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雅墨扬传统

2019-02-03 09:31王斌
名家名作 2019年11期
关键词:淡墨奇石协会会员

王斌

中国画是水墨的艺术,非常讲求趣味,无趣难成画。其中所说趣味:一是指笔墨情趣,二是指所画物事趣味。当我看到张晨光的画作时,首先便被画里面透出的情趣折服,特别是那件《拜石图》,令我难以移开目光,久久对着画作品味。

品评张晨光的《拜石图》,图中之石确是奇石味道,笔墨酣畅,情趣盎然,石形“奇、怪、皱、漏、透”占全,由此可知画家张晨光不仅熟悉中国书画史,也了解奇石艺术。艺术是相通的,只有在内心沉醉于艺术并追求上进的艺术家才会努力钻研,把姊妹艺术融会贯通而成就大作。再看图中米芾形象,身着官衣官袍,用笔简捷干练有力,毫不迟疑,且看人物情态,文人气质尤显,不卑不亢,两手拢袖而眸中有情,足以见张晨光平时对米芾的研究,他在落款中这样说:“米元章先生见奇石爱之,吾亦如此。”充分说明了他对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史和奇石艺术的研究独特精到,这件作品是一件成熟之作,蕴含着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接下来再看他其他的作品。

《万事大吉》画的是一只公鸡站在石头上,头扭转来盯着垂下的柿枝上的累累果实,仿佛是想啄食柿子,显得趣味盎然。“柿”谐音“事”,“鸡”谐音“吉”,所以作者取名“万事大吉”,多么美好的意境,一下子提升了画的深意。另一幅作品《腾飞》,画的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雄鹰展翅,象征大鹏展翅高飞,同样意义美好。细看,此幅画的精妙之处在于眼、嘴、爪、翅。人们都知道鹰捕食猎物靠的是眼尖爪利,往往称眼力很独到的人为“鹰眼”,张晨光先生对鹰眼的刻画很精准,黑色的眼仁冒着高光——白点,眼珠着赭石加藤黄,神形俱到,精气外露,堪称绝妙;鹰爪和鹰喙都非常尖锐,微微弯钩显示出刚劲之力,捕猎利器之功凸显;翅羽是鹰飞翔的重点,在他的笔下,湿墨焦墨淡墨互用,显示出鹰翅的粗壮雄强,特别是鹰翅上的羽毛,用焦墨飞白而出,有一种霸悍之气;鹰的胸腹用淡墨湮染,边缘微微渗出,恰好表现了鹰的茸毛,栩栩如生。另外,《猴抓果子》和《雪涛先生笔意》也很令我喜欢。《猴抓果子》画的是一只猴子坐在石头上,怀抱二果,身侧前倾,右臂前伸紧抓即将滚落岩石的黄果,眼视前方,嘴微张,显示出猴子的机灵与可爱,野趣的生动画面让人不禁微笑。《雪涛先生笔意》显然是在学习王雪涛先生的画时突然之间领悟而命笔的写意画,湿笔浓墨与淡墨交叉點染,恰到好处,花瓣亦是一笔数色兼下,深红粉红在笔墨的干湿之间快速完成,笔意丰富,笔味尽显,堪称妙矣。花瓶淡墨尽显瓷瓶的质感,一株斜睡的水仙,两朵花花瓣朝上,情趣陡出,令人玩味。

中国画讲究“书、画、印”同在,赏玩张晨光的画作,不能忘记了他的印章。因为张晨光也是一位制印高手,曾出版过《张晨光制印集》,他的画作上的印章应该是出自他本人之手。我观他的印章,布局设计严谨,笔画均匀,线条流畅,疏密有致,黑白对比和谐,用刀较为沉稳精细,大有汉唐之风,甚是雅致美观,有种舒服享受之感。

总之,张晨光的画作不仅仅有力地承继了中国画的深厚传统文化,还有着将其发扬光大的表现。

张晨光简介:

张晨光又名张曦,号万诚居士,斋号兰雪书屋、太和精舍等,1969年生于山西省汾阳市冀村,1985年结业于山西省汾阳市文化馆美术培训班,1996年到北京,2000年入北京画院石齐艺术研究班进修,现在为汾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汾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东城区书法协会会员,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作品发表于多种美术类刊物,著有《张晨光制印集》与《张晨光书画集》。2012年12月2日《张晨光书画》在北京市十里河文化园展出,2017年8月27日《张晨光书画小品》在山西省汾阳市太和桥文化站展出。

猜你喜欢
淡墨奇石协会会员
周珺作品
董冰作品
论中国画“淡”的美学意义
论中国画“淡”的美学意义
吴南作品
《中华奇石》2017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奇石欣赏
奇石连环画
善的想象力通向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