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的新进展及启示

2019-02-20 05:06丁波涛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9年1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评估智慧

文|丁波涛

自从日本学者小山清崎介提出最早的综合性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小松指数”以来,信息化评估一直是学界和业界的研究热点,其中又以智慧城市评估最受关注。开展智慧城市评估有助于准确把握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指导工作实践,也有助于了解城市之间信息化水平差异,促进相互学习。

1.近年来的国外智慧城市评估实践梳理

本文借助Google、Bing等互联网搜索工具,以“smart city index”、“digital city index”、“city informationtization index”等为主题词,收集了十多份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但一些指标体系并未真正实施,如IBM智慧城市评估标准;有些指标体系则没有持续,如维也纳理工大学的欧洲智慧城市评估指标,2013年之后再未发布排行榜。

表1 近年来国外发布的智慧城市评估报告

本文着重收集2015年之后国外机构发布的、有代表性的十个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为研究不同指标体系的特点,本文从评估范围和评估视角两个角度,对上述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类解读,如表1所示。

2.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的趋势分析

2.1 跨国企业成为智慧城市评估的新兴力量

以前的智慧城市评估多由政府、国际组织、研究机构承担,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加入这一行列。在国外10份评估报告中,有7份是由跨国企业发布的。具体包括两类,一是IT咨询企业,如罗兰 贝格、安永,二是电子通讯制造企业,如爱立信、华为。跨国企业开展智慧城市评估可以扩大企业影响力、增加社会知名度、掌握行业话语权,促进其业务的全球拓展;同时跨国企业往往在世界各国都布局了业务网点,可快速、便利地采集各国城市的信息化数据,体现出企业的独特优势。

2.2 可持续发展成为评估指标的重点内容

联合国在2015年9月峰会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领域的发展问题,促使各国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SDGs对全球智慧城市建设产生很大影响,根据Gartner的研究报告,预计至2020年全球有半数的智慧城市将把气候变化、快速修复能力以及可持续性等关键绩效指标纳入城市的发展目标之中。在表1列出的10个评估指标体系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都是重点评估项,其中爱立信的“网络社会城市指数”则完全根据SDGs框架来设计“可持续发展成熟度”一级指标。

2.3 创新成为智慧城市评估的关键导向

正如信息社会理论可分为技术主义和知识主义两大流派,对智慧城市中“智慧”也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智慧”代表信息技术,另一种则认为智慧就是知识。从近几年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的指标设置来看,各国十分重视加快社会经济创新来建设知识型城市,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例如欧盟的“数字城市指数”中,包括了许多有关创新创业环境、城市营商环境、企业研发能力、人才资源状况等方面的指标;澳大利亚于2016年推出的《智慧城市计划》,涵盖智慧投资、智慧政策和智慧技术三大方面,但都是关于扩大城市投资、促进城市治理优化和加快技术研发与创新,直接涉及信息技术的内容反而很少。

2.4 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评估的重要方法

传统的智慧城市评估往往依赖统计数据、抽样调查和主观评分,而利用各类大数据对各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是更加直接、有效和精准的办法。如Bloom Consulting的“数字城市指数”完全依赖网络大数据开展评估,其包括3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3个“品牌标签群”,每个群又包括100多个“品牌标签”,使用这些品牌标签构成的关键词组合,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得到2亿多个搜索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就能评估各城市在网络上的受关注程度。

3、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的比较与启示

3.1 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的比较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年)》,不少地方政府也都推出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从评估的主体、范围、评估和内容上来看,国内外有以下方面的差异:

(1)评估主体上的差异。国内智慧城市评估的主体是政府部门和政府下属研究机构,国外的评估主体是企业。政府开展智慧城市评估往往使用统计数据、抽样数据或系统运行数据等“硬数据”,其优势在于准确、权威、公正,但智慧城市中许多评估项或缺乏数据(如许多信息化应用),或难于量化(如信息化环境);而企业既可以使用硬数据,也可以使用民众和业界人士主观评价以及网络大数据等“软数据”,数据获取和使用更加灵活。

(2)评估范围上的差异。因统计制度差异,大多数国外城市并没有政府或权威机构来发布信息化统计数据。正因国外城市数据难以获得,我国各机构发布的智慧城市评估多仅涵盖国内城市;而国外跨国企业能更便利地获取世界各国城市的信息化数据,开展全球范围的智慧城市评估。

(3)评估方法上的差异。从评估视角来看,国内的智慧城市评估主要是投入导向的评估方法,反映的是信息化自身的运动特征。而国外基于过程和基于效果的多样化评估方法还能反映出信息化的运动过程和运动结果,有利于从多个角度审视智慧城市的建设状况。

(4)评估指标上的差异。从智慧城市评估体系的指标设置上看,国内更重视信息化建设中的数量和规模指标,而国外则很重视智慧城市建设质量和包容性,例如网络通讯服务质量、信息服务价格、信息技术在弱势群体中普及率等指标,反映出国外智慧城市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不仅追求量的扩张,更注重质的提升。

3.2 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启示

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估方法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不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信息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十多年以来,全国各地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水平快速提升。然而在上述几个涵盖全球的智慧城市评估报告中,中国(大陆)城市的总体排名不高,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水平领先的北京、上海、深圳,在大多数国际排行榜中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未能掌握全球信息化领域的话语权,使得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成就没能得到国外的充分认识与认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总体上仍处于重投入、重规模的粗放式发展阶段,未来需要向科学化、精细化方向转型。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促进智慧城市评估的多元化发展

我国应当鼓励更多信息技术企业开展全球范围的智慧城市评估,掌握智慧城市领域的全球话语权。正如国外学者指出,开展智慧城市评估已成为跨国信息技术企业开展营销的重要手段。经过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国内信息市场已日趋饱和,未来我国信息技术企业应当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加快开拓国际市场。企业“走出去”不仅需要技术、资金、人才等硬实力,也需要知名度、影响力、话语权等软实力,而开展全球智慧城市评估就是增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华为公司在英国开展的智慧城市评估报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报告发布后受到英国各地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提升了华为公司在英国的声誉。

(2)更加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效果

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就是要突出问题意识、强化效益导向,更好发挥信息技术应用对优化社会治理、改善民众生活、加快知识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强调针对发展中的关键难题来制订智慧城市战略。如美国侧重于通过信息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培育,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欧洲国家侧重于通过发展共享经济、改造物流体系、发展清洁生产,实现资源集约化利用和环境保护;南美国家则侧重于解决交通拥堵、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等民生问题。未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要更加重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的同质化现象。

(3)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包容性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下一步在紧跟技术前沿、继续提升层级的同时,还应当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信息技术在社会弱势群体的普及以及农村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2015年英国伦敦市制订了“数字包容战略”,提出支持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灵活的网络接入方式,加强老年网上网培训、促进各机构合作共同应对数字鸿沟问题,使互联网真正成为每位伦敦市民的一部分,深化城市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要充分借鉴这些先进经验,增强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包容性,使所有人都能充分共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表2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报告中的中国(大陆)城市排名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评估智慧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有智慧的羊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