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视角下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2019-01-27 10:53尤文梦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民生城乡

尤文梦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党的十七大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首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同城市对比,农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大“短板”,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常论常新的范畴。长期以来,学界就该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传统文化视角、传播学视角、历史探索视角、日常生活视角以及社会调查视角展开,对于民生视角的研究稍显不足。因此,开展此项研究,有利于拓宽该领域的研究视野,丰富研究的理论成果,同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民生视角下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关涉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为实现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有利载体。我国农民数量庞大,改善民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科学性与实践品格的要求,是提高农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的有效切入点,亦是衡量其成效的现实准则。

(一)理论武器:巩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面临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冲击,加之国内外一系列复杂的变革,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一系列新挑战。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是揭穿批判国内外错误思想的焦点所在,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的根本保障。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推进中,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想要让“批判的武器”发挥动员群众的作用,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表达,必须被大众所理解、接受才能巩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牢固不破的主导地位。

历史反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人心向背是政权能否延续的关键。近年来,强调人民性,高度重视人民利益,发展成果服务人民,是党中央一以贯之的民本情怀,展现了我们党的价值担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三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农村无疑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所需重点关注的场域。同时,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农民幸福为宗旨,抓住改善民生这个核心,让亿万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科学理论成为农民自觉的价值追求,融入亿万农民的精神血液中,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凝聚力。

(二)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我党不仅要破解当下难题,更要着眼长远。乡村振兴战略顺应农民期待,是我们党“三农”工作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我国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围绕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首提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对乡村振兴道路进行了全面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工农城乡关系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村美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鉴于我国城乡差距的存在,只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才能如期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重点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民生问题,把民生改善寓于农民意识形态教育的进程中,为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伟大实践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只有关注解决农民现实利益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来自广大农民内心深处的接受并内化为自身信仰用以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进而凝聚基层群众力量。可见,改善民生、脱贫攻坚,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内化于农民的思想意识,这在保障农村和谐稳定、振兴乡村中处于重要地位。

(三)以人为本:满足农民美好生活向往

理论想要永葆活力,必须经得起实践和人民的检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发展中的理论体系,时代特征鲜明,始终贴近民心,顺应民意,始终具有生命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服务,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通过增加粮食补贴、取消农业税等各项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使得农民生活显著改善。虽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各项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但我国贫困人口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当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不到满足时,就需要党中央和基层政府自觉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没有农村贫苦大众的民生改善,乡村振兴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党始终重视于农村场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能够多层次、多方面地满足农民对理论的差异性诉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农民对其产生内心深处的共鸣,提高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而且有利于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农民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以人为本解决农民关心的实际问题,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收入倍增计划,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民生视角下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站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战略高度,推行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提供了物质保障与精神动力。

(一)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助推民生改善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建立在现实的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前提固然在于不断厚植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坚定的斗志和昂扬的信心,带领全国人民开启了一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走向更高形态的结构变革。总体来看,过去五年,中国经济质量效益不断提高,这其中,农村经济发展更是保持良好态势,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GDP增速与城镇居民收入,表明城乡差距在收入领域正逐渐缩小,这为农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前提条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发展处于根本地位,只有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才能为农村民生改善供给强大的物质支持;另一方面,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保障农民根本利益是乡村振兴与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生改善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深刻展现出经济和民生水乳交融的联系,经济发展助推民生改善,进而为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从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责任制的兴起,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保障和推动农村发展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发展更是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党中央深入推进改善农村民生问题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架起了农民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宣传桥梁,切实增强了理论对农民的说服力。

(二)政策保障:惠农政策补齐民生短板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推行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提出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治国理政思想,也都将保障和改善民生置于突出的位置”[4]。致力于让农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这也是党对广大农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在国家实施民生托底政策的作用下,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为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入不竭动力。

农民在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中处于弱势地位,希望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多温暖,更加渴求共同富裕,期望国家有效解决城乡贫富悬殊问题。涉农惠农政策与抽象的理论相比,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联度高,并且更具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更能引起农民的注意。加之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存在着理论导向与政策导向的相互关系问题,只有理论与政策保持合理张力,让农民感受到政策的真切实惠,广大农民才会真正理解理论、信仰理论。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不断用社会主义政策的优越性来取信于民,农民生活不断改善,才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农民的认可、信仰。此外,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持续推进,农民对党的了解更加深入,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信仰,党的涉农惠农政策更能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得以顺利开展。

