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是遗忘的现实
——浅析《地球最后的夜晚》

2019-02-20 06:58李敬翔
视听 2019年6期
关键词:白猫柚子梦境

□ 李敬翔

作为2018年上映的最后一部国产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引起了不少话题。从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提名,到金马奖的最佳摄影、最佳配乐、最佳音效,再到抖音的“一吻跨年”营销,这部文艺片还没上映就引起了极大关注,甚至也以1.5亿元的成绩创造了文艺片预售票房之最,上映首日更是创造了2.62亿元的惊人成绩①。但随之而来的是口碑崩盘,票房断崖式下跌,尽管李安用五个“非常”盛赞此片,陈凯歌也引用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来褒扬此片,但《地球最后的夜晚》最终都没能经得起大众及电影市场的检验。

撇开营销和大众口碑这两个层面,仅从电影本身而言,笔者认为《地球最后的夜晚》依然不失为2018年国产电影的佳作。与主流的商业片叙事不同,毕赣采取一种反类型化的叙事方式来建构自己的影像世界,《地球最后的夜晚》整个故事并不复杂,甚至用一句话就能来概括——中年男人罗紘武在父亲去世后回到故乡,勾起了埋藏心底的一段往事,最终在梦境中释然。但为了让这个简单的故事讲起来不那么单调,毕赣采用的是梦境、现实、回忆不断交织的碎片化叙事方式,使得这部影片营造出一种似梦非梦而又扑朔迷离的感觉。“由于过于鲜明的个人风格以及追求非故事性、非戏剧化,这使得被商业电影所喂养的青年观众没有耐心,也没有艺术储备消化这种意向密集、表征丰富的电影。”②这的确给大部分观众带来了一定的观影门槛,它甚至不会像诺兰的《盗梦空间》那样设置一个进入梦境的规则,而仅仅依靠视听语言来铺设信息,这自然就会给主动探寻剧情的观众带来极大的乐趣,当然也会让被动的观众不知所云。可以说毕赣是用《地球最后的夜晚》造了一场梦,一场现在与过去告别的梦。因此本文也试图从三个层面来分析他在这部电影中是如何造梦的。

一、用黑色电影的元素,外化人物的恐惧

“黑色电影指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期间,好莱坞电影出现的一种以描述城市犯罪,视觉构成和主题都趋向黑色的一类电影。”③在题材上,它往往与黑帮片、侦探片、惊悚片、犯罪片相似,在影调上常常呈现出阴郁、黑暗的氛围,而在叙事上又常常选取男性视角,以画外音和闪回的形式表现主人公的忏悔和反思的主观叙事。《地球最后的夜晚》显然具备这些黑色电影的元素,影片以罗紘武的梦境和旁白作为叙事进行展开,枪、凶杀、犯罪、引诱,这些构成了影片前半段的主要内容。但与一般犯罪题材展现的枪杀、暴力、血腥等主观生理上的视觉刺激不同,《地球最后的夜晚》是用一种意象化或者抽象化的形式来展现暴力。比如在左宏元杀死白猫的那场戏中,自动洗车房喷出的水打湿了车窗玻璃,透过车窗玻璃我们仅仅看到了两个模糊身影在车内的打斗,而左宏元是怎样残忍杀害白猫的场景并没有直接展现。罗紘武在电影院枪杀左宏元那场戏也没展现真正的开枪场面,镜头只是做了一个倒转来表现罗紘武的纠结、彷徨、忐忑的情绪氛围。所以《地球最后的夜晚》具有黑色电影的元素,但与一般黑色电影表现的内容和形式有着极大的不同。

“就电影创作界的认知来说,如果只允许用一个终极元素来区分黑色电影和一般犯罪电影的话,那就是蛇蝎美人。”④汤唯饰演的万绮雯就是蛇蝎美人这样一个元素,她更是影片前半段酝酿、发酵并推动故事进展的关键所在。可以说万绮雯既是罗紘武的回忆,也是罗紘武的幻想,更是引诱他杀死左宏元的幕后黑手,甚至也可能是绿皮书里记载的情节,总之“万绮雯”这一“蛇蝎美人”元素代表着罗紘武对影片所有女性角色迷恋的综合体。回顾影片的前半段,罗紘武就是一个孤独的旅客,他的父亲去世、好友白猫被杀、妻子与他离婚、心心念念的情人万绮雯最后也不知所终,所以影片的前半段也可以看作罗紘武的前半生,他是支离的、破碎的、凌乱的,这也与影片交叉叙事表现出的碎片化形成了鲜明对照。毕赣需要借黑色电影的元素来凸显一种黑色的氛围,而这种氛围正是罗紘武内在焦虑与恐惧的外化表现。

