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理论视角下的双语“金课”建设研究

2019-02-14 06:11章怡
时代人物 2019年17期
关键词:金课双语身体

章怡

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 号)和《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2018〕8 号),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随即,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出台了工作方案,提出了给大学生“增负”、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指导意见,各高校相继出台了落实相关指导意见的具体措施。

回顧十多年前教育部提出的双语课程及建设等内容,师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教材和教学方式上有别于传统课程,注重课程实践环节的开展,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与行业密切接触等特点,双语教学对于师生综合素质、教学要求等方面与传统课程相比都有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越来越紧密。通过双语教学,使当今大学生尤其是经管类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第二语言尤其是英语进行文献检索、利用世界范围内最新、最先进的科技文献资料,及时了解和吸收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以及最新的实验方法、技术手段等。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双语教学体现出教育部“金课”标准。

1.文献综述

对于双语教学的研究,从文献数据库查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双语教学的研究:双语教学概念及理论研究,较早对双语教学概念的

探究出现在21世纪初,很多学者的文章提到了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和理解[1][2](卢丹怀2001、孙尔英2002);双语教学模式,关于这一主题的论文数量

较多,主要的双语教学模式可以分为浸入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3](田洪2019);双语教学质量监控或评价模式,学者主要是在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升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以及通过对用TOEFL 和The 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来检测他们所受的国际教育和跨文化交流的效果[4](艾蔚、王灵芝等2015);学生外语水平与双语教学关系研究方面,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初始英语水平对学科的掌握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两种语言刺激了思维,促进了双语者的认知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双语教学能够使不同文化协同发展[5][6][7](俞理明、韩建侠2011,曹琰、郜丽炜等2013,Huseyin&Mukaddes2013)。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将具身理论运用到经管类课程双语“金课”建设研究的文章较少。本文拟通过对具身理论定义的解读,了解其基本含义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并试图通过该理论打造双语“金课”交互式教学模式。

2.具身理论的有效解读

具身认知观认为,身体的构造、神经的结构、感官与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和环境决定了人的认知方式和思维风格,即人的行为塑造了人的灵魂。具身认知强调“具身性”与“情境化”,它认为“人的身体在认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行为活动方式而形成”。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强调身体既是认知的来源,也影响着认知过程。具身认知针对离身认知的缺陷,提出人类认知过程建立在身体及身体与情境互动的基础上。系列研究已证实,身体与认知过程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面部肌肉状态能够影响被试对中性图片的情感认知,身体对重量的体验能够影响被试对事物重要性的判断等。并且,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也支持了认知的具身特征,为认知的具身性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证据。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观与生成认知关于行动和认知不可分割的理念具有内涵上的一致性。孔子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荀子则认为“先行后知”,王阳明总结了知行合一的理念,提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些知行合一观点强调都是认识过程与行动的紧密联系,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具身”特征。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曾说过“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开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身体对认知的作用,认知是通过身体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

3.具身理论在双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发现具身理论在经管类双语教学的运用上提及较少,因此本文从横向交互和纵向交互两个方面去搭建旅游管理双语教学体系。横向交互是以英文原版教材为基础探寻符合地方高校的交互式教学方法。纵向交互为在双语专业基础课之上再开设双语专业选修课程,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纵向交互模式。

师生交互。该模块主要的含义表现在课堂上教学,教师作为整堂课的总导演和设计者,负责整个课堂内容和节奏的把握,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而不是一言堂。在课堂的形式上可以突破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固定教材的约束和限制,开设开放式课堂、慕课或网络式课堂,从而通过身体的感知以及环境的影响。

生生交互。该模块主要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练习中可以贯穿这一理念,如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课堂练习或专题演讲,最后同学们互评。或者课前留有预习题目或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

网络交互。该模块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因为互联网的普及以及5G技术的推广,更多的学术资源可以共享,更多的数字资料以及企业网站可以浏览和学习,这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的不断延伸和充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目前的中外文教材的对比中笔者发现,国外教材更加注重网络资源尤其是行业网络资源的有效运用,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互联网发源国有着很大的关系。

行业交互。具身认知理论尤其强调身体以及环境对认知的作用,在学生学习期间,为更好地消化和吸收专业知识,需要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加以练习。因此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不仅要在“坐中学”,更要在“做中学”,通过学习和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调研发现很多高校建立了旅游虚拟实验室,这种模式即通过高科技手段对环境的模拟和再现,强调了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旅游虚拟仿真特色教学平台均依托校企合作、产学研协作共同开发而成,借助软件企业或技术、或业务、或人才等优势,让学生能够系统、全面、深入地参与旅游酒店多部门、多岗位的仿真演练,增强实战经验,最大化地发挥教学环境和实践对于双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卢丹怀.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55-59.

[2]孙尔英.双语教学探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4):51-53.

[3]田洪.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SWOT分析及实施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3):141-142.

[4]艾蔚,王灵芝,徐吟川.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学生需求调研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168-169.

[5]俞理明,韩建侠.初始英语水平对全英语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国外语,2011,8(03):74-81.

[6]曹琰,欧阳永基,魏强,王清贤.基于混合输入的环境交互问题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11):3353-3357.

[7]Gül?en Husse?n,Mukaddes Sakall? Demirok,HüseyinUzunboylu,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English language[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Volume 1, Issue 1, 2009, Pages 431-433.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编号:2018SJA1526),盐城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编号2018YCTUJGY041)。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旅游系)

猜你喜欢
金课双语身体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刍议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