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疾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2019-02-11 11:28孟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肺栓塞结核下肢

孟伟

(吉林省四平市结核病医院,吉林四平 136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者患者存在肺栓塞的危险。结核疾病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病患者也不断增多[1]。结核疾病患者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临床护理中采取何种措施加预防是研究的重点。该文选取笔者科室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结核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结核疾病患者实施优化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科室收治的100例结核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比例51:49,年龄在12~78岁,平均年龄(35.9±5.5)岁,观察组男女比例48:52,年龄在11~80岁,平均年龄(37.9±5.4)岁。纳入标准:可接受溶栓和抗结核治疗;没有血栓形成病史;符合结核疾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哺乳期患者。研究病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知情同意书患者签订。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一般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期通风,进行消毒;并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增强抵抗力,嘱咐患者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防便秘。将该医院该疾病治疗案例讲给患者,增强他们自信心。(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告知患者结核经治疗方面的知识,帮助患者做好长期服药的准备。针对下肢深静脉学血栓已经形成的患者,要将患者下肢抬高,大约25 cm,禁止按摩双下肢,以免血栓脱落引起栓塞。密切观察患侧肢体皮肤的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等变化,询问患者肢体感觉。每天都要测量患者下肢腿围,详细记录。此外观察患侧肢体血供情况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2]。严谨在患肢上静脉注射,做好下肢的清洁护理,避免出现感染。并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咳嗽、气喘等肺栓塞的表现,以便及时通知医生。病情好转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指导患者穿弹力袜,改善下肢静脉血流循环。(3)治疗护理: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需要行抗凝治疗。护理人员要严格掌握抗凝药物的使用剂量,观察患者用药后大小便颜色和隐血试验情况。并注意患者牙龈、黏膜有无出血。同时溶栓治疗后的患侧肢体要注意保暖,冷暖适中以免引起血栓的脱落。并嘱咐患者不要过早下床活动,也不要在抗凝药物使用后抠鼻。同时抗凝药物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检测患者血小板的变化情况。(4)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饮食指导,注意保障足够的影响,做到饮食健康。多进食蔬菜瓜果易于消化的食物。治疗期间需要嘱咐患者保持足够的饮水量,预防便秘。同时要嘱咐患者戒除烟酒,以免患者吸烟引起血管痉挛,影响下肢静脉血管的循环[3]。(5)并发症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肺栓塞与其他心源性疾病易混淆,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以区分。以便及时发现肺栓塞的临床表现,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协助医生给予患者支持性急救,如机械通气、面罩吸氧、气管插管以及溶栓抗凝等治疗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后容易形成并发症,常见的是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是皮下组织纤维化、静脉曲张,降低原有生活质量。对此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避免长期站立,休息是要将下肢抬高,穿弹力袜,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对症治疗各种并发症,如手指压迫鼻根部或者盐酸肾上腺素0.1%的棉签填塞鼻腔处理鼻腔出血。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住院时间及血液流血变化指标[4](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

1.4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住院时间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6.0%明显优于对照组28.0%,且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2 两组血液血流变化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血液血流变化指标比较(±s)

组别血浆黏度干预前 干预后全血低切黏度干预前 干预后全血高切黏度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1.89±0.53 1.90±0.26 0.119 8>0.05 1.82±0.15 1.69±0.51 1.729 2>0.05 12.29±1.53 12.31±1.42 0.067 7>0.05 11.51±1.52 10.45±1.53 3.475 4>0.05 5.88±0.48 5.84±0.33 0.485 6>0.05 5.66±1.13 5.40±0.81 0.322 3>0.05

表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血液血流变化指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血液血流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就是结核病。作为慢性传染性疾病之一的结核病是全世界卫生组织尤为关注的话题。结核分支杆菌是造成结核疾病的主要病菌,该病菌导致的疾病涉及的病理反应多样,因此患者一旦感染结核疾病常表现出多样性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对抗结核分支杆菌药物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结核疾病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患者自身免疫力会降低,引起一系列的内科性疾病。如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此外,据大量临床资料证实[5-6],结核疾病会影响患者而体内正常的血液血流指标的变化,将患者体内血液血流指标中血压黏稠度增加,由此会影响患者正常的血液循环,减慢其循环速度。病情严重的患者身体虚弱会常年卧床,在血液黏稠度增减的基础上,血流速度减慢,会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由此可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是结核疾病患者。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表现是患者体内静脉回流障碍。血栓形成后,脱落在血液内,在血流动力学基础下会造成其他器官的栓塞。如肺栓塞。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危机患者生命。早期对结核疾病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是非常关键的[7]。该次研究中对观察组实施优化护理干预措施。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为患者制定活动训练方案。如抬腿练习、膝关节的环转运动等,目的是将下肢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减少静脉回流障碍。针对病情严重患者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行床上被动运动,协助患者活动肢体。并遵医嘱对结核疾病患者服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如山莨菪碱、阿司匹林等。尽量减少在下肢静脉穿刺的操作,以免血管肿胀,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定期检查观察组患者双下肢有无条索状物和皮肤颜色变化情况,询问患者压痛感。

该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以上内容的优化护理措施,发现干预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28.0%,住院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510,P<0.05)。血液流血变化指标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董晓娟[8]学者研究有一致性。说明结核疾病患者采取优化护理模式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在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的基础上可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结核疾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优化护理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有较好的治疗意义。

猜你喜欢
肺栓塞结核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一度浪漫的结核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