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职医学教学的创新改革路径探索

2019-02-10 10:54章翠兰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医学知识点互联网+

章翠兰

[摘           要]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到来,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模式为社会各行各业都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便利,而在教育界更是促进了教育活动的进行和发展,为教育活动的进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在中职医学教学当中,“互联网+”的应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让教师可以将知识变得更加让人容易理解,也使学生对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掌握得更好。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医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048-0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因为学生需要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并且难度也越来越大,而传统教学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导更多的知识,且不容易让学生理解。而“互联网+”的兴起则改善了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者网络工具实现立体化的教学,将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的创新改革,让书本上生硬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将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而具體。所以有必要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情况下对中职医学教学的创新改革铺路,让其在教育的大道上走得更加平稳。

一、“互联网+”时代中职医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不够立体化

在现在的中职医学教学课堂中,虽然有“互联网+”的辅助,但是大部分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学热情和教学素质,对待学生的态度敷衍,上课也是只顾自己在讲台上面讲,抱着一种只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的心态,完全不在意学生是否将课程学会了,是否充分掌握了技能。对待教学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不主动创新教学模式,教学仍旧停留在书本或者PPT的平面教学之中,教学不够立体化和可视化,教学效率也不高。

(二)教学活动较为理论化

医学跟其他课程不一样,虽然医学具有很多繁杂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记忆背诵的内容很多,可最终都是为了实践服务的,所以医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只会纸上谈兵,那么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医学将没有任何用处。但是目前“互联网+”在中职医学教学中仍旧是较为理论化的内容,教师不能充分地寻找和探索出先进的教学工具的用处,不能通过合理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操作的实践,只是将其变成课本的再现,对课堂效率没有任何的推动性。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低,专业素养越来越弱。

(三)教学活动缺乏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学生坐在讲台底下听,基本上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教室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但是“互联网+”的到来可以将这一模式改善,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解,配合图片或者音乐。但是在现今的中职医学教学课堂中,仍旧缺乏师生的互动,学生依旧处于被动听的状态,“互联网+”的优势和好处没有被完美地发挥出来,上课的效率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将其与新的教学工具有效结合,切实提高上课效率。

二、在中职医学教学课堂引入“互联网+”应具有的特点

(一)可视化的特点

在以往的中职医学教学课堂中,教学普遍较为平面,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接受课本上已有的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切实地理解其中每个知识点的内在含义和联系。而医学又是一个有着很多专业术语和晦涩知识的学科,且每个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如果有一个部分没有掌握,就可能产生连带反应,导致下一部分也学不好。因此它需要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彻底理解了才可以继续学下一部分,所以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在运用“互联网+”相关技术进行教学时,应该保持一个可视化的特点,让课本上平面的知识变得立体化,生动化,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二)实践性的特点

医学是一个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但是它的实践性显然是更强的,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是为最后的实践服务的。在医学实践中,每个病人生的病不可能都和课本上的例子一样,且有很多病人是有很多并发症的,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因此医生一定要会根据实际病情来制定解决方案。这就需要医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引入“互联网+”的中职医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先进技术创造相关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可以进行一定的实践,让学生可以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

(三)互动性的特点

互动是当代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教师应该学会和学生进行互动,同时教师也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不仅可以讨论彼此感到疑惑的知识点,还可以修正自己可能存在错误的观点。在中职医学教学课堂中,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上复杂难懂的知识,并且在师生或者生生互动中,学生也能提高一定的实践能力,为之后的医学学习打好基础。并且互动也可以提高课堂气氛,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不再死气沉沉,进而增加学生的课堂集中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中职医学教学在“互联网+”时代的改革创新方法