以减贫为例,精准扶贫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扶贫现实相统一的特色理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致力于补齐民生短板,为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政策保障。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重视的任务,随着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大力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扶贫之路。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做出总结,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扶贫工作的成绩单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思想优势,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集聚起民心民意。

(三)需求鞭策: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思想是利益的观念表达,理论是为满足时代和群众的需要而产生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为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群众基础和内在推动力。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相当大一部分的国家,农民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实践者,也是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学习者与接受者。新时代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迫切。一方面,农民的物质需要包括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内容,物质需要和利益满足为农民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最基本的动力。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物质生活极大改善,农村各个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增长,新时代的农民有强烈的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正好契合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这种期盼推动着农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热情和探索追求,进而使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向群众自觉,使得农民的意识形态逐渐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三、民生视角下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生改善工作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成就,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持续推进。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民生领域还存在着诸多困境,妨碍着农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信仰和实践。

(一)发展失衡:城乡社会资源分配不均

农业在国家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农村的繁荣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从整体上看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以及城乡二元分治的存在,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城乡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方面的差距。中国现阶段最大的短板在农村,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尚未圆满解决,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等问题直接致使农村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盲点”。

处在一定场域中的个体只有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不断争取其中的资源,才能保障和改善他们所处的地位。改革开放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冲击不断展现,由于城乡居民占据的社会资源不同,导致城乡居民所拥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公共服务等资本也不同,城乡逐渐分化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地位各不相同的布局,城乡之间的互动和冲突也更加频繁。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占有差异愈加明显,城乡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特别是农民收入的总体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当农民对自己的收入进行城乡横向比较时,感到付出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就会导致农民心理的不平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共同富裕价值理念形成抵触甚至逆反心理。

(二)衔接低效:理论脱离农民日常生活

思想只有深入实践,才能更好指导实践,实现民生幸福,但部分传播人员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民实际生活中,不能及时了解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需求,理论宣传脱离农民日常生活语言,且不能直接连接思想指导与实践成果的转换,导致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使得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能蜻蜓点水、浮于表面。

一方面,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多是自上而下的灌输性方式或者道德训诫的传统方式,传播主体控制着传播内容,而农民只能被动接受,这与农民所向往的平等、互动、生动的传播方式大相径庭。加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同时理论自身体系复杂、内容丰富,部分理论工作者突出其学术性和政治性,脱离农民日常生活语言,大众化内容的通俗化和形式多样化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理论与实践以及理论与受众之间的矛盾,思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民要理解透彻理论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即使农民在思想上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理论成果在转化为实践时还会面临实际利益阻滞,导致“应然”和“实然”的矛盾突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向涉农惠农政策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脱离农民、脱离农村、脱离日常生活的倾向,其宣传贯彻游离于农民之外,难以走进农民。

理论与农民日常生活的低效衔接导致农民对党和政府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持怀疑态度。由此,思想学说只有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并转换为贴近农民实际的惠农政策,实现从思想认同到现实认同的转化,才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以吸引农民、取信于民。

(三)渠道单一:农民利益诉求表达不畅

农民利益诉求与表达发挥着整合农村资源、提高农民共识、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作用,体现着浓厚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兼具经济性与社会性。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和民主政治改革的推行,农村社会结构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均发生了深刻变迁,农村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与以往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产生了巨大反差,农民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民主意识愈加提高,农民的利益表达诉求亦越发强烈。

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农民在利益表达过程中成为弱势群体,原有的制度设计没有发挥应有作用。首先,我国农民利益表达仍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组织,没有合理且完备的平台依托体系,严重影响了农民利益表达的效果。其次,在农村地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以及信访举报制度等还不够健全,不能有效承载农民利益诉求的需要。再次,村民委员会虽然是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的第一代言人,但在当前“乡政村治”的格局下,村民自治组织对乡镇政权依赖严重,在回应农民利益诉求的过程时显得无能为力。最后,农民法律意识淡漠且表达意愿的权利缺乏相应法律保障。

