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原理”课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2019-02-21 17:34阚红艳李华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

阚红艳,李华华

(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是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它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功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1]鉴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开放性和时代性,以及授课对象思想特点上的变化,就要求该课程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持续地进行考察和反思,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笔者作为从事“原理”课教学和研究工作十多年的一线教师,根据多年的思考与经验,认为提升“原理”课教学效果还应该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下些功夫。

一、 铸魂——确立心理认同机制

铸魂,实际上就是要学生不仅“三观”正确,政治立场正确,还要学生从心灵深处爱党爱国,从心理上认同党的指导思想。但是现实中,大学生群体性对政治疏离,对社会问题淡漠甚至逃避,对“原理”课普遍从心理上进行排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进行质疑。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疏导,及时管控。

我们必须要在“破”与“立”的辩证运用中使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为此,教师在“原理”课的课堂上必须回应两个比较容易迷惑大学生的常见论调。

一种就是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或者终结论。不得不承认这种论调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原理”教材当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本的观点和方法,最基本的立场,正因如此,“原理”课本身显得枯燥和单调,理论性表现不足,理论魅力弱化,这种情况助长了一些反对言论的蔓延。要让学生信服,我们必须对一切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予以有力的驳斥。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以解放自身的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浓厚的革命性。但是当今时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表面上看来没那么激烈也没那么普遍了,革命的声音也似乎已经远去。这些表象让很多人以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特别是年轻人更容易产生这种误解。必须明确的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确已经逝去,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真理的光芒。

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对此问题也做过专门探讨。他特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得到了更加强有力的佐证。“西方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其原因在于它所对抗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仅没有丝毫软化,反而变本加厉地愈发无情和极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也因此而愈加中肯。从全球范围看,资本的集中度和侵略性都有增无减,而工人阶级的数量也在实际上大大增加了。”[2]而且由于资本的本性就是增值,这种稳定的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超越的边界。因此,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形式越来越隐蔽,强度越来越大。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时至今日依然发人深省,马克思主义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马克思的很多观点依然闪耀着理论光芒。

把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当作经济决定论是另一种常见的反马克思主义论调,这种指认几乎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而出现的。从19世纪末的德国学者巴尔特,后经詹姆士、胡克、波普尔等一直到现代的日裔美籍学者福山,聚讼未止。不仅国外的理论界如此,国内同样有这样的认知,特别是在校大学生。这是“原理”课教师在讲授教材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必须根据学生的层次和水平,从学理与现实两个面向做一个概括但需清晰的解答,毕竟课堂上的时间十分有限。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的经典论述如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了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意识。”[3]从这段论述中我们看到马克思提出了与唯心主义历史观全然不同的见解,他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社会意识扎根于当时的社会物质环境中,无论这种意识对历史发挥了多么大的推动或阻碍作用。那么,这种强调了物质生产的唯物史观是否就是过度夸大了“经济”的作用了呢?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给出明确的回答,并作出分析加以引导。强调经济或者物质生产的基础和决定作用,与经济决定论是两码事。把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放大和绝对化就演变成了经济决定论,这是一种极端的主张,它与文化决定论一样,都犯了绝对主义的错误,与马克思主义所秉持的辩证法直接相悖离。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也从来没有在文本中直接或者间接表现出绝对主义的倾向,恰恰相反,恩格斯本人还曾经针对当时社会上就已经出现的相关的歪曲性的言论作出过明确回应。1890年,恩格斯在致布洛赫的信中就指出:“青年们有时过分看中经济方面,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4]698恩格斯对那种歪曲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错误指责作了有力的反驳:“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4]695由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恩格斯当年就已经明确回应了所谓“经济决定论”的指认。唯物史观只是肯定了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但不是唯一因素,并没有否定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文化上层建筑以及意识形态的反作用,而且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政治、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因素反而会演变为影响社会发展和运行的主要因素。

