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运六气时间节律论营卫、阴阳与睡眠

2019-02-15 07:25聂金娜胡亚男王利锋高春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五运六气卫气灵枢

聂金娜,胡亚男,王利锋,刘 派,高春妹,苏 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 130117)

《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理论是五运六气理论形成的基础,“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体生命活动节律受四时阴阳、昼夜五运六气时间节律变化的影响,这为从五运六气周期变化的时间节律角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节律提供了理论基础。五运六气理论作为中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以及天时气候变化对人体影响的一门科学,含有丰富的时间医学内容,具有周期性的时间变化规律。《黄帝内经》基于五运六气时间节律,对睡眠的生理机制、睡眠异常的病机、睡眠的养生调理及失眠的治则治法等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通过系统调理营卫、阴阳与睡眠的关系,认为营卫运行协调、卫气昼夜调节的运行节律是产生睡眠的生理基础,营卫失调、卫气运行节律失常是睡眠异常的重要病机,确立了法于阴阳,调和营卫的睡眠养生原则及调和营卫阴阳的失眠治疗原则,充分体现了五运六气时间节律对人体睡眠及失眠的重要影响。

1 营卫循行是产生睡眠的生理基础

1.1 营卫运行协调 《黄帝内经》的《灵枢·邪客》曰:“天有昼夜,人有卧起……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说明睡眠是人体生命活动顺应自然界昼夜阴阳盛衰变化产生的重要生理现象。《黄帝内经》也指出睡眠产生的生理基础与营卫二气的循行有密切关系。《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说明人体营卫二气的协调运行产生了正常的睡眠,通过卫气与营气的协调配合,共同主导平人白昼醒而作、黑夜睡而眠的正常作息规律,即说明睡眠是“营卫协调”作用的结果。

1.2 卫气昼夜调节的运行节律 卫气昼夜调节的运行节律,使得人体的卫气在夜晚运行于阴分,故阴气盛而产生睡眠;白昼运行于阳分,故阳气盛而人体处于清醒状态。如《灵枢·口问》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大惑论》云:“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灵枢·卫气行》曰:“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

可见,《黄帝内经》基于五运六气昼夜时间节律认为人之寤寐,与营卫协调运行密切相关,特别是与卫气的昼夜调节运行节律关系更为密切,即卫气能否随着昼夜阴阳盛衰的变化节律正常出入于人体的阴分与阳分,是产生正常睡眠的前提和基础。由此可知,营卫运行协调,尤其是卫气昼夜调节的运行节律是产生睡眠的生理基础。现代文献[1]根据《黄帝内经》的睡眠理论也提出了 “阳入阴则寐,阳出阴则寤”的观点。

2 营卫失调、卫气运行节律失常是睡眠异常重要病机

2.1 营卫失调引发睡眠异常 《黄帝内经》提出了营卫循行的睡眠理论,即《灵枢·营卫生会》:“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根据营卫循行的睡眠理论,《灵枢·营卫生会》又曰:“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指出营气衰少则卫气内伐,即营卫运行失调可以引起睡眠异常而出现白天精力不充沛,夜晚不能寐,或睡眠障碍等。师建梅等[2]提出营卫循行有度是形成良好睡眠的基础,所以对于失眠的患者,不仅可通过服药调治营卫,更重要的是应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即昼加强体育锻炼,振奋阳气,使卫气的出阳入阴形成良好的昼夜循行规律,从而使“昼精而夜瞑”。

2.2 卫气运行节律失常引发睡眠异常 《灵枢·大惑论》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灵枢·口问》曰:“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灵枢·邪客》曰:“……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说明卫气运行失常,只行于阳分,导致人体阳气偏盛,卫气不能正常入阴,则人体阴气偏虚,阴阳不能正常相交接引发睡眠异常而导致失眠。

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基于五运六气的昼夜时间节律认为营卫失调,卫气运行节律失常是引发睡眠异常的重要病机,特别是卫气的昼夜运行节律失常与失眠密切相关。欧阳波等[3]据此也认为,营卫气血是否充盈、运行是否顺畅是决定睡眠状况好坏的重要因素,提示在临床治疗中益气养血、舒通经络是改善睡眠的重要途径。孙建伟等[4]指出营卫协调,气血充和是人正常作息的关键。

