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化89锶联合局部放疗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疗效探讨

2019-02-13 07:12陈秋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靶区多发性局部

刘 江,陈秋红,邓 娟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 德阳 641000)

骨骼是恶性肿瘤转移高发部位,调查显示,约50%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骨转移癌,且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患者最为多见[1,2]。疼痛是骨转移癌重要症状,早期疼痛程度较轻且为间歇性,随着肿瘤的发展,疼痛加重,且呈持续性,多数患者难以忍受,需予以有效治疗,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二氯化89锶(89SrCl2)是β放射剂,其化学性质与钙相近,为亲骨剂,是转移癌性骨痛重要治疗剂[3]。此外,化疗也是骨转移癌重要治疗方法。本次研究探讨89SrCl2联合局部放疗对多发性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9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进行89SrCl2联合局部放疗的82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联合组),将2010年9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单纯89SrCl2治疗的50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作为对照(单纯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SPECT骨显像,显示有≥2个放射浓聚影病灶的多发性骨转移,伴有骨疼痛,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3.5×109/L,血小板计数≥80×109/L,无心、肝和肾功能不全,无脊椎转移造成脊髓压迫。联合组男46例,女36例,年龄34~71岁[(52.31±7.04)岁],癌症类型:肺癌15例,乳腺癌27例,前列腺癌26例,结直肠癌14例。单纯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6~73岁[(53.44±7.87)岁],癌症类型:肺癌9例,乳腺癌18例,前列腺癌16例,结直肠癌7例。

1.2 方法单纯组采用89SrCl2治疗:静脉注射89SrCl2注射液(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剂量为1.48 MBq/kg。联合组在单纯组治疗基础上进行局部放疗,患者取俯卧位或者仰卧位,用热塑胶模具[4]将患者固定在放疗专用一体板上。将患者有明显疼痛并且图像浓聚的部位的体表投影做为放疗靶区的中心,并将投影在热塑胶模具上给予标记;然后在SPECT/CT先行X射线CT定位扫描,将在CT图像上导入放疗计划系统(TPS)进行病灶勾画,并做好局部放疗计划;给予该靶区30 gY/3 gY/10F,即每天1次周一到周五放疗,周末暂停,两周结束。放疗前在模拟定位机(核动力II-B)下对患者的放疗靶区进行较位以确保放疗前靶区的准确性,完成后即可采用德国进口SIEMENS PRIUMS M 5176 直线加速器对该靶区进行放疗,放疗:DT30 gY/3 gY/10F。

1.3 疗效评价①骨转移病灶疗效评价[5]:I级表示骨转移病灶完全消除或减少;II级表示骨转移病灶数目减少>25%;III级表示骨转移病灶数目减少<25%或病灶无变化或有新病灶生成。②骨痛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分数为0~10分,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③生存质量评估[6]: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生活质量提高:治疗后KPS-治疗前KPS≥10分;生活质量稳定:治疗前后KPS分数变化<10分;生活质量降低:治疗前KPS-治疗后KPS≥10分。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满足正态性且两组间方差齐,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等级资料比较采用Z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骨转移病灶疗效比较联合组骨转移病灶疗效优于单纯组(Z=7.583,P< 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转移病灶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骨转移病灶数量比较治疗后,两组骨转移病灶数量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且联合组转移病灶数量较单纯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骨转移病灶数量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等级比较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轻,且联合组疼痛程度较单纯组轻(Z=8.440,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等级比较 (n)

2.4 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比较联合组治疗后生存质量高于单纯组(Z=7.987,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比较 (n)

2.5 不良反应两组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仅有少数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降低及一过性疼痛加重,均于后期恢复或自行缓解,局部放疗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后会有局部疼痛感,原因与骨膜受到肿瘤生长压力和肿瘤直接浸染累及骨膜有关[7,8],且随着骨转移瘤的生长,疼痛加剧而难以忍受,需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疗。尽管麻醉止痛药物对疼痛具有抑制效果,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多,并且容易使患者依赖成瘾,故而并不推荐使用。

89SrCl2是骨转移癌治疗重要药剂,可发射一种β放射剂,能量为1.46 eV,射程短,范围存在局限性,且具有亲骨性,能够有效杀死骨转移病灶,对内脏软组织辐射影响较小[9]。在其静脉注射到体内后,可迅速聚集在活性骨生成部位,尤其是骨转移病灶,其积累量远高出正常骨组织,能够减少对正常骨组织的辐射影响[10,11],同时杀灭或减小骨转移病灶,且能够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缓解骨质溶解,使骨质获得修复,骨内膜与骨外膜压力减轻,进而使局部疼痛减轻[12,13]。并且,89SrCl2在骨转移病灶内半衰期可达到50 d,长久发挥药效,维持治疗效果。陈刚等[14]研究显示,89SrCl2可有效缓解转移性骨肿瘤患者骨痛,改善其生活质量,且无明显相关血液学毒性反应。本次结果中,单纯组治疗后骨转移病灶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疼痛明显减轻,表明89SrCl2对多发性骨转移癌有一定治疗效果。

除药物治疗外,放疗在癌症治疗中亦有重要作用。对于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一般采用局部放疗,以抑制骨转移癌生长。另外,局部放疗电离辐射作用能够改变神经末梢去极化速率,继而影响疼痛传导,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且通常不会对患者全身造成不良影响[15,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骨转移病灶疗效优于单纯组(P< 0.05),转移病灶数量较单纯组少(P< 0.05),疼痛程度较单纯组轻(P< 0.05),提示89SrCl2联合局部放疗可提高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治疗效果,更能减少骨转移病灶数量和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显示联合组治疗后生存质量高于单纯组(P< 0.05),提示89SrCl2联合局部放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少数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一过性疼痛加重,均为89SrCl2常见不良反应,且程度为轻中度,在后期中可恢复正常,对患者无明显影响,而局部放疗对患者亦无明显影响,表明89SrCl2联合局部放疗不会明显增加患者不适。

综上所述,89SrCl2联合局部放疗对多发性骨转移癌治疗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佳。

猜你喜欢
靶区多发性局部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超精密车削出现局部振纹的诊断及消除
文山都龙多金属矿床铜曼采场找矿靶区的确定方法
局部遮光器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