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宫腔球囊填塞与B-lynch缝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差异

2019-02-20 05:00马琴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宫腔球囊产后

马琴

(东莞大朗明彰纪念医院,广东东莞 523700)

妇产科中,产后出血属于常见疾病,也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子宫按摩和使用宫缩剂能够使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得到降低,但两种方法仍然会出现不足,需要对产后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案进行进一步探讨。本实验主要对产后出血患者采取B-lynch缝合与宫腔球囊填塞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74例产后出血患者,经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完全符合诊断标准,观察组37例,年龄21岁-42岁,平均年龄(30.28±4.02)岁,对照组37例,年龄22岁-41岁,平均年龄(31.02±4.13)岁,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性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宫腔球囊填塞治疗应用于对照组患者。经阴道在宫腔内部放置球囊,并将200 mL-500 mL的生理盐水注入其中,将纱条填塞在阴道内,若为剖宫产分娩,需在直视下将球囊放置于手术切口,另一端经引流导管在阴道内放置球囊,之后取出引流导管。通过引流量对止血情况进行统计与观察。B-lynch缝合治疗应用观察组患者。患者呈截石位,探查宫腔内部情况,并基于此采取清宫处理,在子宫脱出切口后,于距离子宫切口左侧方3 cm与右下方3 cm位置处进行缝合,穿过宫腔进行缝针,加压缝合位置于切口右侧方和右上方3 cm左右,对左侧进行常规进针缝合,完成缝合后,拉紧打结缝线,缝合处理子宫切口。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21.0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Mean±SD)和百分比(%),分别采取t和χ2检验,P<0.05为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观察组彻底止血时间(3.21±1.08)min,手术时间(42.03±1.87)min,术后住院时间(4.28±1.05)d,对照组彻底止血时间(4.84±1.32)min,手术时间(56.31±1.25)min,术后住院时间(5.87±1.23)d,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t=5.813, 38.617,5.980;P<0.05)。

3 讨论

异物填塞与口服药物为产后出血传统治疗方法,但不具备良好的止血效果,并且存在着很高的感染风险。近几年,医疗技术取得了良好发展与进步,目前,临床上正在广泛应用B-lynch缝合与宫腔球囊填塞治疗方式,这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较高[1]。B-lynch缝合治疗对子宫所产生的压迫主要利用加压缝线,对肌纤维间的血管进行挤压,促使关闭血窦,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的优势,在不同原因的影响下,对产后出血患者取得良好的应用价值。但这种治疗方法,需要手术操作医师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并且在进行缝合中,需对力道和松紧进行合理把握,若缝合力度过紧,会使子宫缺血坏死风险不断增加,反之,还会不断增加切口感染风险,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对产后出血患者采取宫腔球囊填塞治疗方法,能够起到治疗与预防作用,球囊的刺激能够闭锁周围的血管,将止血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比较B-lynch缝合治疗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的优势[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彻底止血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针对产后出血患者,B-lynch缝合治疗具有较快的止血速度与术后恢复速度,能够降低失血量。

猜你喜欢
宫腔球囊产后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