二、以俄狄浦斯情结的人设,抒发潜意识的情感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分析罗紘武的人物设置,我们发现正是由于童年缺失的母爱,导致他把母亲的情感移情到万绮雯身上。在影片的设置上,毕赣通过一张被烧掉母亲头像的照片关联了母亲与万绮雯。而母亲照片这一道具设置在影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照片的形象是模糊的,我们所能看到的视觉信息就是一袭长裙,这与罗紘武童年失去母爱、对母亲形象的淡忘进行了对照与关联,但在罗紘武与万绮雯接触的过程中,她的长裙以及妆花的形象激发了罗紘武潜意识里对母亲思念的情愫与联想,这就自然把万绮雯与母亲形象进行了对等或重合。其次,罗紘武曾把照片转送给万绮雯,但在父亲去世后这张照片又神奇地出现在父亲经常凝视的时钟里面,这就更激发了罗紘武对万绮雯的移情心理,万绮雯和母亲有怎样的关系?照片背后的邰肇玫是谁?这些谜团不断在罗紘武心底交织,勾起了罗紘武内心潜在的探寻欲望,所以当罗紘武扮演侦探去探寻万绮雯下落的时候,影片就呈现出罗紘武到底是在寻找情人还是在寻找母亲的模糊认识。

在整个影片的叙事中我们发现,罗紘武身边甚至没有男性角色的朋友,与他有关的所有男性角色都已不在人世——惨遭杀害的白猫、病故的父亲、未出生的儿子,而唯一与他有较多瓜葛的男性角色左宏元,也被罗紘武枪杀。从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罗紘武的潜意识中左宏元实际上代表着“父权”,他既是黑帮老大,又是杀害白猫的凶手,更是万绮雯想要逃离的男人,罗紘武要想与万绮雯结合,他必然要完成“弑父”(即杀死左宏元)的过程,才能实现报仇、“娶母”并消除恐惧的终极使命。显然影片在剧情铺设上也是遵循“俄狄浦斯情结”来进行设置的,罗紘武在电影院枪杀左宏元之后,下一场景转接的是罗紘武透过门洞观看歌厅内的镜头,随着镜头的拉开我们看到这门洞实际上是一个女性的“乳房”,前一场的“弑父”戏与后一场“吮吸母乳”的衔接,很明显地把罗紘武这一人设的俄狄浦斯情结暴露无遗。

现实中,罗紘武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失败者,他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也没有爱人、子女和家庭,人到中年可以说是一事无成,童年缺失的母爱对他造成的创伤一直牵绊着他,似乎找寻万绮雯成了他心灵的唯一寄托,这也是他经常做梦的缘由。“弗洛伊德认为,幻想和梦一样,都是潜意识愿望的显现和满足。幻想的动力来自愿望的不满足。于是,每一次幻想都是未被满足的愿望的实现。”⑤因此罗紘武需要借由梦境来抒发自身潜在的情感,在梦境中他完成了与白猫友情的告别,与母亲亲情的告别,并最终实现现实中未能实现的美好爱情。

三、运用“符号”进行对照,阐释因果轮回的宿命

(一)水与火

毕赣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铺设了很多“符号”元素,但都会在剧中人物身上进行投射与对照。比如在人物身份属性上万绮雯一直和水有关,而“母亲”这一“符号”属性则与火有关(被烧掉的头像照片、红头发及手举火把),但万绮雯在见到罗紘武时的第一句话却是问他借个火,而在以白猫的“母亲”身份出现时张艾嘉对罗紘武说的第一句话是“没有水”,所以在毕赣的电影世界中人物角色的属性是可以打破界限的,一个母亲可以是和别人私奔的情人,而一个情人也曾短暂地做过母亲,所以看似水火不容的两种性格都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生命体上,这正是他想阐释的因果轮回的宿命问题。

