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观”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2019-01-30 02:26马颖霞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马颖霞

摘 要:在新课改中,将“过程与方法”列为当前数学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内容,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基础就能力,深化“过程观”理念。从“过程观”理念概述入手,深入分析该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重要性,明确其教学设计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过程观”;初中学术;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观”理念的应用,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教学过程,明确数学科目的性质,创新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激发出学习兴趣,构建优质的课堂。

一、过程观理念概述

对于教育来说,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在部分教育过程中“过程即目的,过程即结果”,因此现阶段教育界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目标,并提出“过程观”理念,其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水平,实现整体发展,最终通过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为社会提供优秀的综合型人才[1]。

二、过程观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过程观”理念下,促使教师重视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以过程设计为基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以提升教学质量,满足新课改需求。合理的数学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重点知识的认知,实现学习上的突破,体现出“过程观”理念与核心素养理念在关键能力上的一致性,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具体来说,其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过程为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较大的不同,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如果单一的进行机械记忆则难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需要通过过程进行控制,以具体的问题进行带入,引导学生进行过程实践,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2],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时,学生知道“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但如果反向进行验证,如何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需要进行合理的过程设计,以获得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角相等以及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判定定理,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创新其思维能力,并逐渐进行知识扩展延伸。

(二)通过设计过程提升数学学习品质

实际上,数学学习品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以后进行高效学习的基础,通过合理的数学教学设计,可以促使学生针对现阶段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立足于当前的新课改[3],帮助学生通过过程实践提升其整体综合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实现创新发展,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全等三角形判定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进行全等条件讲解,学生根据定义进行扩展延伸,并积极进行创新,实现自我的反思,从边、角等角度进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利用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三、过程观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原则

“过程观”理念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应从整体上进行优化,以学生为基础进行合理的设计,深化教学方法与过程,创新现有的模式,以促使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具体来说,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一)静态知识转化动态过程原则

对于学生来说,其对枯燥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足,难以产生学习主动性,并且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增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知识转化原则,将原有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通过动态的演变过程,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降低学习难度,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提升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全等知识时,灵活应用转化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对定理进行判定,转换传统的学习思路,对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分析其相关的条件,通过过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数学素养。

(二)以学生为基础遵循逻辑演绎原则

逻辑演绎原则主要是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提前的学习设计,灵活利用教师的优势进行创新,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基础能力,合理进行预设,强调其逻辑性,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思考。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判定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设想,学生通常会设计平行四边形,进行对边平行验证,并检测对角是否相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思考的方向不同,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逻辑分析,创新学生的思想理念,扩展其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如三角形全等,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5]。

四、过程观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一)合理设计知识形成过程的情景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其自身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部分较为复杂的定义概念,学生单一进行学习对基础知识理解不足,会降低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过程观”观念为基础,实现知识形成过程情景构建,帮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实践,实现过程的优化,通过情景可以将知识进行透彻分析,帮助学生降低知识难度,提升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函数知识时单一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对概念理解不足,学生缺乏对函数的认知,机械地接受知识未能理解知识内涵,因此为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积极进行创新,构建完善的情景模式,如以温度变化为例,要求学生记录一天中温度变化情况,并根据变量制作函数,通过生活化情景促使学生加深对函数的理解,构建完善的函数思想,将抽象的知识進行生活化,降低其难度,提升整体教学质量[6]。

(二)有效进行发展过程设计,实现过程实践化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合理的发展过程设计,引导学生通过知识过程实践加深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自主学习。基于“过程观”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消除单一模式产生的影响,灵活进行实践,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不等式”时,灵活利用简单的知识进行带入,为学生创设情境模式促使其自行进行探索,尽可能进行实践,掌握学习方法,并不是单纯地进行模仿与训练,掌握判断的技巧,提升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掌握核心技巧,针对现有的不等式进行条件分析,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成为数学人才。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不等式计算,以不等式的性质为基础进行分析,当x>y时,那么yy,当x>y,y>z时,那么x>z,体现出传递性;如果x>y,而z为任意实数或整式,那么x+z>y+z,体现出加法原则,或叫同向不等式可加性;当x>y,z>0,那么xz>yz;如果x>y,z<0,那么xz

(三)积极进行解题过程设计实现过程可视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首先明确数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明确其难点在于思维,学生注重思维分析,全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以实现创新发展,提升整体数学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灵活利用过程观进行教学,实现过程思维创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次函数解析式过程中,选择待定系数法进行讲解,但学生理解不足,难以明确知识的实质,学习效果不佳,影响教学质量。教师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积极进行可视化课程设计,以实际为题为例,教师邀请学生写出一个经过点(1,2)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存在不同,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将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透明化,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但部分学生获得的函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获得无数个抛物线,因此二次函数解析式存在无数个,教师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引导,要求写出一个经过点(1,2),(2,-3)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学生继续进行分析,针对其现有的已知条件进行尝试,获得函数解析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由于思路不同,其获得的解析式依旧存在差异,呈现出不唯一性,如y=-5(x-1)2+2或y=5(x-2)2-3等,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探索,促使其解题过程透明化,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进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后续的引导,如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析式?一般情况下,经过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个点才能得到唯一一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等,促使学生进行深入反思,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进行深化,创新其学习理念,实现思维的可视化发展,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解决数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习模式,进行实践化处理,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实现全面发展[8]。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应用过程观理念进行创新,从整体上进行完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其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过程控制促使其思路得到创新,注重对知识进行实践探索,深化其内涵,降低知识难度,将学习过程实践放在首位,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參考文献:

[1]王映学,张榕祥,徐朝飞.过程观与结果观:学习的应有之义:课堂生态的视角[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15(11):1-5.

[2]张昆.论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观:对作为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的思考[J].中学数学,2018,12(18):50-53.

[3]王秀彩.“诱思”:数学概念教学的起点[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12(12):62-65.

[4]闫顺利,敦鹏.实践论纷争及其出路:兼论一种实践过程观[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2):5-11.

[5]周琰,王学臣.小学生数学观、数学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2(6):109-112。

[6]陈媛媛,齐中英.基于过程观的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互动机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10(S1):128-132.

[7]薛秋生,胡小桃.关于教育的目的观与过程观的思考:批判理论对“工具理性”的批判给我国教育的一些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0(6):42-43.

[8]孙维超.高中生数学学习观的调查研究:从南京市六合区高中学校学生的视角[J].数学之友,2014,12(3):52-55.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