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ALK-1表达与18F-FDG PET/CT显像的肿瘤学特点分析

2019-02-13 07:12周丽娟任德标欧阳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肿瘤学毛刺靶向

周丽娟,任德标,禹 乐,欧阳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 a.医学影像科,b.病理科,福建 漳州 363000)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表现出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趋势[1~3],而寻找有效的诊疗技术向来是乳腺癌研究的重要方向。在分子医学取得了显著进展的情况下,基因靶向药物逐渐进入临床,而乳腺癌的治疗也随之进入了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新时代。目前临床中有一部分的乳腺患者ALK-1表达阳性[4],并且阻断ALK-1受体时,肿瘤的血管再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并认为ALK-1可能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靶标。因此,筛选出ALK-1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并给予靶向阻断,可能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但关于肿瘤学特点对ALK-1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病灶是否具有指导意义鲜有相关文献。本研究比较乳腺癌ALK-1表达与18F-FDG PET/CT显像的肿瘤学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6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02例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学确诊,且病理标本均行ALK-1检测。年龄27~77岁[(44.8±10.4)岁]。其中ALK-1阳性62例,ALK-1阴性140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病理活检前、后及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采集的图像由2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进行判断,对肿瘤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周围征象及全身情况进行精确判断,并测量肿瘤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然后根据不同的18F-FDG PET/CT肿瘤学特点,对患者进行分组,包括肿块大小、肿块形态、肿块边缘、肿块内部密度、钙化、淋巴结或远端转移和SUVmax,比较不同组别乳腺癌患者ALK-1表达阳性率。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LK-1阳性组与ALK-1阴性组比较,肿块大小、肿块边缘有无毛刺、淋巴结有无转移、SUVmax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肿瘤形态、肿块内部密度和有无钙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ALK-1阳性组与阴性组乳腺癌18F-FDG PET/CT显像的肿瘤学特点比较 (n)

3 讨论

近年来,乳腺癌的防治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诊疗仍然是困扰临床工作者的难题。随着分子医学的进展,乳腺癌诊疗也进入了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时代[5]。筛查乳腺癌相关分子并进行靶向治疗能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ALK-1是TGF-β1家族蛋白中的Ⅰ型受体,这个分子的表达或者其它结构变化容易导致细胞的生物学活动发生异常,促进肿瘤发生发展[6]。王海茹等[7]在动物研究的某些关键环节里,应用基因打靶技术将小鼠的ALK-1基因灭活后,ALK-1纯合子的小鼠胚胎表现为严重的血管异常,并在中孕期死亡。Cunha等[8]在老鼠体内的实验研究表明,如果其体内的ALK-1受体作用被抑制,肿瘤细胞则可以明显增长放缓。冯九庚等[9]的结果显示,人脑胶质瘤细胞中存在ALK-1的异常表达,且ALK-1的高表达与病理级别正相关,提示ALK-1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胶质瘤细胞的恶变过程。这些实验结果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ALK-1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阻断ALK-1表达可能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而目前临床上也发现了ALK-1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阻断该分子的相关作用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靶点。

PET/CT显像作为应用型功能和代谢性影像学,不仅能够早期发现肿瘤的原发病灶,而且能够发现肿瘤的远处转移灶,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准确描述代谢异常及病变[10~12]。但关于乳腺癌患者的PET/CT参数特点对ALK-1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病灶是否具有指导意义鲜有研究报道。

本研究20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不同PET/CT特点进行分组,以分析18F-FDG PET/CT显像的肿瘤学特点对乳腺癌ALK-1表达阳性的预测价值。其中ALK-1表达阳性62例,ALK-1表达阴性140例,结果显示:乳腺癌病灶肿块大小≥2 cm、肿块边缘有毛刺、有淋巴结或远端转移及SUVmax ≥3.5的患者,其ALK-1表达阳性率高于肿块大小<2 cm、肿块边缘无毛刺、无淋巴结或远端转移及SUVmax <3.5的患者,提示肿块越大、肿块边缘有毛刺、有淋巴结或远端转移、较高SUVmax的乳腺癌患者其ALK-1的表达水平较高。而ALK-1的表达状况在肿块形态、密度和钙化方面无显著差异,提示它们可能与ALK-1的表达水平无直接关系。因本研究中的涉及样本量偏小,且为回顾性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验证。该研究分析ALK-1表达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各项PET/CT肿瘤学特点,为临床确定ALK-1阳性率高的目标人群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可能对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肿瘤学毛刺靶向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阀芯去毛刺工艺研究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靶向治疗 精准施治 为“危改”开“良方”
可抑制毛刺的钻头结构
肿瘤学
肿瘤学
肿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