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人文精神培养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2019-01-31 14:26魏曰公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内涵价值

◆魏曰公

(山东省昌邑市龙池镇龙池小学)

什么是人文精神,简单的理解就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中华五千年的优秀历史,在人文情怀上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我国又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希望对人格的塑造和人类理想的升华做出贡献。

一、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主要能力的重要内容。作为数学老师,首先要认识到本门学科的重要性,同时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将数学理念和模式,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并强化内涵教育。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不仅是提升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意识。数学课程的逻辑性强,需要学生运用综合能力,只有抓住教学内涵,才能集中体现数学教学本质,满足人文精神培养的要求。

二、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一)让数学变得有价值

价值的体现,是获得应有的结果。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实现数学价值。首先,在教学中,认真分析教材,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其次,创新教学手段,以人文精神培养为导向目标,并根据新课改提出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没错,数学是所有人都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这是数学价值的存在之一,普遍性的体现。

数学能力是保证我们可以顺利开展日常生活的基础,不具备数学能力的人,是很难获得社会认可的。为此,老师要让学生接受数学是生活一部分的这个现实,鼓励他们把学习数学当成自身能力提升的事情来做,而不仅是为了提高成绩。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数学本身具备人文精神

数学具有普遍性,也有个体差异性。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普遍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又注定数学课堂必须是开放的、有针对性的,适合每一个人,又能让不同的人获取不同的能力,集中体现了数学教学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

三、如何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一)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

国家为什么要我们积极开展人文精神培养,并将其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是因为人文精神是人的内涵发展,只有具备良好的内涵,才能提升个人能力。情感和态度、价值和内涵,作为数学老师,深知这对学生未来发展和个人建设成长的重要性,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展现数学价值呢?有一个有趣的案例:曾经有一位老师,发现有一位同学没交作业,但是所有同学都按时交了,加上这位同学平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慧和明锐,老是觉得应该好好培养他。当时老师并没有生气,而是找到这位同学,说“课代表每天都看到你在写作业,但是你好像没去找他交,而且大家都说你数学很好,还经常帮助同学”,当时这位同学就脸红了,当天下午,他交了作业。从此以后,这为同学不仅按时交作业,上课也比从前认真,成绩越来越好,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此外,加强数学发展背景的讲解,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魅力所在。在课堂上展示数学史料,让学生体会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以从来的数学先锋做榜样,让他们了解到什么是废寝忘食,孜孜以求,认真感受数学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在交流与合作中,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数学也需要实践,并且要给予足够的实践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沟通交流和合作中汲取数学经验,养成数学思维,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其实,老师设计的数学实践中不仅融入了理论教学,还体现了竞争和督促,这是为了让学生坚持真理,互相学习,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同时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培养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数学交流不仅在于它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过程,更是学生情感和精神的发展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人文精神,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实践学习过程中的规则树立,让学生养成在规范中生活的习惯,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水平,强化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个人精神,培养具备完整人格的现代人。例如,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看法,并在这过程中尊重他人的看法和发言,不骄不躁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会倾听和尊重;同时学会懂得遵守规矩,养成良好的社会习惯,保证交往的正常进行等。

(三)在实践与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浓厚文化

我们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国,老师可以利用历史文化内涵去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例如,鼓励学生编写数学学习方法小意见、数学黑板报、知识趣味问答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出数学题,内容不限,自由发挥。这样做的好处还有,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取经,互相学习,他们往往有同伴效应,会跟随着一起完成任务,这样一来,集体精神得以体现。

学校作为强大的教学支撑,积极为学生举办各种数学竞赛、数学家的故事演讲赛等,让学生多了解课本之外的数学知识和文化,了解一些数学家的成就,以及他们为了数学做出积极贡献的感人事迹,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四)延伸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数学课堂教学优化,使用翻转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老师们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以数学知识和文化背景为依托,为学生打造贴近生活的学习场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员,带着情感和兴趣在学习数学。为了用生活实例来展开情景教学,老师在讲到数列时,会引导学生去欣赏大自然的奇观,如花瓣的数量、枝条的数量、向日葵的数量等,这些都是数列规律的体现。且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到轻松和谐,从生活中来,更具有真实感,浓浓的人文情怀,师生共同打造。再者,老师要创新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数学涉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也体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中,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贴近自然,更要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感受数学的巨大魅力。

实际上,数学的教授过程就是把自然界中的人文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去理解这些知识的价值和内涵,并达到合理运用的目的,这是人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精神所在。在这个教授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更提升了精神需求,让数学课程走进生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会收获很多。

四、总结

总地来说,数学不仅是技能的教育,更是人的教育,为什么新课改要不断强调数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就是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新教育价值观,从而优化现代课堂改革,将素质教育提升到新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内涵价值
活出精致内涵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内涵漫画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