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用于改善糖尿病足局部营养及代谢状况的临床观察

2019-02-11 11:28周扬张永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左卡尼糖尿病足下肢

周扬,张永娟

(日照市中心医院,山东日照 276800)

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包含高危足、糖尿病足溃疡,也是一种病情十分严重,治疗费用高,治疗时间长的慢性并发症,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截肢才能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危害患者生命。为了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足,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1]。近年来,临床积极探索糖尿病足的有效治疗方案。该研究基于此,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该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了糖尿病足患者应用左卡尼汀对足局部营养和代谢情况的影响,现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糖尿病足患者。对照组中有男患者27例,有女患者21例;年龄大小范围在42~68岁,平均年龄(55.07±5.68)岁;糖尿病程在3~17年,平均病程(10.1±0.8)年;Wagner分级,1级11例,2级20例,3级11例,4级6例;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28例,合并足背动脉明显异常患者23例。观察组中有男26例,有女22例;年龄大小范围在44~68岁,平均年龄(56.03±5.97)岁;糖尿病程在3~18年,平均病程(10.5±1.0)年;Wagner分级,1级12例,2级20例,3级9例,4级7例;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26例,合并足背动脉明显异常患者24例。两组糖尿病足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患者均对该研究知情,自愿参与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药物禁忌者;精神异常者;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n=48例)给予常规治疗,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抗生素抗感染、改善肢体循环与微循环、平衡全身代谢、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组(n=48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左卡尼汀(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185)治疗,20 mg/kg左卡尼汀+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一共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糖尿病足(1)用药1月后的治疗有效率,疗效根据Wagner分级下降情况、症状改变情况制定,标准如下,显效:Wagner分级下降2级,足部溃疡、坏疽创面愈合≥80%,已经形成瘢痕或痂皮。有效:Wagner分级下降1级,足部溃疡、坏疽创面愈合>50%,坏死、坏疽组织大部分脱落,创面明显缩小。无效:Wagner分级无变化,足部溃疡、坏疽创面愈合<50%。(2)下肢动脉血流参数,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左右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峰值流速和平均流速。(3)血液流变学参数,两组患者重要前后的全血低切、高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红细胞变形指数[2-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下肢动脉血流参数、血液流变学参数采用t检验,用(±s)表示,治疗有效率采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用药1个月后,观察组48例中显效27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7.9%;对照组48例中显效18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81.3%;用药1月后,观察组48例的治疗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下肢动脉血流参数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前后的下肢动脉血流参数比较

2.3 两组用药前后的血液血流参数比较

用药前,两组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动脉血液流变学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个月后,两组糖尿病足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8例糖尿病足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用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s)

观察组(n=48)用药前 用药1个月后对照组(n=48)用药前 用药1个月后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10.99±1.49 5.41±0.18 2.80±0.43 0.59±0.31 7.00±0.12 3.21±1.24 1.30±0.33 0.98±0.09 10.97±1.50 5.43±0.17 2.79±0.45 0.60±0.30 8.67±0.56 4.15±1.21 1.49±0.31 0.96±0.10

3 讨论

临床针对糖尿病足开展了大量研究,最终确定了糖尿病足的几个形成原因:(1)糖尿病病程过长,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不佳,导致血管壁脂质沉积,引发冬眠粥样硬化。长期持续高血糖状态,机体中部分蛋白质和糖进行非酶促反应,生成糖基化蛋白,生成AGES(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又可在血管壁中沉积,与巨细胞受体结合,释放大量TNF(细胞介素),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合成,导致局部血小板集聚,形成血栓[4]。(2)糖尿病足同时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多因为动脉硬化缺血、神经代谢障碍、末梢神经病变等在周围神经积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促进糖尿病足发生。(3)足部血栓形成、足部动脉硬化均会影响足部正常供氧、供血、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抵抗力、再生能力下降,易感染,难以控制,形成糖尿病足。因此,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时,往往根据患者糖尿病足的形成原因,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糖尿病的形成与发展,促进糖尿病足愈合。

左卡尼汀是一种哺乳动物能量代谢过程中必需的体内天然物质,主要功能为促进脂类代谢。同时,左卡尼汀也是一种肌肉细胞,是心肌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可有效改善机体各种组织的缺氧、缺血症状,可促进能量产生、能量增加,从而达到提升组织器官功能的效果。因此,临床有研究指出[5-6],左卡尼汀在糖尿病并发症、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临床有关左卡尼汀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较多,均表示左卡尼汀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该研究赞成这一观点,该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足应用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足部情况。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应用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局部情况、代谢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左卡尼糖尿病足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左卡尼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