农民利益诉求渠道的不畅,不仅导致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满足,社会矛盾交织蔓延,社会稳定难以有力维护,而且导致农民对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不满与埋怨。只有畅通农民利益表达渠道,才能给予农民表达、阐述其所思所想的机会,使其有充分的话语权。

四、民生视角下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当今社会,只有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才能使农民从自身利益的满足中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此,只有抓住国家发展机遇,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体系;通过惠农政策等途径实现理论与日常生活无缝对接;畅通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维护其利益表达权利,才能在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促成理论的生活回归。

(一)城乡融合: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体系

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在于使这一先进理论占领农民思想阵地,只有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体系才能形塑其核心支撑。马克思说过:“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6]在农村宣传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比在城市困难,主要在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程度较城市低。多方面地满足农民对民生改善的诉求,健全城乡统筹发展的各项体系机制,这是解决农村居民精神贫瘠的根本手段和首要前提,也是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为直接的利益指向。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与城乡发展的终极目标。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补齐农村民生问题的最大短板,以城乡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包括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民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各项内容,对农民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作出积极回应与有效解答。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重视乡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城乡居民,是我们党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国情做出的重大决策。民生改善特别要将提高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这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处于关键地位,国家要加大对农村民生领域的投入,拓展农民收入渠道,才能强化农民对当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

(二)深入浅出:理论与农民生活的对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思想认同与实践活动,思想来源于实践活动,同样也指导着实践活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日常生活领域出发,不断解决关心的现实问题,既要满足农民对于物质生活提高的需要,也要促成农民精神生活的提升,使科学理论得到农民发自内心的认同。

其一,大众化是一个过程,其含义是普及化,与此相伴而生的就是通俗化和民间化。大道至简是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高境界和根本旨归,以通俗化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是其核心要素。必须注意采用深入浅出的为农民喜闻乐见的措辞,消除农民学习理论的障碍。另外,理论传播过程除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外,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广告、手机等现代传媒的促进作用。利用现代媒介,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图片、文字、视频、动画,才能吸引农民,潜移默化地陶冶和改变农民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使农民自觉学习并主动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其二,抽象的理论灌输往往难以起到深入人心的实际效果,但是如果能够将农民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物价、住房、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融入到理论宣传的过程中,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涉农惠农政策,既用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激励农民,又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民生改善的事实和数据说服农民,不仅能够顺应农民民生之盼,化解农民疑虑和担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而且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强大魅力,增强对农民的感召力,拉近抽象学说与农民的距离,激励农民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三)畅通渠道:维护农民利益表达权利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想要真正取信于农民,必须及时反映农民的所思所想,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表达权利,使农民生活地更有尊严。如广泛建立农民讨论、交流自身利益诉求的机构平台,引导农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踊跃表达自己意愿;强化人大代表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表达关系,完善信访举报制度以及民情调研制度等;平衡“乡政村治”模式的权力运作,发挥农民自治组织的积极性,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民利益表达的堡垒作用;通过法律宣传提高农民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法律意识并从法律上保障农民与其他群体享有同等的利益表达权利等。

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农民利益表达的有利途径。虽然城乡网络普及率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如今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升,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农村地区电视、网络、手机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现代传媒以贴近生活、服务群众的特点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和接受,可以给农民提供多样的民生信息获取与发布平台,从而深刻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借助于现代传媒,对农民生产和生活有益的信息发布和传播更加便捷,传递更加及时,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各项民生服务也更具针对性。与此同时,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自由发布信息,以便党和政府能够深切、及时地了解社情民情。由此,只有畅通民意表达与传播渠道,才能在传递政府政策、反映农民意愿中促成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双向互动。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就在于它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因为紧紧扣住人民所愿、紧紧依靠人民智慧而充满生机活力。在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只有把民生改善的价值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机结合,才能不断增强农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认同,为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基层群众力量。

猜你喜欢
大众化民生城乡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城乡涌动创业潮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