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丙泊酚对于II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自噬的影响

2019-02-20 05:00赵丽霞彭俊旭张怀奇胡育邦彭粤任从才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菌素丙泊酚心肌细胞

赵丽霞,彭俊旭,张怀奇,胡育邦,彭粤,任从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麻醉科,广东深圳 518000)

近年来,2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提高,晚期并发心血管疾患者的死亡率最高。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以及急性心梗溶栓之后极易出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2]。本研究在分子水平将丙泊酚对II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自噬的影响进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分组 选取84只6周龄-8周龄的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质量在200 g-220 g之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组,每组42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2型糖尿病组大鼠,8周后,给予其30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对2型糖尿病模型进行诱导。注射完链脲佐菌素之后,每周均空腹12 h,采集尾静脉血,对空腹血糖进行测定,连续4周,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诱导成功的标准为血糖高于14 mmol/L,同时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多饮、多尿现象出现。

1.2 具体实验方式 六组大鼠均给予50 mg/kg 10%的水合氯醛腹腔内注射,麻醉大鼠之后,再行气管插管操作,将小动物呼吸机连接起来,对其行机械通气;采用股静脉穿刺微量输液泵对生理盐水或者丙泊酚进行输注,将三导联心电监测连接,在右侧颈动脉行穿刺置管操作,将压力换能装置连接起来,对左心室压力进行监测。等到大鼠心率以及血压处于稳定状态之后,采用右侧卧位,在第3-第5肋间行开胸操作,将心包剪开,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走行下方穿6-0丝线,将聚乙烯硬管垫在结扎线以及心肌之间,将结扎线收紧之后,能发现结扎部位之下的心肌变暗,心电图显示出ST段明显抬高,则说明成功缺血;将结扎线剪开置换后,如果心脏表面呈现为红色,抬高ST段下降50%以上,则表示成功完成再灌注,缺血时间以及再灌注时间分别为30 min、2 h;于缺血之前的10 min,DI+P组以及CI+P组均给予6 mg·kg-1·h-1丙泊酚静脉持续泵注,其他各组均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持续输注,DC组以及CC组均只穿线,不需要行结扎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处理数据,各项指标测定将结果均行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组大鼠电镜下观察情况分析。再灌注120 min末,电镜下观察到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有超微结构改变出现;CC组心肌细胞呈现为整齐排列现象,没有水肿现象出现,具有完整的线粒体膜;DC组与CC组对比,细胞胞排列更加紊乱,水肿轻度,线粒体出现轻度膜、嵴融合不清现象;DI+P组、CI+P组相较于DI组与CI组,心肌细胞损伤更轻;DI组与CI组心肌细胞紊乱排列,有高度水肿现象出现,存在空泡样改变,线粒体嵴和膜断裂溶解完全消失。

3 讨论

cTnT是心肌细胞特异性抗原,心肌结构蛋白的破坏情况可通过其在血液中的浓度进行反映,且和心肌细胞损伤之间有密切相关性。ET是对心血管功能进行调节的因子,能对心血管系统稳态以及基础血管张力进行有效维持,研究中显示丙泊酚能促使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得到改善[3]。目前临床上鲜有关于丙泊酚对2型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自噬产生影响的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丙泊酚可通过将自噬抑制蛋白p-mTOR表达增加,进而对心肌过度自噬进行抑制,促使正常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除此之外,丙泊酚还可以通过对心肌过度自噬进行抑制,进而将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

综上所述,丙泊酚能将2型糖尿病大鼠以及正常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分子机制浅显,今后我们将从自噬通路的上游如LncRNA-miR调控自噬方面研究丙泊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分子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菌素丙泊酚心肌细胞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冠心舒通胶囊对心肌细胞Ca2+ -CaM-CaMPK Ⅱ δ信号系统的影响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