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妇女饮食运动与腰椎、股骨骨密度现状相关性调查分析

2019-02-13 07:12熊盛池杨成会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西昌市户外活动骨质疏松症

干 异,熊盛池,杨成会

(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四川 西昌 61500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中老年人是骨质疏松高发人群,其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其中以绝经期后女性发病率最高。近年来,我国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女性由于其特殊生理原因和行为因素,骨量减少和出现骨质疏松的时间明显早于男性。在影响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诸多原因中,饮食和运动等行为影响因素亦有较大比重,不同地区报道亦有同。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城乡妇女的调查,分析骨密度现状与饮食、运动的相关性,为西昌地区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临床干预提供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对西昌本地城乡376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骨密度测定。实际分析376人。纳入标准:①在凉山州西昌市城乡范围居住达到5年及以上的妇女;②6个月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及激素替代(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治疗。排除标准:①重大器质性疾病住院者;②生活不能自理者;③不能合作者。

1.2 研究方法

1.2.1骨密度测定 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研究对象进行腰椎骨密度检查,取T值。全体测量由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课题组成员完成。

1.2.2问卷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受试者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饮食习惯调查饮食钙的摄入情况,包括:大米、白土司面包、黄豆、瘦猪肉、牛肉、牛奶、全脂奶粉、脱脂奶粉、鸡蛋黄、豆腐、绿叶蔬菜、辣椒、花椒、咸食品。以每100克食物营养素提供热卡值,换算出相同热量下所需食物的质量。运动调查包括:过去一个月,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暴露部位(脸、双手、手臂、腿),户外活动,是否采取防晒措施、平均每天行走时间、平均每天剧烈活动到出汗和呼吸深大的时间、运动类型(跳舞、跑步、太极拳、广播操)。

1.2.3诊断标准参照 2006 年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分册》[1]:T 值≥ -1.0 为骨量正常,-2.5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选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对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本研究共调查376例,年龄32~97岁[(61.70土14.75)岁],其中城市居民192例,年龄(61.57土14.74)岁;农村居民184例,年龄(61.83土14.81)岁,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绝经后妇女267例,平均绝经年龄48.32岁。不同年龄组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

2.2 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西昌市城乡女性食物钙牛奶、食物钙豆腐、食物钙绿色蔬菜、平均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平均每日行走时间为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喜食辣椒、喜食咸食品、采取防晒措施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牛奶、食物钙蔬菜、辣椒的食物钙与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根据本文结果,西昌市妇女的绝经年龄越大,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就越会降低,而绝经妇女的年龄越小,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就越高,这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3.1 骨质疏松与食物钙摄入及饮食习惯的关系根据食物钙摄入及饮食习惯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西昌城乡妇女增加饮食钙牛奶、豆腐和绿色蔬菜的摄入量,可以减少骨质疏松发生风险。这与和国内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调查结果显示,饮食钙:大米、牛肉、奶粉等调查指标对西昌市妇女骨质疏松无明显影响,可能与西昌市本地居民高淀粉、多碳水化合物饮食习惯、烧烤、煎、炸等饮食行为有关,也不除外样本量少导致阴性结果,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证明。

结果显示,喜食辣椒和喜食咸食品饮食习惯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西昌本地居民喜欢食用口味偏重、腌制、熏烤、腊制等食品有关,关于摄入食盐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国内外均有相关报道,Woo的报道,总髋关节和腰椎骨密度和尿钠、女性呈负相关,认为摄入氯化钠是骨质疏松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2]。增加饮食中食盐的摄入量之后,可促进尿钙的排泄,导致人体钙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在杨俊贤等报道中[3],高钠状态会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影响其功能;高钠会降低大鼠骨密度和骨强度,增加骨折发生率;在临床上,高盐饮食会直接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无论更年期妇女的骨密度基线如何,高钠摄入都会增加骨折的危险;但高钠对骨骼的作用研究文献不充足,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仍有待进一步研究[4]。进一步开展氯化钠和骨健康关系的研究,对于明确营养物质对骨代谢影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日常生活中对于骨质疏松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骨质疏松与运动的关系根据本文研究结果,西昌市妇女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特别是行走时间可以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据国内报道:骨质疏松患者长期坚持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0.5~1 h的有氧锻炼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增加患者的骨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有积极的作用[5]。中老年女性易发生骨质疏松的原因还在于随着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特别是血清雌二醇的减少,有研究结果证明适量的运动能增加机体性激素分泌,内分泌的改变对于骨质的形成也有相关性[6,7]。运动能刺激性激素的分泌,使雌二醇与睾酮的分泌增多,由此可提高骨基质的总量,并保留了骨盐的沉积,骨骺的融合,帮助钙质吸收,降低骨量丢失。运动还能增加骨皮质的血流量,让骨溶解得到有效抑制,由于成骨细胞的活性提高,从而提高骨形成[8]。对于健康人群长期低强度、长时间有氧的锻炼方式也可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适当强度的有氧运动作为骨质疏松的一种康复干预手段,因其能改善骨生物力学及有效减少骨量继续流失的特点,准确适度的有氧运动处方可作为一种相对经济、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9]。

3.3 骨质疏松与日光照射的关系相较于其他调查指标,更多户外活动时间与本地区女性骨质疏松发生呈相关性的原因也在于,光照射能够刺激机体维生素D3合成,促进人体对于膳食摄入钙质的吸收。人体内源性维生素D约90%在表皮内合成,其余10%从食物中摄取。在阳光紫外线(波长290~315 nm)的作用下,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非酶光解反应转化为维生素D,后者经非酶热异构转化为维生素D,然后由皮肤进入血循环[10,11]。凉山州地处高海拔地区,全年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凉山州峰值日照时数为4.54小时/天,为维生素D合成和吸收提供了天然的环境优势。因此户外活动和适当的日照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过程中可产生有效的天然作用。

在本次调查中不涂抹防晒霜与本地区女性骨质疏松发生呈相关性。在上海地区对健康成年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报道中,在中国上海健康成年人群中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状况,女性维生素D的缺乏远远高于男性,维生素D缺乏现状不容忽视.其原因除了与气候条件、空气污染及穿衣、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户外活动有关外,防紫外线用品的使用增加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在城市地区[12]。本研究结果中也显示,减少防晒霜的使用,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通过对凉山州西昌市30~85岁妇女饮食运动与腰椎、股骨骨密度现状相关性调查,可以看出骨质疏松症是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排除遗传性因素、增龄因素外,饮食习惯、饮食摄入情况、运动习惯等因素对于女性骨密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绝经期前女性,以预防骨质疏松发生为主,应在中、青年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加强营养,合理增进食物中饮食钙的摄入,如牛奶、豆腐、绿色蔬菜等钙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摄入量;增加户外运动,保证每天适当的日晒时间,不要过度减肥节食,减少防晒霜及含有防晒效果化妆品的使用等方式,来减少未来发生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

对于绝经期后女性,在预防预防骨质疏松基础上,均衡营养、保证适当日晒外,加强肢体的适当运动,包括负重性运动,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此同时还应该定期检查骨密度、合理补充维生素D、钙剂。必要时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配合雌激素治疗或类雌激素制品治疗以增加钙质的吸收。

综上所述,西昌市地区城乡女性骨质疏松症与其生活方式是有一定相关性的,增加高钙含量的食物摄入,增加户外活动,减少防晒霜的使用,保证充足的日照时长有助于本地区城乡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

猜你喜欢
西昌市户外活动骨质疏松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浅谈大班幼儿户外活动组织现状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四川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西昌市棚中棚早春黄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西昌市城镇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