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分析

2019-02-13 07:12曾尚霞龙秀英钟晓闵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缺血性神经功能动脉

刘 梅,曾尚霞,龙秀英,钟晓闵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成都 61005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卒中类型[1]。有调查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患者60%~80%,具有很高致死率及致残率,严重增加患者家庭与社会负担[2]。轻型卒中因为症状轻微,非常容易被公众与临床医生忽视,同时我国指南中亦将其列为静脉溶栓的相对禁忌证。然而,轻型卒中患者恰恰属于卒中复发事件高危人群,经过多项研究报道汇总发现,该类患者3个月仍存在致残可能,且亦可复发或临床症状持续进展[3]。了解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对其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探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恶化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中有关诊断标准相符的住院患者;②年龄≥18岁;③具有缺血性卒中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④发病<4.5 h;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排除标准:①疑产生蛛网膜下腔出血;②近3个月存在心肌梗死史、颅外伤史以及卒中史;③近1周内有动脉穿刺部位难以压迫止血;④既往颅内出血;⑤合并颅内肿瘤、动脉瘤或者动静脉畸形;⑥近期接受颅内或椎管内手术治疗;⑦伴随活动性内出血;⑧具有急性出血倾向;⑨已经接受抗凝剂治疗。并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收集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等;入院后首日,抽取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将其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采用循环酶法进行血清Hcy检测;以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血清CRP检测;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ADVIA 2400,德国Siemens公司)进行LDL水平检测。将观察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分为END组与非END组,END判定标准[5]:发病后72 h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产生持续性或者短暂性加重。

1.3 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血清Hcy、CRP、LDL水平;比较END组与非END组血清Hcy、CRP、LDL水平,分析其与END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法。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性别、年龄、BMI及吸烟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血清Hcy、CRP、LDL水平比较观察组血清Hcy、CRP、LDL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Hcy、CRP、LDL水平比较

2.3 END组与非END组血清Hcy、CRP、LDL水平比较END组血清Hcy、CRP、LDL水平高于非END组(P< 0.05)。见表3。

2.4 相关性分析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CRP、LDL水平与END呈正相关性(P< 0.05)。见表4。

表3 END组与非END组血清Hcy、CRP、LDL水平比较

表4 血清Hcy、CRP、LDL水平与END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Hcy是人体之中反应性血管损伤的氨基酸,亦为含硫氨基酸代谢过程中重要中间产物,Hcy分子并不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但其水平升高能够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大量增殖。相关研究指出,对于心血管疾病者而言,其血清Hcy水平能够异常升高,同时认为Hcy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疾病产生独立危险因子[6]。相关报道表明,Hcy能够促使氧自由基大量生成,从而损伤到血管内皮细胞;同时能够促进血小板不断黏附、聚集,使得血管壁沉积大量脂类物质,从而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疾病(比如脑梗死等)发生[7]。亦有报道指出,Hcy表达水平升高属于脑梗死发生与复发事件高危因素[8]。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高晓红等[9]研究结论一致。说明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Hcy水平明显升高变化,其可能参与疾病发生以及进展过程。CRP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来自肝脏部位,正常情况下,身体健康者血清里面CRP以微量形式存在,一旦产生炎症以及组织损伤,CRP水平将会在6~8 h迅速升高,基本和炎症以及组织损伤程度之间呈正比[10]。有研究表明,CRP水平提升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与临床预后不良具有明确关系,主要由于和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紧密联系的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周身性慢性炎症,该类炎症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大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最终增加终末产物形成,导致动脉内皮损伤以及血栓[11]。故人体CRP分泌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估脑梗死病情,其可随病情加剧快速增加。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观点一致,提示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呈现升高趋势,CRP在疾病发生以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主要因为CRP具有促进单核细胞分泌组织因子,导致机体凝血以及纤溶机制失衡,提高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几率,直接参与人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反应与粥样硬化斑块破裂[12]。有研究指出,LDL属于心脑血管病情进展主要独立风险因素,LDL可对高脂血症发生起到诱导作用,提高氧化应激障碍产生时脑动脉血管损伤程度[13]。亦有报道指出,LDL可于白介素6 以及趋化因子激活过程中发挥作用,对人体动脉内皮下间质成分发生纤维化改变产生促进作用,提高血管狭窄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清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LDL水平异常升高变化,与上述研究观点一致,其可能影响疾病发生与病情进一步发展。本文研究显示,END组血清Hcy、CRP、LDL水平显著高于非END组,表明Hcy、CRP、LDL水平升高为END影响因素。经相关性分析可知,Hcy、CRP、LDL水平与END呈正相关性,患者Hcy、CRP、LDL水平升高程度越大,则其END发生风险越大。朱方方等[14]以急性脑梗死为研究病例,结果显示HCY与LDL无显著关系,与本次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因为本次研究样本少,个体差异影响较大,使得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待后续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论证。

综上,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血清Hcy、CRP、LDL水平异常升高变化,且这些指标升高程度越大,出现END风险越高,其检测可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重要指导。

猜你喜欢
缺血性神经功能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