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9-02-12 04:41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米索宫素产程

辛 欢

(大连盛和医院妇产科 大连 116602)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为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占80%以上[1]。米索前列醇为近年来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药物,为探讨其与缩宫素联合使用,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0例产妇临床资料,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10例产妇临床资料,按照促子宫收缩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5)与参考组(n=55)。排除标准:(1)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药物禁忌症;(2)药物过敏史、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病史者;(3)生殖道畸形、子宫肌瘤等产妇。观察组年龄26~43岁,平均年龄(31.21±4.00)岁;孕周38~41周,平均(39.68±2.11)周。参考组年龄25~43岁,平均年龄(31.08±3.99)岁;孕周38~41周,平均(39.70±2.09)周。两组产妇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内注射10U缩宫素(生产公司: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0474),之后直肠内(距离肛门5cm左右部位)放置400μg米索前列醇片(生产公司: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598),之后静脉滴注10U缩宫素。参考组:胎儿娩出后,子宫体肌内注射20U缩宫素,术后静脉滴注10U缩宫素。

1.3 观察指标

出血量统计:称重法测量2h、24h出血量。分娩后敷料重(湿重)去除分娩前敷料重(干重),即为失血量(血液比重为1.05g/ml。产后出血判定:产后24h内,出血量≥500ml。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研究中数据资料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率(%)对比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则实行t检验。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2h、24h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参考组产后2h、24h出血量比较

2.2 两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

观察组产后未见大出血病例,参考组产后8例患者24h出血量≥500ml,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为14.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627,P=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给药后2例轻度恶心干呕、1例寒战、1例发热,产后2h后均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参考组给药后3例呕吐、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153,P=0.696)。

3 讨论

全球每年死亡孕妇约为50万,其中产后出血占25%[2],国际尚未对产后出血定义进行统一,我国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基本明确,主要为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软产道损伤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占首位[3]。绝大多数产后出血引起的孕产妇死亡可创造条件以避免,其中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为关键,因此近年来,产科医生针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新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专家多次讨论,通过征求多方意见,推出《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4],在国际妇产科联盟、WHO、美国、加拿大以及英国等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相关临床经验,就产后出血的处理、防治流程等进行明确,提出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1)预防性使用缩宫素;(2)控制性牵拉脐带或延迟钳夹脐带;(3)预防性按摩子宫。其中预防性使用缩宫素以及按摩子宫使用频率最高。缩宫素能够促进子宫、精曲小管平滑肌以及乳腺肌上皮细胞收缩,促进黄体退化。通过子宫肌体注射,催产素能够促进子宫肌收缩,作用于垂体后叶素,与子宫平滑肌相应受体结合,刺激妊娠子宫节律性收缩,增强子宫收缩强度及频率,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然而药物半衰期较短,仅为4~10min,药效持续时间仅在40min左右,效果不佳;此外,大量研究报道,不同孕产妇对于缩宫素敏感性存在差异,同时药物毒副作用不同,可能影响高血压产妇健康。

米索前列醇为前列腺素E1衍生物,可转化为有效活性米索前列醇,靶器官为子宫,对子宫肌层兴奋作用明显,能够促进子宫收缩频率及幅度,改变子宫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游离钙离子,刺激子宫收缩强度。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宫腔内压力持续增加,5min内即可对子宫产生兴奋作用,并在30min内达到高峰,刺激子宫创面血窦快速闭合,明显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与缩宫素比较,米索前列醇药物的半衰期可达1.5h,因此在妊娠各期,促进子宫收缩中可起到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2例寒战,症状均比较轻,表明药物安全性较高。有研究显示,米索前列醇同时能够促进血管平滑肌,因此对于所宫缩敏感性低的孕妇而言,亦可达到良好效果。米索前列醇给药途径较多,有舌下、口服以及直肠给药,小样本研究通过对不同途径给药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舌下给药起效最快,给药2min内能够在血循环内检出有效成分,而15min内米索前列醇酸达到血药高峰,半衰期为35~40min,效果更加确切,笔者认为药物可经黏膜吸收,影响效果。因此本次研究中,采用直肠给药,避免静脉给药稀释、口服给药等待作用时间长等特点,促进子宫收缩效果理想。本次研究中,两组分娩结局差异性证明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分娩后使用,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可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

产后出血可对产妇产生命安全产程较大威胁,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产后出血具有显著意义:(1)综合评估产妇具体情况,对于产后出血高危产妇,要做好预防措施,重点关注;叮嘱孕产妇排空膀胱内尿液,对于无法自行排出者,给予导尿措施,保证胎头顺利下降。(2)第一产程开始后,需严密观察产妇宫缩情况,若正规宫缩4h无进展,可采用催产素或行人工破膜等,必要时可肌注杜冷丁,保证产妇充分休息;第二产程后,加强产程观察,胎儿娩出后,促进胎盘顺利排出;第三产程,准确测量产后出血量,并适当按摩子宫,检查宫颈、软产道等是否出现阴道血肿、裂伤等,详细检查胎膜、胎盘等,对于疑似胎膜不全、胎盘产妇,可行宫腔探查,若发现胎盘残留则需及时清除,并预防性的给予抗生素药物。(3)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者,胎儿娩出后,除了立即注射缩宫素外,同时可给予常规腹部加压沙袋、预防性按摩子宫,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

总之,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确切,可加速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同时药物安全性高,具有显著推广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米索宫素产程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