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策略研究

2019-01-28 08:18王欣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消费导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精益电力企业资产

王欣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新形势下的电力企业需要具备良好的精益管理能力,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创造出最高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对材料、资金、设备、人力等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利用,不断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与服务水平。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电力企业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为了求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生存空间,电力企业应当合理控制运营成本,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

一、精益管理理论

在经营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电力企业应当合理降低资源的投入,将资源浪费的问题控制在最低水平,将企业价值提升至最高水平[1]。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精益管理,要求企业重新梳理管理流程,全面的观察与分析价值的流动情况,对能够增值的环节进行精确的识别,尽量减少必要但非增值环节,除掉非必要非增值环节,尽量增加增值环节,以持续的改善和流程的再造提升增值环节的价值流动速率,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

二、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精益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

固定资产精益管理应当严格遵循固定资产账实相符的基本原则,若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信息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即说明管理者不具备价值分析的信息基础,无法对精益管理的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由此可知,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的关键任务在于维持账实相符[2]。然而,许多电力企业由于管理部门分散,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存放地点分散,没有实现账实相清的管理目标,给固定资产的精益管理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

(二)固定资产成本与费用控制不合理

项目费用管理是固定资产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电力企业固定资产成本具体包括社会责任成本、报废成本、维护修理成本、建造成本以及投资成本等。其中投资成本指的是在企业固定资产形成初期的安装成本、采购成本等,该阶段的核心工作任务在于成本控制,若电力企业没有详细的规划形成固定资产所需要的成本,很可能使电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各种费用与成本的严重浪费问题[3]。另外,若电力企业没有对日后的维修成本进行全面的规划,很难对维修成本实施科学有效的控制。比如在变电站建设初期,若成本控制过于严格,很可能会是电力企业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被迫选择更换设备,或受到电力事故的影响,被迫增加维修成本。这些后续成本的投入规模都有可能超过建设成本。

固定资产的精益管理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借助精益管理理论会指导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严格遵循精益管理的有关原则,对管理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4]。固定资产精益管理要求电力企业合理规划固定资产的业务流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加强沟通与交流,若内部信息交流不够顺畅,则需要重新梳理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使业务流程得到适当的简化,最终实现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2)电力企业应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精益处理各项管理指标。重点分析标准执行不统一的问题,具体说明不适合实施统一管理的工作项目。若管理者存在主观的错误观念,则需要提供适当的教育与引导,全面落实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标准。

(三)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

改造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是精益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许多电力企业尚未根据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反馈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资产管理具体涉及到生产使用维护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而这三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并不完善,财务部门很难获取前期采购信息和后期资产管理状态。固定资产价值信息和技术管理信息之间相互鼓励,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精益管理工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

三、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的优化

(一)统一全寿命周期整体的精益管理目标

1.规划阶段

该阶段的核心任务在于对项目设计文件和概算进行编制,以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形式对各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以全寿命周期的模式对重大项目进行评估,全面整合运营方、业主方和设计方的分目标,通过一个统一的目标体系对固定资产整体功能进行描述。

2.建设阶段

工程管理部门应当针对工程进度、工程安全与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以寿命周期费用为基本依据对招标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对监理招标文件和工程项目施工文件进行审核;财务部门应当全面采集各项费用数据,重点做好工程成本管理的定额化和精细化工作,为建设阶段的各项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运行维护阶段

在资产寿命周期中,运行维护阶段所占的时间最长,要求生产部门全面采集各项基础数据,重点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合理制定设备检修计划,进而实现针对维护费用的有效控制,使设备使用寿命得到显著的增加。

4.报废阶段

该阶段的重点任务在于依照资产状态评估结果对设备进行经济评估与技术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对设备的处置方法进行判定,比如报废处理、评估转让、转为废品或改造等。

(二)实行固定资产有效、低效、无效分类管理

将固定资产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级别能够为固定资产的精益管理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电力企业可以根据效益和效用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有效、低效、无效三个种类。其中,有效资产代表能够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能够直接获取经济效益的资产,是电力企业应当重点保护和管理的对象。但相关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也应当计算成本,至少应当使有效资产所创造的利润高于平均水平;低效资产指的是效益不确定但对企业有效用的风险资产,电力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于这类资产的管理力度,将潜在的效益充分发掘出来;无效资产指的是无法带来经济利益并且效用低下的资产,但这种资产优势维持企业正常运行所必要的资产,但企业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维持其正常运转,这类资产的有效性越低,企业应当投入的控制力度则越大。

(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是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的基础,有效的监督机制能够为监督人员的监督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实施依据。对现行的监督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是发挥成本管理工作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促进监督机制和有效落实,建筑施工单位需要从绩效考核、责任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方面的角度,从正、负两个方面对成本管理人员进行鼓励与约束,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得到更加有效的执行。为了实现固定资产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施工单位需要对现行的成本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改良,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

结束语: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精益管理长期指导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固定资产作为一种主要资产,实施精益化管理在理论上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在现实中也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因此,电力企业在未来的经营与管理工作中,应当对以往所采用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良与优化,并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精益电力企业资产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创业从精益开始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