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军事”类型电影的分析
——以《红海行动》和《战狼2》为例

2019-02-20 06:58宋明蔚
视听 2019年6期
关键词:红海行动冷锋红海

□ 宋明蔚

一、中国军事电影的风格类型转变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便是军事题材电影《定军山》。而在此后的八年抗战、三年内战间——特殊时代背景产生的化学作用也让军事类电影不断“生根发芽”。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军事题材作品依旧炙手可热——著名的“八大革命样板戏”中就有五个是军事题材电影。以上时期的军事电影具有典型的“主旋律”标签。此后,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军事电影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沉寂后,以一种全新的类型特征风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实现了对传统“主旋律”式军事片的创新与超越。

(一)题材风格的拓展——从单一到多元

一直以来,我国的军事电影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取材。这既是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也因为这是最能引发一代人共鸣性的“标志事件”,能有效唤起集体的时代记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观众对于严肃的、意识形态化的“主旋律”电影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在电影市场中充斥的各类“抗日神剧”和解放战争题材电影逐渐让观众失去了胃口,若不做出创新,则势必被淘汰。正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中国新军事电影将原本“单一”的题材故事线索与新时代的“多元”主题思想相联系,拓展出了一片新天地,在以《红海行动》等为代表的新军事影片中体现为:新式武器装备的展现、国际局势争端的体现、“撤侨”、“维和”、“恐袭”等近年热议话题的融入。

(二)主旨思想的提升——从中国到世界

传统中国军事电影仅仅着重描述刻画我国内部的事件,其思想层面也仅仅停留在我国内部。而如今,我国的军事电影都选择了更加普世化的精神表达与开拓宏观的视野。这样普世的价值观也更多地出现在了中国电影中,最典型的便是叙事高潮——“营救”环节。例如,在《红海行动》的最后一个营救段落中,蛟龙突击队的作战任务从营救中国人质邓梅的最初设定到希望解救尽可能多的人,再到队长杨锐决定“除了邓梅之外,我想把其他人质全都救下来”的任务变更,其实都在以一种更为“全球化”的表达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以中国力量解救更多的人。

(三)品牌意识的增强——学好莱坞模式

成功的故事选取和品牌打造,能成就“系列”的产生,以往,我们能看到诸如《终结者》《指环王》《加勒比海盗》等好莱坞电影以系列式的产出模式,一次次地在中国电影市场席卷大量票房。如今,一些中国军事电影在策划初期就具备了“系列”品牌意识,《战狼》系列、“行动”系列(《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都采取了系列电影的创作模式和营销策略。这样的产出模式,既能延续前一部的热度和剧情,又能将观众所喜爱的经典人物剧情进行延伸续写。

二、中国“新军事”电影类型特征

近年来的新军事电影,在原有的传统“主旋律”式电影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改观,其类型风格也与传统的军事电影有较大区别。在一个个军事大片出现的情况下,新军事电影的类型特征日趋成熟。

(一)“神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换言之,其实就是“障碍设置”。障碍设置得越大越难,在得到解决之时,英雄的“神”就越能得以体现。《战狼2》中,待撤侨人数众多,一路形势险恶,困难重重。但是因特殊原因,营救行动只能由冷锋只身前往,可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红海行动》中,在营救人质邓梅时,蛟龙队要面临无路可退和8VS90的困难局面,同样被定义为不可能。但是,冷锋和蛟龙队却纷纷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正是因为完成了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也被罩上了一层“神”的面纱。

但是,这种障碍设置如果运用不到位,很可能引起观众的质疑。创作者需时刻区分“中国英雄”与“美国超人”的不同。“美国超人”通常具有某种超能力,诸如蝙蝠侠、蜘蛛侠、美国队长等,他们自带超能力,让观众望而生畏。然而,在中国的军事电影中,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服从指挥、能打胜仗、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中国军人。

在这一点上,林超贤便比吴京处理得妥当许多。《战狼2》中的主人公冷锋,只身犯险,虽然最终获取了成功,但是屡次均能化险为夷的运气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呈现着实会让观者感到不真实;相反,蛟龙突击队在整个营救过程中死伤惨重——他们当中,李懂惧怕子弹,陆琛在看到被炸伤的尸体时吓得失魂落魄,石头在临终前含着糖说“疼”,这些真实的情景更令人动容。

(二)“人化”——超级英雄的烦恼

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英雄的各方面素质都有特殊要求,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超级英雄”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冷静的头脑、过硬的身体素质、敏捷的反应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等,因此一个超级英雄可谓是万里挑一。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是不可能完美的,任何人都有弱点,而为了使影片中塑造的超级英雄更有真实感,剧作者常常在此类角色完美的人设上增添一点儿“污点”。当我们细细品味时,我们总能发现中国的超级英雄们或多或少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这些缺点并没有掩盖住他们的光芒,反而让角色更“接地气”了。

冷锋,作为《战狼2》中的超级英雄,却在影片一开场便因为脾气暴躁、性格太直而失手杀人入狱坐牢,出狱后也只能单枪匹马,从零出发。《红海行动》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蛟龙突击队,也是由八个“不完美”的超级英雄组成——狙击手罗星,沉着冷静、百步穿杨,却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不测,终身残疾;替补上场的顾顺更是外表高冷自傲、难以接近;观察员李懂,机灵敏锐,却怯懦胆小;而唯一的女队员佟莉,却毫无女人味,行为举止与男人无异……这些身怀绝技却又拥有烦恼的超级英雄让观众既崇拜又感恩,既向往又同情。

(三)触不可及的爱情

军事题材的电影,必定是男性角色的天下,但是若一味地描写男性世界的战争、打斗,即使拥有再好的叙事节奏和故事线,也难保观众不会产生厌烦感。这时,适当地加入一些“红花”来衬托“绿叶”,为超级英雄提供一次“英雄救美”的机会,不失为一个再次激发观众兴趣的有效方式。

在《战狼2》末尾出现的彩蛋让很多人在该片尚在热映之际便期待着下一部《战狼》系列电影的到来。彩蛋出现了冷锋妻子龙云的线索,在该部影片中我们也多次看到过冷锋怀念“亡妻”的画面,此时,龙云未死的线索一出,冷锋又该何去何从?这一爱情线索的运用和穿插可谓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此外,我们能看到《红海行动》中,石头与佟莉那段还未说出口的爱;能看到冷锋在和援非医生在短暂相处后产生的暧昧;还有杨锐和夏楠的惺惺相惜……这些美好的爱情转瞬即逝,常常无果而终。因此,实践证明,在男性军事题材面前,爱情往往只是昙花一现。“红花”配“绿叶”,是锦上添花之举,但终究不能让“绿叶”的色泽被掩盖。

三、结语

以《战狼2》《红海行动》为代表的中国军事电影,已经初步实现了从中国传统军事电影向新军事电影转型的尝试,做到了题材拓展与品牌意识增强,并大致构建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英雄的烦恼”“触不可及的爱情”等类型元素。它们凭借良好口碑在前期排片不利的情况下,实现了票房的追赶和逆袭,这足以证明中国军事电影类型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猜你喜欢
红海行动冷锋红海
你,山川,我
春天的小船
炙热的红海
哈尔滨地区冷锋分析研究
《红海行动》大年初一登陆全国院线
第七章 炙热的红海
《红海行动》举行发布会
第七章炙热的红海
《红海行动》举行发布会
《红海行动》2017岁末上映 张译“控诉”导演林超贤魔鬼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