3 效法自然、调和营卫是睡眠养生调理的基本原则

《黄帝内经》认为,睡眠产生的生理基础及睡眠异常的病机反映了五运六气时间节律对人体生命活动节律有重要影响,人体营卫阴阳四季昼夜运行的节律与失眠病证的形成密切相关。《黄帝内经》从阴阳营卫角度重视睡眠的养生调理。

3.1 效法自然 效法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调节人体阴阳,以指导睡眠养生调理。具体方法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夜卧早起,……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早卧早起,……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即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节律,春天作息应当晚睡早起,夏天作息应当晚睡早起,秋天作息应当早睡早起,冬天作息应当早睡晚起,以指导四时睡眠养生调理。说明常人应该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盛衰的不同,进行正常起居,调理睡眠,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以预防失眠的发生。

3.2 调和营卫 《灵枢·营卫生会》曰:“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说明正常人体营卫运行的路线是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运行于脉外。所以,营卫运行协调是产生正常睡眠的生理基础,调和人体营卫气血的运行规律,尤其是调节卫气,使之能够随着昼夜时间节律按时出表入里,是临床指导睡眠养生调理的重要原则。通过调和营卫,使得人体的卫气在夜间运行于阴分,阴气盛以滋养五脏,使五脏功能正常,从而产生睡眠。具体方法就是在一日中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不要违背营卫二气的运行及会合规律。如《灵枢·营卫生会》曰:“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指出半夜子时是人体营卫二气会合的时间,所以这个时候人们要入睡,卫气才能入里而行于阴分,与营气进行正常的会合,以滋养脏腑之气,使脏腑功能正常,从而产生正常的睡眠。

4 调和营卫、阴阳是治疗失眠的重要原则

4.1 调和营卫治失眠 《黄帝内经》对失眠的描述,多称之为“不得卧”“目不瞑”“卧不安”等。《灵枢·营卫生会》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指出营卫失调,运行之道不通,则营卫阴阳不能相交,故不寐或寐而不安。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营卫理论指导下提出了运用调和营卫法治失眠,如张仲景尊《黄帝内经》调和营卫治失眠之旨,在《金匮要略》中创制了桂枝龙骨牡蛎汤治失眠;张士金[5]基于《黄帝内经》治疗失眠原则的基础上,认为由于老年人不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营卫虚衰,运行失常,因此,调和营卫,使营卫之气充足,运行正常对治疗老年人不寐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4.2 调和阴阳治失眠 《黄帝内经》睡眠理论的确立,离不开营卫、阴阳,其在调和阴阳原则的指导下,首次提出了以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灵枢·邪客》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者也”。临床刘渊[6]认为,失眠的基本病机为“卫气出入失常,阴阳失交”。刘正森[7]从调节阴阳入手,制定了以石菖蒲、远志、酸枣仁、茯神、法半夏、白术、夜交藤、合欢花为基础方治疗失眠,总有效率达94.10%。

5 小结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基于五运六气时间节律,详细论述了睡眠与人体营卫、阴阳的关系,认为营卫运行协调、卫气昼夜调节的运行节律是产生睡眠的生理基础,营卫失调、卫气运行节律失常是睡眠异常的重要病机,根据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节律,确立了法于阴阳,调和营卫的睡眠养生原则及调和营卫阴阳的失眠治疗原则,反映了五运六气时间节律对睡眠节律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对临床建立系统完整的中医睡眠理论体系,开展睡眠养生调理及发挥中医治疗失眠的优势与特色有重要指导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睡眠异常引发失眠的人群呈上升趋势,因此,基于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维,在总结《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时间节律与睡眠节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五运六气时间节律对睡眠生理、病理节律的影响,探讨总结睡眠异常引发失眠的临床防治,对运用五运六气周期变化节律指导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猜你喜欢
五运六气卫气灵枢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论“卫出三焦”与脏腑的关系※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百乐眠治疗“丙申之岁三之气”失眠的体会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十)——词义解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