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关注”,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2019-02-14 06:11何荣
时代人物 2019年17期
关键词:识字方法关注

何荣

部编语文教材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和清晰的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语文要素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教学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将围绕如何“关注习得,落实语文要素”这一主题,从关注内容的习得、关注方法的习得、关注习惯的习得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关注内容的习得

(一)文本解读:转换角色,从学生立场解读文本

“教什么”是老师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教师解读文本最好经历“教师——学生”的角色转换,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估计他们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教师能发现文本的独特性,能理解文本的内在联系,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葡萄沟》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开篇介绍那里出产很多水果,点出“人们最喜爱葡萄”,接着重点介绍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最后一节只有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概括全文,抒发了作者对葡萄的赞美之情。

教学第一段“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时,学生先朗读第一节,感受到葡萄沟出产的水果很多,质疑“葡萄沟为什么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呢?”后自主探究,抓住“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这句体会——原来,人们“最”喜爱葡萄呀!我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聚焦“最喜爱”一词,并相机简介葡萄沟特殊的地理位置,了解那里为什么生产的葡萄最好、最多,理解“葡萄沟”就水到渠成了。

我相机介绍:小朋友,葡萄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由于光照时间长,这里的水果长得非常好,尤其是葡萄,特别甜,是全世界产量最多、名气最大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就叫——“葡萄沟”。学生初步感受到课文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所表达的对葡萄沟的喜爱和赞美。

学生能够读得懂的,老师不教;学生自学能学得会的,老师也不教。只在学生迷茫、不解时,教师先“引”再“扶”,最后还是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自主解决疑问。

(二)课后习题:将课后习题转化为有效地课堂教学实践

课后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1]在教学时,教师应深刻解读课后练习的编排意图,合理利用课后练习确定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葡萄沟》课后习题第二题“你喜欢葡萄沟吗?说说理由。”本课教学内容集中在第二自然段,因此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喜欢葡萄沟的葡萄吗?说说理由。下节课再让学生说一说“除了葡萄,你还喜欢葡萄沟的什么?说说理由。”学生就会自然地将目光再转向葡萄干和老乡,这样课后习题第二题的题目就在两课时里分流了。

再如课后练习“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通过朗读感悟“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让学生将目光聚焦文本的表达方式用“有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把葡萄长得好写得很具体,再将课后练习三的题目巧妙植入课堂,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进行言语实践。

学生有的从花的颜色来说的“姹紫嫣红,美丽极了”“色彩缤纷,非常好看”“五颜六色,好看极了”还有的从花的味道“芳香扑鼻,让人陶醉”或姿态“千姿百态,美丽极了”。说到课外活动时,学生已习得这种言语表达形式,如“孩子们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打篮球、踢足球、做游戏,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三)课文提示:关注文中的泡泡语,突破教學难点。

“五光十色”一词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文中的泡泡语提示,为学生提供了理解提供了有效途径。

生:我从“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看出葡萄的多和好。

师:颜色可真多啊!说明葡萄的品种也——多。

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五光十色的意思是——颜色多。表示颜色多的词语还有很多呢?你还知道哪些?

生:五彩缤纷、色色俱全、色彩斑斓……

师:猜一猜“五光十色”的葡萄是什么样子呢?(出示”五光十色”的葡萄图)这就是五光十色”的葡萄。不仅颜色好,还有光泽呢!来读一读这“五光十色”的葡萄吧!

五光十色的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五光十色葡萄图片,唤醒词语积累:五颜六色、色色俱全。

(四)教学参考用书:围绕语文要素,让语文素养落地生根。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因此在备课时,要树立单元统整意识,吃准单元目标,在整个单元的课文教学中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二、关注方法的习得

语文课堂,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语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包括读书方法、识字方法、概括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一)读书方法

温淑敏教授在培训时强调:授之以渔,要教给读书方法。教学伊始,我们让学生分节朗读课文,一方面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对文本的脉络进行梳理,培养学生初步建构结构意识,紧接着进行段落的概括,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教学第一、二自然段,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读文本,领悟文本内容,体会文本的意识形态。

(二)识字方法

重视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利”、“梨”的读音,回忆形声字的特点,自主探究,发现“枝、钉、城、味”的读音。多音字的教学除了落实课后练习,还联系了语文学习园地(六)中多音字的学习方法:可以根据词语的意思判断多音字的读音。

(三)概括方法

让学生分节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尝试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意思,一方面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对文本的脉络进行梳理,培养学生初步建构结构意识,紧接着进行段落的概括,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用一句话夸夸葡萄沟。你喜欢葡萄沟的葡萄吗?说说理由。”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的中心句,获得对文本整体感知。

(四)词语理解方法

课标指出,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这里设计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启发学生自主探究“那人们最喜爱的葡萄究竟什么样子呢?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你喜欢葡萄沟的葡萄吗?说说理由。”学生读了文中句子“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感受到葡萄沟的葡萄“多”“好”,我进一步启发学生“从哪里看出葡萄沟的葡萄多和好呢?”学生抓住“茂密”“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语畅谈感受,再次朗读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再如教学“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理解“一大串”;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的含义。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山坡”“梯田”“凉棚”的含义;通过动作演示、动手实践等方法,了解“搭起”等词的含义,将认识汉字、理解词语含义、朗读指导有机融合在一起。

三、关注习惯的习得

在本課的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习惯、写字习惯、读书习惯、语言积累习惯。只有习惯了,才能成自然。当学生将习惯内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去进行语言文字运用实践,从而真正地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部编教材的到来,与学生核心素养的颁行,让我们站在了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起点上。[2]以文本为依托,以课后练习为抓手,心中有方向,眼中有学生,从习得中,才能不断落实语文要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荔.教材资源莫忽视——例谈部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有效使用[J].小学教学研究, 2017(10):18.

[2] 宋运来.语文核心素养的操作性表达——从“苍蝇与蚊子”一课教学谈起[J].小学语文教与学,2019(1):45.

(作者单位: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识字方法关注
浅探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兴趣激发,让学生乐识字会识字
实现农村小学趣味识字的方法初探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谈方法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快乐识字,技巧相随
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