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本深处行走

2019-01-30 02:26刘秀珍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长文短教问题设置教学实践

刘秀珍

摘 要: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小说《植树的牧羊人》为例,来阐述自己的教学感悟。具体以课后的三道练习题为例,“向文本深处行走”分析开掘出很多有训练和探究价值的内容。

关键词:《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践;问题设置;长文短教;开掘文本

“用文本教,而不是教文本”,这是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一句名言,其中蕴涵着很先进的教育理念。用“文本教”的落脚点在学生,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强调“以学生为本”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但是我们不能由此放松(甚至于舍弃)传统教育观念当中“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做法,不能忽视了“向文本深处行走”。

所谓“向文本深处行走”,就是强调在教学预设和生成的过程中,不浮游在文本语言、文本思想和教学活动的表层,而是要深入研究学情,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实际和认知规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深入研读文本,凸显文学语言的魅力和语文学科的味道,在“读”“品”“研”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近文字,走进文本深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朗读、写作、文学鉴赏等各种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要深入研究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从浅处、低处入手,逐渐向深处、高处行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今天我们高扬“向文本深处行走”的旗帜,目的不是“教文本”,而恰恰在于“用文本教”。不吃透教材文本,你怎么能用文本教出水平、教出成效呢?不深入钻研教材,又怎么能把文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呢?

我以今年新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册当中的一篇小说《植树的牧羊人》为例,来阐述自己的教学感悟。

《植树的牧羊人》课后“思考探究”所涉及的三个问题,是编者精心设计的,值得好好研究和开掘。

一、课后的问题一,旨在用表格的形式梳理故事情节,能使学生较快了解故事梗概,熟悉文本内容

這是小说文体教学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深入探究文本的奠基性工作。语文教师处理教材文本有一个诀窍,叫“长文‘短教,短文‘深教”。通过梳理这个表格,能使原本篇幅较长的故事内容提纲挈领地呈现出来。

在对文本内容有了粗线条的宏观了解以后,一定不能缺失微观的细致品赏,否则就可能会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变成诸如“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撰写心得体会”之类的政治学习了。语文课要凸显语文味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情怀,就不能忽视朗读,就不能忽视对文学语言的品读。为此,我做了如下的课堂语文活动设计:

1.文中至少三次写到了“我”的震惊,你能找一找、说一说吗?

“我”的震惊,在课文的文字表述上用“!”显示出来,学生不难找到。

第一次“震惊”,应该震惊于“他是在种橡树!”

“我”晚上住在牧羊人家里,疑惑于他认真挑选橡子的举动;出发前,疑惑于“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现在疑惑终于有了一个颇感意外的答案。但新的疑惑又产生了:他为什么要种橡树?他为什么要在这块连他都不知道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土地上种橡树?

第三次“震惊”是在“我”后来两次见到牧羊人时产生的,看到以前的荒原萌发生机,树木成片,有了水流,草木开始复现,荒漠变绿洲,村落又兴起,“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析“我”的“第二次”震惊,我先列出一组数字,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对应:

1—10—100—100000—20000—10000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挑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颗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出大树。”

听到这样的数字你不震惊吗?我用“树木—森林—气候”“平凡工作—人间奇迹”来概括这两次震惊。

泛泛的阅读中很容易忽略一些有意蕴的文句和有探究价值的内容。教师一旦把它们开掘出来,设计成课堂探究的问题,将非常有益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把隐藏在文本深处的丰富思想情感和意蕴开掘出来,让学生不断有发现的快乐和成就感,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和人文情怀,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就会变成“有头脑,会思考”的智者,这不正是“向文本深处行走”的意义所在吗?