把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看作经济决定论,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还有来自于社会现实的影响。我国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把发展经济放在了头等重要的地位,经济实现了稳步快速的增长,2007年我国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又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最为严重的莫过于人们精神上的蜕变,迷恋物质、金钱至上、及时行乐,消费主义被奉为圭臬,诸如此类的社会现象的产生是快速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的负面效应。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导致的结果,而是我国在发展和转型期必然要经历的阵痛。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博弈中前行,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应有之义,因为它本身就是开放性的理论,一切都应该以生活实践本身为依据。有的时期我们会狠抓落实经济问题,有的时期我们会着重解决文化问题,这种政策本身的侧重点不同并不代表执行的是一种经济决定论或者文化决定论的理论。

在驳斥了两种常见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之后,我们还要进行正面的积极的宣讲以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感,最终使其从心理上认同这种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都以人民的认同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认同度越高人民实现自我统治的程度也就越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其政治认同程度高低更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同样关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效力,同样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

“原理”课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性和鲜明的价值指向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确保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成功,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并富起来了,将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和正当性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正确性毋容置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开放的包容的,它有巨大的理论张力和生命力,我们应该不断进行丰富和创新,而不是作无谓的指责和质疑。

二、 夯基——构建合理而坚实的教学体系

夯基实际上就是要把最核心最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一种严密而又丰富的理论整体呈现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照本宣科。“原理”课教材是由“马工程”的专家们统一编订的,全国通用,属于唯一指定教材,这一点与高等教育的专业性教材在性质上有一定差异。“原理”课的根本属性是它的思想政治性,使用统编教材也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性质。教材自成体系,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和整体构成。但是教材体系一定要切实转变为教学体系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两者密切相关,但两者绝不可等同。在信息获得十分便捷的大数据时代,课本所承载的信息显得越来越有限、越来越框架化和逻辑化,更多的补充材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础的部分,所以“原理”教材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比较“骨感”,况且其中最基本的观点对于受过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来说也已不再陌生。因此,大学阶段的“原理”教学必须保持与高中阶段的教学有较高的“区分度”。如何提高“区分度”呢?那就是增加理论本身的宽度与深度。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在知“其一”的基础上再知“其二”,这个“其二”就是要探究那些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的源头以及应用和发展。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可以选取关联度比较高的原著予以介绍,尤其是经典论述。绝大多数高校的绝大多数专业的同学基本上不愿意在课外花费时间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精心选取一些经典论述在课堂上予以展现,以消弭重复性内容先入性地带给同学的烦躁情绪,同时也可以使得教师自身的权威性得以提升,否则一个基本上在“炒剩饭”和“照本宣科”的“原理”课授课教师是绝然无法获得学生认可的,其所讲内容的说服力也必将大打折扣。

选取经典论述也需要教师下一番功夫。以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为例(本文涉及的教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这一部分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介绍,难度并不大,易于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不紧密结合文本和案例,多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都不感兴趣,更遑论由此树立起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自信。所以,教师绝不能局限于教材。教材是提纲挈领式的基本的原理,要讲清楚这种最最基本的原理,增强基本原理的吸引力,必须依靠厚重而丰满的历史与现实。可以适当地选取经典文本中的经典语句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讲“对立统一规律”时,我们就可以选取毛泽东在1937年8月针对当时党内教条主义作风所作的哲学名篇《矛盾论》来讲解。毛泽东在该篇中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作了详细的论述,特别强调了掌握矛盾特殊性原理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问题需要具体进行分析的辩证法的活的灵魂。

在讲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时,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选取《共产党宣言》为例,精要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共产党宣言》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行动指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规律性结论,指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共产主义产生的物质条件需要在资本主义旧社会中孕育,当资本主义旧社会再也不能容纳这些物质条件时,共产主义的胜利就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可以说,经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共产主义必将实现,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结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正如海尔布隆纳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最终指向的是人类的双重胜利——一个是克服了阶级统治的胜利,另一个是克服了异化畸变的胜利。”[5]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次关于《共产党宣言》的五分钟演讲,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在课下用心研读这样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以便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记使其终生难忘,终身受益。

