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问题式教学的研究

2019-02-06 03:56李松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应用研究高中数学

李松涛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开始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数学作为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必修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生群体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此阶段中教师更需要使学生在思维方面有新的进步.所以本文接下来就将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为论述基础,从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来具体阐述如何将问题式教学落实在有关教学活动中,希望能以此为学生创造一个更有发展前景的学习平台,同时提升对应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式教学;应用研究

近年来,教师群体开始逐渐注重问题教学法的积极教学作用并尝试将其大量应用在学科教学中,但在很多时候大多数教师将其作为促使学生课堂被动学习的手段.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虽然对问题教学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应用效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对此教师群体应树立起正确的问题教学意识,进一步了解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核心所在,设计更为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问题中强化个人逻辑思维.

一、以探究思维为培养基础,制订问题式教学内容

高中生群体的学习压力较大,所以学生都会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习题练习中,这使得很多学生在日积月累的重压下消磨掉自身探究意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的任务都较为繁重,所以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以直接教学的方式完成相关的教学环节,教学节奏相对紧凑,而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非但不一定能自主深入学习,反而还会被大量的数学知识冲垮数学学习信心.由此可见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此时问题教学法就成为扭转此类问题的主要工具之一.对此教师可先从培养学生的探究基础思维为出发点,以问题教学法为教学中心,以层层递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愿意在课堂中以探究的姿态深入数学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水平.

例如,在“古典概型”的课时教学中,该课时中学生需要掌握概率中的经典数学事件模型之一,虽然古典概型本身内容不算高难度,但其容易与其他概率事件概念混淆,使得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许多错误.为能让学生在课堂延伸教学中有持续探究的欲望,教师可尝试以问题教学法为形式铺垫.首先教师先讲解古典概型的主要知识点,随后给出一道教学例题“某厂的50件产品中有3件是不合格品,而3件不合格品中有2件次品,1件废品,现从50件产品中任意抽取一件,假设每件产品被抽中的概率相等,求抽到次品的概率以及在抽到的产品是不合格品的条件下,产品是次品的概率”.同时教师预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邀请有能力的学生上台来讲述个人的解题思路,鼓励其他学生从题目的不同之处寻找突破口.如此一来,教师将问题以例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逐步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点,让学生意识到事件概率与事件发生条件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提升学生质疑能力,体验自主学习魅力

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一部分,而教师和家长群体也都对此颇为提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完全接受的姿态,缺乏质疑能力.高中生群体虽然已经具备个人学习意识,但依然是将教师教学作为自身学习中心,这对学生发展质疑思维来说并无多大裨益.问题教学法的核心表现形式为“问题”,此类形式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重要途径,但鲜少有教师能在个人绝对领导教学的前提下将问题教学法的教学优势完全发挥.对此教师应先正视个人教学地位,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教学,最终锻炼学生质疑能力.

例如,在“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这一课时中,该课时的知识点所对应的题型为空间几何证明题,要求学生能在一定的空间认知上结合相关知识进行求解.但在此类证明题中,部分学生会以“主观想法”来进行初步判断,这对后续证明十分不利.为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客观质疑能力,教师在课前先准备一道证明某直线与某平面是否平行的例题,该例题中的图形要能使学生从肉眼上误认为两者平行.随后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将该例题插入教学,并提出问题“同学们,如何判断这两者平行呢?”,以问题给学生造成两者平行的心理暗示.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尝试用判定定理加以证明,让学生在无法证明的焦灼中对“两者平行”这一前提条件产生怀疑,进而使得学生逐渐萌发质疑心理.

三、开展课堂问题互动,建立学生数学学习信心

在大多数学生的认知中,课堂提问环节是比较可怕的,既要在教师抽问时提心吊胆,又要在心理上承担回答错误时的尴尬,这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而言是种考验.因此,教师应认识到提问并不是逼迫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而是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此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要尝试打破固有思维,以问题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数学学习信心.

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课时教学中,该课时内容主要以推导为主.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班级学生的数学水平层次性来设置教学提问环节.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为如“回忆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之类的复习类问题,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适当提高难度,设置“如何推导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关系”,以此让各个水平的学生都能真实接触到数学学习,从而有效增强学生信心.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流行趋势.教师在相关教学环节中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这样才能为学生带来更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整体数学思维的進步,使得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至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方振安.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8(35):74.

[2]张志刚.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应用案例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31.

猜你喜欢
问题式教学应用研究高中数学
试论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法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