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途径

2019-02-06 03:56张新林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探究

张新林

【摘要】生活在当下,有许多用到数学的地方,可以說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教学理念,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中学会如何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把握好数学的技巧.所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可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琐事讲起,是一个很好的开场白,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小学数学可以说是与我们生活联系紧密,所以不能忽视其重要性,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技能,通过把生活场景再现在数学课堂上,这样创设的生活情境形象而生动,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放在数学上的,可以体现数学的魅力,说明数学具有实践意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相应的生活技能,以便将来步入社会可以好好利用所学知识,把宝贵的知识财富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让其创造性地发展,终将服务于社会,带动社会的发展.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把所学知识运用好,是他们学习的关键,尤其是数学这一学科,数学讲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关键所在,怎样提问呢,生活例子比比皆是,只要善于发现,把数学教学生活化,在生活中创设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热爱生活.生活是充满现实而丰富的,每名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它的存在,把数学中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不失为一种可靠的教学手段,尤其对小学生而言,太过于抽象的数学是他们无法体会的,所以才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让处于几岁的学生就学抛物线吧.如果不把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由此下去,学生就必然会对数学产生厌倦,因此,数学教师与学生共同走进生活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一)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发现数学问题

正如上文所述,教师需要带动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出有代表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把问题放在课堂上,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生活情境的创设,改变了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机制,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在生活息息相关中把握时代的教学理念,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例如,在讲克和千克的换算时,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讲出“斤”这个度量单位,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常用“斤”来表达重量的多少,但是在使用仪器中基本都是以克和千克为单位,在于身边的一些人打交道时笔者发现,一些人弄不懂“斤”和“千克”有啥联系,可见在他们受教育时教师对生活的渗透不够.在生活的体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二)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气氛

在现在的学习风气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不在适合于当下,我们需要打开教室的窗户,让学生去体会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气氛才能具有实际意义.

1.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

“亦师亦友”是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学生与教师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长辈与晚辈关系,学习也不再被动接受,只有人人参与进来,才能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调动学习的每根神经,学优生和教师表演的局面只能使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所以教师不能戴有色眼镜,平等对待每名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尤其重要的是,不能让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孤立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组织一些小组参与活动,例如,以小组的形式开办一些有奖知识竞赛活动,把生活中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合作中得到共赢,潜意识培养学习是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的事.

2.在学习中融入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者,受益解惑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想把这条鸿沟打开,就需要端正态度,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爱护每一名学生,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差距,教师应越来越多在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的学习伙伴.不管在学习和生活中,在生活化教学中,多举自己身边的例子,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教师和自己都是一样的“俗人”,并不高人一等,这样不仅可以带动问题的学习和解决,还可以和学生很好地良性互动.

(三)应用数学知识,课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不论对多么高难度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其目的还是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小学数学课堂要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进生活,要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要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如教授“长方形面积”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自己测量教室的面积,看有几种方法.有的学生测量长与宽,通过计算得到答案;有的学生通过数地板砖的块数计算答案;有的学生将教室分割成多个小格数一数.总之不管哪种方法,学生都是自己动手动脑,确实做到了学以致用.再比如,讲完“三角形面积”一课后,笔者给学生安排了各种课后活动,如测量出红领巾的面积、三角板的面积、汽车后备厢里三脚架的面积,以及自制一个面积为15平方厘米的彩色卡片来布置教室等.

三、结束语

总之,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去挖掘,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在把生活融入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端正好态度,把学生教好,更要让他们学好.

【参考文献】

[1]苏玉青.农村小学小班额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9(1):28.

[2]王竹梅.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81.

[3]侯瑞.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和思考[N].发展导报,2018-11-09(23).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探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