有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还要有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增强“原理”课堂上的话语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要有新思想、新话语”。大学生生活在当下时代,他们首先接触了一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日常生活话语”,这种话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网络快速传播。作为“原理”课授课教师,非常有必要清醒认知这种社会文化景象,不可嗤之以鼻、置若罔闻;有时恰恰可以适当借助这种语言,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适当地鲜活起来。政治思想宣传其本质具有庄严性和严肃性,但是宣传的手段和语言却可以多样化和灵活化。崭新的流行的接地气的话语表达,有时候比专业性的政治范式和宏大叙事似的言语风格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更能引起情感共鸣并达到思想启迪的效果。“社会主义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这样生动而又内涵深刻的话语表达,让人感到亲切又印象深刻,我们不妨多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这种话语表达的方式。

三、 固本——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固本,实际上就是要抓住“原理”课教学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必须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不仅应该贯穿在“原理”课教学的始终,而且应该当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去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现实性和力量,虽然教材里也多次引用习近平相关理论论述,毕竟限于篇幅,多数都是只言片语,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作更深入和全面的讲解。教师要讲出其精髓和要义,必须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他们要深刻掌握和领会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要抓住这样一个教学的根本就要处理好融入的内容如何选取的问题以及融入的方式方法问题,也就是融入的内容如何贯穿在教材中,如何体现在课堂上的问题。“原理”教材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设定了七章的内容,另外加上一个导论。第一、二、三章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四、五章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第六、七章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教材的每一章虽都有习近平理论的相关内容,但是这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强化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意识到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原理”课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必须有新思想新话语的引领才能焕发光彩,散发活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涉及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我们不可能在“原理”课的课堂上全部呈现出来。笔者认为,仍然可以按照“原理”教材自身的体系安排,也就是说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构成选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中密切相关的论述和运用。教材编写组在除了第四章的每一章包括导论的末尾“阅读文献”部分都提供了一篇相关的文献,比如导论第五个参考文献就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中的一部分内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样的安排其目的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够抽时间把相关文献读一读、看一看。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详细调查,极少有学生会在课下做这样的功课,甚至有部分同学对课本都没有通读过。这也是导致“原理”课教学效果难以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教师在课堂上时常提醒同学注意这些因素,有部分同学依然不看课本不看文献。为了补齐短板,教师就要多下些功夫,除了把教材中已经选取的文献其精神和要义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自行再增加一些关联度比较强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文献。另外就是要选取一些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政策和举措予以论证。比如,教师在讲解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的第一节“实践与认识”的第一个知识点“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的时候,就可以紧密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其中实践的主体是人的因素,是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因素。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践水平的高低。当前我国所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疑都体现了实践主体——“人”在强国之路上的重要作用。关于什么是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和如何使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都有精彩论述。人才作为实践主体中的精英要素,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时代我们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来增强综合国力,创新主要靠人,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6]在讲述“实践主体”的理论时补充一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相关论述,相信同学会在理解主体的能动性和重要性上充满“获得感”,理解得会更加深刻透彻。以此作为引子,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讲述“实践中介”在现代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7]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东汉先贤王充的话,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学习马克思主义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如何应用的问题上。

不同的历史阶段,青年一代有不同的历史使命和担当。“原理”课堂不仅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政治意识以及关心当下社会、关心当今国计民生的重要平台。教师不仅要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立场,还要讲好中国故事,要始终坚持以时代课题为导向,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

总而言之,要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除了破除一些错误言论造成的影响,使得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信,教师自身还要有丰富而完备的理论储备,以及坚持不懈学习和深思的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北宋学者程颐的话教导我们:“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道者,失。”[7]以此来勉励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