下简称个人账户基金)、部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金(以下简称地方委托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养老基金)和受托集中持有并单独核算划转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全国社保基金、个人账户基金和地方委托资金统称为社保基金。社保基金与养老基金、集中持有的划转中央企业国有股权独立运营、独立核算。

2018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22 353.78 亿元,基金权益总额20 573.56亿元。其中:全国社保基金权益18 104.55 亿元,个人账户基金权益1 321.33 亿元,地方委托资金权益1 147.68 亿元。2018年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476.85 亿元,投资收益率-2.28%。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9 552.16 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7.82%,超过同期2.28%的年均通货膨胀率5.54 个百分点。2018年末,养老基金资产总额7 032.82 亿元,基金权益6 239.41 亿元。2018年养老基金投资收益额98.64亿元,投资收益率2.56%。养老基金自受托运营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186.83 亿元。2018年末,划入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账面价值合计654.79 亿元,收到分红资金4 106.03 万元。

2018年,社保基金会基金财务会计工作贯彻落实社保基金会党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围绕理事会中心任务,重点在内控建设、风险防范、制度完善等方面下功夫,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对投资运营起到服务支持的作用。

一、积极扩大业务规模,做好受托资产管理

(一)落实财政资金拨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理顺资金拨付渠道,在社保基金会的积极申请下,财政部为社保基金单独设立了预算指标账户,并将彩票公益金由按季拨付改为按月拨付,使缴入国库的彩票公益金能及时拨入社保基金用于投资运营。2018年财政性资金拨入社保基金合计573.77 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200 亿元,彩票公益金358.45 亿元,国有股减持资金15.32 亿元。

(二)办理委托资金结算,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在2017年社保基金年报公布后,社保基金会及时完成到期委托资金的预结算以及2017年度到期提取资金的最终清算;及时编制并向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各委托省份提供了2018年度委托资金情况报告。为便于委托人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报告,对报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文字更加简洁易读、报表更加清晰明了。

(三)做好资金归集,扩大养老基金规模。社保基金会积极协调推动与养老基金委托省份签署《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以下简称委托投资合同),在保证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加快进度,保证委托资金顺利到账;建立与监管部门和委托省份沟通的长效机制,先后两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座谈会上做专题财务报告讲解,增强委托省份对相关信息的理解和掌握。截至2018年底,社保基金会已与17 省(区、市)签署了养老基金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8 580 亿元,委托期限均为5年,均采用承诺保底模式,资金分批到账,实际到账委托资金6 050亿元。

(四)积极筹划准备,做好国有资本划转接收工作。自2017年11月9日国务院印发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出台以来,由国务院委托社保基金会负责集中持有并单独核算划转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社保基金会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国有资本划拨工作安排,提前完成接收划转国有股权分红资金专用账户和登记存管账户的开立,做好中国联通等5 家试点中央企业和第二批19 家央企中的鞍钢集团等4 家央企国有资本划转接收、国有股权核算和报告工作。2018年划入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账面价值合计654.79 亿元,收到分红资金4 106.03 万元。

二、不断优化运营管控,提高基金收益

(一)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银行风险防范。根据金融市场变化,社保基金会加强了对银行风险的防控,对部分存款银行进行实地调研,根据调研情况研究提出,若银行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将暂停其存款业务,及下调在一家银行的存款余额占其资本净额的比例上限等风险防范措施;及时跟踪银行风险事件,搜集整理银行受监管部门处罚情况,加强与存款银行的沟通约谈;研究提出定期类存款投决会审议机制,根据存款银行情况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二)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效益。根据投资用款需求,做好资金安排调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资金管理,抓住2018年存款利率较高的投资机会及时办理银行存款;根据资产配置计划、投资需求及现金流状况,积极开展短期资金的分级流动性管理;根据境外投资需求做好外汇管理,及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请购汇额度,并根据资产配置和境外投资需要办理购汇,保证了境外投资用款需求。

(三)申请税收政策,实现税收优惠全覆盖。根据“营改增”等税收政策变化,社保基金会深入研究国家有关政策,及时梳理基金投资运营税收政策,对在新的增值税政策下社保基金尚未纳入免征范围的部分投资业务,以及涉及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的部分股权投资业务,提出税收优惠政策申请并最终获批,实现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税收优惠全覆盖。同时,积极落实养老基金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养老基金投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为此,社保基金会向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申请并获批了税收优惠政策:养老基金免征增值税和所得税,印花税实行先征后返。在养老基金印花税政策发布前后,社保基金会多次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及交易所进行沟通协商,推动养老基金印花税先征后返政策的落地。

三、着力提升数据管理,加强制度建设

(一)开展数据标准拟定。拟定数据标准是提升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作为社保基金会三大基础工程(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数据标准化和估值体系建设、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之一,2018年社保基金会着力推动数据标准化建设。在实地调研同业机构、梳理社保基金投资业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投资业务和信息化建设需求,拟定了社保基金会数据标准。

(二)推动估值体系建设。结合社保基金会内控制度建设要求,为实现对基金资产进行更科学、公允的价值评估,提升对投资和风险管理的水平,社保基金会对基金估值现状进行梳理,结合投资业务特点,借鉴业内做法就基金估值体系建设、估值方法改进等提出建议方案,并基于内部管理需要,对社保基金资产实行全面 “盯市”估值。同时,为规范估值工作,着手制定基金资产估值管理办法。

(三)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严谨、规范的内控制度体系,是履行社保基金会“保值增值、防范风险”主体责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018年,社保基金会在完成内控架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制定了资金管理、银行存款、委托投资等12 项基础性内控制度,系统梳理相关规章制度,理清跨部门相关业务链条的操作流程,并根据内控信息化工作方案梳理相关需求、细化办理流程,既实现了内部控制有章可循,也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效率。另外,社保基金会还根据业务开展现状与前瞻性需求修订了社保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

四、积极稳妥推进各项财务工作

(一)开展托管人考评,加强业务管理。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托管人考评暂行办法》,社保基金会拟定了2017年社保基金境内托管人履责报告和考评工作方案,于2018年完成社保基金4 家境内托管人现场考评,督促托管人不断优化托管服务。根据社保基金业务变化,经充分沟通协商续签4 家境内托管人的托管合同。同时,还根据境外托管服务特点,提出2019年社保基金境外托管人考评工作思路及具体安排。另外,通过对养老基金托管银行进行实地走访,加强了托管银行的日常管理,以托管系统和基金运营为重点,推广各托管银行的优秀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养老基金各托管银行的共同进步。

(二)编制财务报告,及时披露信息。一是做好社保基金年报披露工作。社保基金会及时启动续聘年报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积极协调境内外托管行,督促股权投资被投企业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及时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协助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及时完成了2017年社保基金年报审计,并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核同意后,及时向社会公布2017年社保基金年报。二是做好养老基金年报披露工作。自2016年12月养老基金投资运营以来,养老基金得到了监管部门、委托省份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做好养老基金投资运营首次年报披露工作,社保基金会提前安排会计师事务所进驻进行年报预审,并根据税收政策的调整,协调会计师事务所重新出具并正式公布了2017年养老基金年报。三是及时完成向监管部门等外部单位的相关报告工作。

(三)做好日常业务,夯实基础工作。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内部工作规程,财务部门及时办理资金清算和基金账务处理,对托管行会计核算工作予以监督和指导,加强存款账账、账实核对;参与财务尽职调查,为决策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委托基金养老
养老生活
神秘人约在几点碰面?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建设项目合同事项受托回避与合并委托问题探讨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养老之要在于“安”
委托理财忌保底 投资风险需自负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