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

2019-02-18 21:34
社会科学动态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群众发展

肖 潇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是巩固执政党地位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根本所在。基于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沉痛教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的目的为了人民、发展的动力来自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具有厚重的理论底蕴和鲜明的价值取向,对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和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石

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具有自身的逻辑,除了根植于客观现实和实践沃土外,也还有理论上的渊源关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政治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阐扬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唯物史观包括两个核心观点: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二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者紧密关联,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必然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唯心史观时指出:“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物质生产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都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之上的,人民群众始终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切精神财富都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精神生产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上,人民群众不仅直接创造了许多精神产品,而且为一些伟大精神产品的产生提供了直接依据。人民群众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一切真正的社会变革,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摧毁腐朽社会制度的斗争或改革旧的体制机制的实践,无论革命时代还是改革时期,人民群众都是决定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肯定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涵,所以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既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也是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仅主持中央政治局专题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还反复阐明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他强调:“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我们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②。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必须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宗旨的生动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和人民主体地位。群众路线是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认为,“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③。坚持群众路线和人民主体地位,取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也取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进入新时代,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奋斗目标、战胜风险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和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群众路线和人民主体地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实到具体实践之中;也不能有选择地付诸实践,必须贯穿于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首先,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实践中,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其次,要体现在领导实践和决策过程中,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再次,要将群众路线贯穿于价值创造及其评价过程中。“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④。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了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的鲜明立场。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线,也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抉择,必须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要求统一起来。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主体,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人民群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实践表明,只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就拥有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革命,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可避免地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这就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改革,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正是因为有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⑤。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规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反映了当代中国不断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往的改革取得伟大成就在于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达到预期目的同样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显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贯彻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确立了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我们党战胜“脱离群众危险”的迫切需要,也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所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强大合力的必然要求。

二、共享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取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要包括价值创造和价值目标,而贯穿其中的根本是价值主体。依靠人民推进改革所突出的是价值创造的主体,实现共享发展所强调的则是价值目标的主体。习近平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⑥。这也就是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然要求坚持共享发展,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者,理所当然地也是价值分享者,二者的统一,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也是由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决定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创造作用,最终要以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和共同富裕为归宿。

共享发展贯彻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利益原则。价值目标的实质是利益。马克思主义肯定利益原则及其重要意义,不仅明确主张利益是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且突出强调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突出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⑦。应该指出,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告诫全党同志,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在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⑧。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遵循。针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经发生的忽视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问题,邓小平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强调物质利益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思想主张,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共享发展的价值遵循。

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特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虽然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具体上却并不是完全一致,追求利益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也大相径庭。正确认识和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一大主题,也是激发人民群众创新动力和活力的内在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利益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把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把人民意见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好尺子。习近平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⑩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发展理念、政策举措还是发展实践,都充分体现了共享发展这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精神实质。

共享发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应然,而共同贫穷和两极分化都与社会主义本质格格不入,因此,把应然转化为实然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方向。针对改革开放前我国共同贫穷的局面,我们党着眼于“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⑪的辩证思考,在改革的初始阶段提出了“部分先富”的经济政策。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中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也得到明显提升。按照唯物辩证法,事物发展是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由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符合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发展规律。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就曾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醒全党同志: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在邓小平看来,共同富裕既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也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他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⑫反思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实行“部分先富”政策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如果“部分先富”离开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势必引起利益矛盾乃至形成利益固化的藩篱。所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解决好发展起来后形成的新问题,尤其是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现实问题。

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发展成就辉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然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因此,我们既不能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重蹈平均主义的历史覆辙,又必须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上努力作为,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好,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要着力补齐短板、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共享发展赋予了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实质内涵。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才有正确的出发点和坚实的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时俱进,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并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的价值取向。

共享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涉及共享的主体、内容、方式和过程等方面,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必须实现人人共享,不让任何地区、任何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队;也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和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应当指出,共享和发展是密切关联的,共享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发展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而共享和发展需要人人共建,并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前所未有,人民对共享发展成果的期待同样前所未有。习近平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实现共享发展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价值追求,使所有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真真切切的现实。正因如此,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⑭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赋予了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新内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三、公平正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关键内核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思想,不是什么抽象的、玄奥的概念,而是集中反映人民现实利益诉求的观念表现,必须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而其关键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体地说,要以社会主义平等原则为内在逻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把调整和完善分配制度作为实现公平正义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首先,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平等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公平正义以平等为原则,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对立,消灭脑体对立,劳动本身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快速增长而且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因而全社会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不可能有超出历史条件的抽象平等。然而,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来说,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⑮平等,归根到底是一定经济关系的表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人类理想追求与社会经济结构结合起来,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平等的历史必然性和极端重要性,为我们党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在新时代突出强调实现公平正义提供了理论指导。