(二)白猫与小白猫

在影片的3D部分,矿洞与白猫进行了对照,影片2D部分中白猫的尸体是被运矿车推到矿洞里进行掩藏,而梦境中罗紘武则是驾驶运矿车抵达的矿洞。现实中,无论是对被害死的好友白猫,还是对万绮雯未出世的孩子,罗紘武都存在一种愧疚感,而梦境中矿洞内的“小孩”不仅对应了罗紘武与万绮雯的孩子,同时也对应了“重生”的白猫,此时矿洞似乎象征了女人的子宫,它赋予了角色新的生命。而小白猫手上的乒乓球拍则与父亲这一符号进行对照,乒乓球拍上的老鹰寓意着现实中白猫父亲的代号,而现实中罗紘武曾对万绮雯说过要教自己的孩子打乒乓球,毕赣通过“乒乓球拍”这一符号设置完成了两个父亲形象的建制(白猫缺失的父爱以及自身父亲身份的缺失),同时也化解了罗紘武对友情及亲情的负罪感。

(三)野柚子与苹果

影片前半段出现的“野柚子”是万绮雯想要逃离左宏元为罗紘武设下圈套的借口,而梦境中“野柚子”则是凯珍想要逃离荡麦的借口。前面真实的“野柚子”与梦境中游戏机里的“野柚子”形成了对照,在影片中“野柚子”就是逃离的象征。影片2D部分中,罗紘武把万绮雯和母亲形象进行了对等,并模糊了二者的界限,她们都是不做声响地离罗紘武而去,如果罗紘武想要实现对过去的“逃离”并得到真正的爱情,那么他首先要向万绮雯和母亲这两个女人告别,所以罗紘武需要寻找自己的“野柚子”,而罗紘武的“野柚子”就是“苹果”。影片中“苹果”寓意着悲伤,它不仅关联了白猫的去世、罗紘武与万绮雯的相遇,更关联了母亲与情人的故事,所以在梦境中当罗紘武吃下一整个苹果后,既代表罗紘武悲伤的情绪,也完成了他的告别仪式。

当然影片还有最重要的“符号”元素“时钟”,它不仅关联了罗紘武的父与母(父亲的去世、母亲的照片),也关联了万绮雯、邰肇玫及绿皮书,可以说“时钟”是整个故事内核的驱动力。毕赣在电影中铺设的大量符号元素与人物进行投射和对照,构成了影片的回环式设置,这些线索与人物关系相互映照、互为因果,把理性与感性、意识与潜意识不断交织,最终阐释了因果轮回的宿命主题。

四、结语

毕赣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造梦机制还远远不止这些,在摄影语言上,他也有一套自身的美学追求体系,比如在2D部分中影片多使用浅景深,但在梦境部分却规避了这些,而以一种比较实的方式进行拍摄。在2D部分影片常会借助镜子进行反射,这样既可以展现人物所处的空间关系,又可以营造主人公内心的一种异化精神世界。3D长镜头既是高度写实的,也是意象化的,他用梦境来营造一种现实所不具备的真实感与沉浸感。作为一名青年导演可以铺设并驾驭结构这么繁杂的一部影片确实令人敬佩,他不仅实现了个人的自我表达,也弥补了《路边野餐》中的技术欠缺。

注释:

①票房数据来自猫眼专业版实时票房:https://piaofang.maoyan.com/.

②张慧瑜.《地球最后的夜晚》:影像自觉与新的文化经验[EB/OL].http://www.sohu.com/a/289446018_388075.

③冯欣.黑暗阴影中的欲望与现代性:图像学视野下的黑色电影[J].当代电影,2015(04).

④李迅.黑色电影研究[J].当代电影,2015(04).

⑤陈静.论弗洛伊德潜意识概念的美学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15(05).

猜你喜欢
白猫柚子梦境
柚子变变变
“柚子”的起床气
女巫和白猫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黑猫白猫
梦境
脑筋急转弯
柚子灯
黑熊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