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连续随访强化教育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2019-02-16 14:49董海静宋曼莉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卒中抑郁影响

董海静 宋曼莉

【关键词】电话连续随访;强化教育;卒中;抑郁;影响

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管突发破裂或者由于血管堵寨引起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脑组织受损的一类疾病,呈现起病骤、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征。脑卒中会带来一系列的合并症,其中抑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为焦虑、紧张、悲观等不良情绪,从而妨碍疾病的正常恢复。调查显示,脑卒中病人中有40%~70%会出现抑郁症状,导致疾病复发,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人身健康。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干预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我院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开展了电话连续随访强化教育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47~75岁、平均年龄(59.7±10.3)岁,病程11~49d、平均病程(25.1±6.2)d,疾病类型:缺血性脑卒中28例、出血性脑卒中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45~77岁、平均年龄(58.9±10.1)岁,病程12~47d、平均病程(25.6±6.8)d,疾病类型:缺血性脑卒中30例、出血性脑卒中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两组患者的—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1.2纳入标准: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满足以下条件:(1)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MRI等影像学临床检查确诊;(3)所有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以下几种情况:(1)存在认知功能、语言障碍者;(2)存在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者;(3)难以配合完成随访者。

1.2研究方法所有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均建立患者信息档案,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病程、临床诊断、用药情况、临床症状及联系方式等,同时对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包括宣教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知识、健康饮食教育、合理用药指导、恢复锻炼指导等,确保病人或家属现场理解并掌握,促进病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开展常规的电话随访,分别于次月和半年后进行电话随访,观察期为一年,共随访2次,主要是询问病人的身体状况、恢复情况,是否遵循医嘱健康饮食、合理用药以及恢复锻炼执行情况。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则开展电话连续随访强化教育,由责任护理人员每月进行电话随访,观察期为一年,共随访12次。每次电话随访内容主要包括:(1)心理教育。在随访过程中,重视心理教育,要让病人意识到脑卒中后抑郁的不利影响,耐心疏导其负面心理,鼓励病人与亲友、病友充分沟通和交流,并利用康复者的经验以树立疾病康复的信念和信心,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心理教育对策。(2)解答患者疑惑。随访护理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或家属对自身疾病的疑惑,并认真、详细的给予解答,直至理解为止。同时,通过电话随访每月还可组织患者家属讨论疾病恢复情况,以同伴教育的形式深化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3)日常护理指导。随访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进行个体化的指导,包括每天监测血压、心率、体质量等,每天详细记录健康数据,如发生异常情况及时报给护理人员或门诊处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用药和功能恢复训练。在电话随访期间,如果出现无法用电话沟通的疾病问题,应建议患者门诊随访或护理人员上门随访处理。

1.3评价指标

1.3 1心理状况: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价,该量表总共含20个项目,采用1-4級评分制,以>50分判定为焦虑,分数越高则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价,该量表总共含20个项目,采用1-4级评分制,以>53分判定为抑郁,分数越高则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

1.3.2神经功能康复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制订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价。该量表总分共计45分,分数越高则代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大。

1.3.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erthel index(BI)评估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有10个评估项目,总分共计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其中:(1)≤40分—度依赖,全部需要他人照顾;(2)41-60分一中度依赖,大部分需他人照顾;(3)61-99分—轻度依赖,少部分需他人照顾;(4)100分一无需依赖,不需要他人照顾。

1.3.4运动功能: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总分共计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越低,其中:(1)<50分一严重运动障碍;(2)50-84分一明显运动障碍;(3)85-95分一中度运动障碍;(4)96-99分—轻度运动障碍。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软处理研究数据,本研究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如下表1所示。干预前,对照组SAS评分为58.3±5 8、SDS评分为60.2±5.0,观察组SAS评分为58.5±5.5、SDS评分为59.9±4.8,两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SAS评分为54.5±4.4、SDS评分为56.0±4.9,观察组SAS评分为47.7±5.0、SDS评分为48.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康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康复情况比较如下表2所示。干预前,对照组NIHSS评分为19.4±3.6、观察组NIHSS评分为19.7±3.4,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NIHSS评分为13.3±3.0、观察组NIHSS评分为8.9±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兩组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如下表3所示。干预后,对照组BI评分为41.3±9.5、对照组BI评分为56.7±11.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干预后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运动功能比较如下表4所示。干预后,对照组FMA评分为31.2+8.3、对照组FMA评分为48.3+15.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属于脑卒中疾病较为易见的一种情感障碍类合并症,临床只要表现为病人兴趣降低、心情低落、睡眠质量差、烦躁、易怒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可能自杀。脑卒中后抑郁不但会造成病人的心理调节能力严重下降,而且还会引起病人消极认识自身或疾病,严重者甚至对错误地理解社会和家庭,从而导致出现失语、肢体瘫痪等症状,影响患者的康复。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在急性期应进行系统的治疗,而出院后也不是意味着治疗完成,在家里仍然需要进行巩固性治疗。大多数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出院后更多依赖于家庭,不但需要家属在生活方面的帮助,而且还需要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如果缺乏这方面的帮助,病人就会觉得无助,容易造成疾病复发。所以,院后连续随访强化教育非常有必要,其可以在院后为病人提供科学、专业的指导,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从而提示电话连续随访强化教育可有效缓解不良心理状况,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观察组患者的Berthel index、简式Fugl-Meyer Assessmen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提示电话连续随访强化教育能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运动功能。

4结论

与常规电话随访相比,电话连续随访强化教育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运动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卒中抑郁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