新时代突出强调公平正义,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平等原则,而且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逻辑。中国发展起来后出现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与公平正义缺失密切关联,由此引起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且处理起来很棘手的严重问题。诚然,大力发展经济是消灭贫穷和两极分化的物质基础,然而这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如果忽视甚至违背公平正义,即使经济发展了也会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所以,“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⑯。解决当代中国发展起来后形成的问题,必须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例如,运用法治手段,通过系统完备的实体和程序规则平衡利益关系、解决利益冲突、消除社会不公平现象;运用行政手段,加快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当代中国,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增强社会主义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的法宝,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优势、道义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标志。

其次,实现公平正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向。利益不仅是价值目标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平正义的实质问题,改革就是要调整利益关系。不过,利益关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因而不同时期的改革也就具有不同的指向。如果说过去一轮的改革围绕着消灭共同贫穷调整利益关系,因而必须反对平均主义,注重发展效率的话,那么,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则要围绕共同富裕调整利益关系,因而必须消除两极分化,促进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⑰,唯有此,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既要贯彻到改革实践过程中,也要作为评价改革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对于后发型国家来说,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具有根本性,全面深化改革决非不讲效率,而是要在追求效率中重建社会公平正义,在重建社会公平正义中提升发展效率。换言之,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朝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的方向前进,也要朝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方向前进。这就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⑱。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切实解决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内核和评判改革的重要标准,实现了治国理政思维方式的历史性飞跃。

最后,实现公平正义的实质问题是促进分配正义。公平正义包括十分广泛的内容,而分配上的公平正义是其实质。马克思指出:“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⑲。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分配是否具有公平性和正义性取决于生产方式的性质。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社会里,分配方式是没有什么公平正义可言的。当代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性保障。

那么,为什么还会发生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呢?问题的真谛在于分配制度本身不同程度存在着有违公平性和正义性的问题,有些方面甚至相当严重。其实,针对我国改革过程中分配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邓小平在1993年就提醒全党同志:“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⑳。按照邓小平的观点,我们的分配政策应该是既不能鼓励懒汉,又不能造成打“内仗”。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和解决好分配问题。邓小平的主张很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现在解决分配领域的问题正当其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

改革开放以来,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分配现状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利益分享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着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就是“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诚然,按照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不可能没有差距,但差距必须合理和适度,否则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应当指出,实现公平正义并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一种适度平衡的制度安排,既有激励,也有托底。所以,创新以公平正义为取向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是解决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矛盾的关键性制度选择,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四、人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终极追求

人是自然存在物,也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人的需要包括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因而满足人的需要绝非单一的经济发展,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必须“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㉒。人民日益增长、更高层次的需要,归根到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贯穿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凸显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对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内涵。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切关注人类社会的前途与命运,关注人的发展与进步,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人的发展既依赖于社会发展,又促进社会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就是说,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和根本标志,社会发展所有成果都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反映,社会发展的成败得失最后也要由人的发展状况来检验。不过,并不是任何社会都能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上形成自觉。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发展状况与社会形态的性质联系在一起,认为人的依赖性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和物的依赖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共产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强调,“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㉓。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㉔。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确认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表达了他们的崇高理想和终极诉求,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崇高理想,又是一个现实过程,既作为前进的方向引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又作为现实运动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增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觉。一方面必须放眼未来,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终极追求,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必须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地确定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脚踏实地做好当下的工作。须知,无论是社会全面进步还是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共产主义社会所具备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各种条件不可能突然生成,它是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同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历史过程。所以,社会主义社会既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又要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精神条件。

社会发展包括物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二者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当然也制约着人的发展。然而,相对于人来说,物的发展并非终极目的,而只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条件和手段。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是由人的各种活动构成的,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各个方面发展的反映和表现,离开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也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不仅要依靠人,而且是为了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顶层设计和政策举措及其贯彻践行,都自觉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强调要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切实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根本目的和终极追求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要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根本目的,而且要努力开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具有多元性,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要求有二:一是要实施全员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二是要实施全面教育,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阵地;课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人的全面发展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的重要任务,各项工作都应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形成自觉、作出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文艺工作要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所有这些,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工作导向、研究导向、创作导向,也展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显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终极追求,是一项牵涉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开创新途径,就可以在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不断开创新局面。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提供了正确思想引领。

注释:

①⑮㉓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689、571页。

②③④⑤⑯⑱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27、28、97、97、97页。

⑥⑬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4、40页。

⑦㉔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53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⑨⑪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152页。

⑩⑭⑰㉑㉒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4、1、23、46—47、11—12 页。

⑫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374页。

⑲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⑳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57—1997》 (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4页。

㉕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3页。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群众发展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