(一)创新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

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环境下,教师不应该将自己束缚在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而是应该积极跟进时代的脚步,运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呈现出不一样的课堂教学价值与影响。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校内互联网的管控优势,铺设电子课堂,将中职医学教学课堂移到多媒体教室中,充分利用校内的教学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操作实践的机会,从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教学病理学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在学习一些疾病的病变过程时往往不能充分理解,在以往教师也只能通过口头复述的形式讲给学生,导致学生往往对此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引用,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搜集一些关于疾病演变过程的图片或者视频,然后在上课时给学生观看,有些視频还会附带讲解,这样学生可以在脑海中形成切实的印象,充分理解课本上所讲述的知识点,同时知识的记忆也会比单纯的死记硬背记得更久更清晰,对于需要在以后不断应用所学知识的医学生来说这是很重要的,对以后的实践生活具有很大的好处。

(二)科学挖掘互联网教学资料

中职学校一般由于招生渠道的原因,学生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很多学生上学只顾玩乐,不认真听,大部分都在睡觉或者玩手机,老师留的作业不好好完成或者根本就不写。课下的业余时间基本上也在网吧或者某些娱乐场所度过,而不是将其花在对课本知识的钻研上。因此有些教师不愿意在上课时运用过多的互联网技术,因为他们认为这会更加容易使学生分心,起到教学的反作用。但是,互联网技术却也有其优势,如果教师担心上课学生会分心,就可以利用网络查找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实际案例,也可以是有趣的小知识或者跟课程有关的短视频及电影,调动课堂气氛,此外教师再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视频或者资料充分结合,这样不仅让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高,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比单纯地讲更加深刻。

例如,在学习免疫学的相关知识时,因为免疫学的知识较为抽象,其中有很多的专业名词和枯燥的理论,学生刚开始学的时候很容易觉得难,导致不愿意再学下去。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网上找一些相关的教学视频,可以从比较专业的学术网站上找,也可以找一些名师的课程,这些名师的课程一般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起来的难度降低。同时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免疫学的有趣的小知识或者背景故事,让课程在学生的眼中变得“可爱”,而不是课本上冷冰冰的几个字,这也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钻研。

(三)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下教学

医学是一个包含着很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学科,因此医学所需要学的东西很多,比起其他学科,这个学科需要学生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彻底掌握。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以前的传统课堂中,因为教学任务繁重,需要教授学生的内容很多,但是课时又有限,所以有些课本中相对不重要的内容教师就会选择快速略过,只讲一下大概,但是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知识体系就会产生偏差。有些知识点还可能跟后面的内容联系紧密,学生如果不充分了解的话就会导致后面的课程也学不好,久而久之就会对医学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可能产生厌学逃学的情况。所以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下教学,将无法在课堂上讲完的知识在课下向学生讲述,这样学生的知识理论体系也不会产生缺漏。

比如,在学习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时,这门课程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多,同时又非常细,不只需要学生记忆很多的基础知识点,还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将其学好,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一个需要细心准备的课程,因为要把学生可能产生理解困难的部分都讲解清楚,同时还要给学生做配套的练习题,花时间进行细致的讲解,因此课堂时间就会不够。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课下给学生进行线下课程,线下课程可以由老师预先录制好,学生可以选择在有时间的时候观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对一个视频进行反复观看,直到弄懂自己不懂的部分,同时也可以在录制视频的时候优化视频内容。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医学教学课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有充分的教学责任感,重视学生,不敷衍教学,同时也不要将互联网技术当作洪水猛兽,担心其会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让学生将心思放在玩乐上。教师应该紧跟时代节奏,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方法,比如创新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让书本上平面的知识变得具体,科学挖掘相关课程的互联网教学资料,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或者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下教学,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选择观看,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娜,王晓华.“互联网+”时代中职医学教学的创新改革路径探索[J].江西化工,2018(5):199-200.

[2]姜朋涛,郭娜,胡志芳,等.互联网时代医学免疫学教学资源使用及思考[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35(5):613-615.

[3]束会娟,刘媛媛,郭忠信,等.““互联网+””时代下医学神经生物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3):38-40.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医学知识点互联网+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介入治疗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