2.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前后对比的文字,谈谈对比手法在我们学过的文章中的运用。

让学生朗读精彩的文段,引导学生亲近文字、读出感情,逐渐对人物产生情感认知,这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具体体现。

“对比”是文学作品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格。在本册书选录的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开头段就运用了这种手法,师生可以信手拈来。

二、课后的问题二,旨在指导学生做人物形象探究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任务,而分析人物形象则是小说类文本阅读最常考查的内容。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察其色,听其言,观其行,揣度其心理活动”。编者的“示例”做了很好的答题方法指导:先用一个中心句概括,然后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对文中的牧羊人形象,文章开头结尾以及文中的议论抒情性的文字很直白地揭示了其精神品质和性格特点,让学生勾画圈点出来,就能较快地把握人物的主要特点。诸如“牧羊人是一个勤劳、充满自信、坚持不懈、有坚韧的毅力、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慷慨无私的好人。”

人物形象的探究难点在于从人物看似不经意的言行举止和人生经历中分析出更丰富的性格品质。比如,以下面两个文段为例,分析人物形象:

1.“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休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2.“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文中的牧羊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都是一个极为认真、一丝不苟的人。他讲究生活品位,日子过得比較精致。这完全不同于生活中为衣食生存而苟活者的大多数牧羊人。一如“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不同于一般的农夫,因为他有诗心诗意;一如渭河垂钓的姜子牙不同于一般的渔夫,因为他在钓周文王,在钓一世英名、千秋伟业;一如“钓胜于鱼”的老者也不同于一般的渔夫,因为他是生活的智者。

“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见,他的经济条件是不错的,他应该是衣食无忧的。“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可见他遭遇了人生的大不幸,但他能直面,他有强大的内心定力。“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他失去了两个亲人,于是他更珍爱生命,于是他就耕植生命。他有思想追求,他懂得怎样抚平创伤、摆脱不幸。

这样,我们就对人物形象有了深入的解读和全新的认知,分析出牧羊人还是一位“有生活品位,有内心定力,有思想追求, 懂得抚平创伤,摆脱苦难”的人。

这样从浅处、低处入手,逐渐向深处、高处行走,不浮游在文字和思想的表层,既符合学生实际和认知规律,也能探究到人物丰富的思想性格,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课后的问题三,旨在探究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鼓舞人们去做对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样的“提示语”和文中议论、抒情性的文字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概括出本文的主题:“本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默默无闻、坚持不懈、慷慨无私地在荒漠种树创造绿荫的故事,赞美了植树老人无私奉献执着坚毅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植树老人的无限敬佩之情,呼吁人们要关注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但是,本文的思想意蕴仅仅漂浮在这样的表层吗?有没有更丰富更深层的思想营养蕴涵在文本深处呢?问题三里“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该与文中的哪些文字相对应呢?结合前面分析人物形象的内容,“他讲究生活品位,日子过得比较精致。”“他遭遇了人生的大不幸,但他能直面,他有强大的内心定力。”“他失去了两个亲人,于是他更珍爱生命,于是他就耕植生命。他有思想追求,他懂得怎样抚平创伤、摆脱苦难。”我们应该还能悟出更多的思想和认识,诸如:

1.他天天和树相依为命,他用心灵跟荒原上种植出来的树默默谈心交流。他找到了孤独者、不幸者抚平创伤,摆脱苦难,让自己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用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造福别人,也让自己跟不幸说再见,让自己也让别人生活得幸福、舒适。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后人造福。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2.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人生充满忙碌,但人们依然可以选择诗意栖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琐而艰辛,但宁静的心灵和满腔的热忱会弹奏出精彩的乐章。

3.“我拿什么拯救自己?”爱让生活多份阳光。爱是人生之源。心不乏则身不累。一个人倘若心中没有爱的泉水,就不会有人生绿荫。心中有了爱,纵然是满眼阴云,遍地荆棘,也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恋和神往。

4.我想起了英国诗人兰德的一首诗: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热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从诗中我们看到一个如同“牧羊人”一样的、走进暮色的老人,有通达从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宁静淡泊、铅华洗尽的人生境界。

我们向《植树的牧羊人》这个文本的深处行走,在“人物形象分析”“作品思想内容探究”“艺术技巧赏析”(包括修辞格、有意蕴的语句、环境描写、细节、题目、开头结尾的品味赏析)等方面开掘出这么多有训练和探究价值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也常常是中考、高考对小说类文本的主要考查方面。

我们这种“向文本深处行走”的做法,既高扬着素质教育的大旗,又与应试教育的要求那么吻合。可见,“向文本深处行走”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条正确道路,我们应该在这条大道上义无反顾,阔步前行。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长文短教问题设置教学实践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长文短教的一点探索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