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提出动因、构成要素及培育策略
——以技术院校为例

2019-02-22 03:15
关键词:工匠大学科学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深圳 518055)

自李克强总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1]后,工匠精神为各行各业所广泛关注,学界对工匠精神的研究也十分活跃。然而,由于工匠精神提出的时间较短,学界对工匠精神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研究呈现出较大主观性和随意性。目前较多的是从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方面界定和分析。如有学者把工匠精神理解为人们对产品品质持之以恒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以严谨、负责、专注、细致、敬业等为终生职业操守和价值追求[2]。另外,有学者对工匠精神内涵作了多维分析,在中国文化视域下理解为:“尚巧达善”的工作追求、“知行合一”的实践理念、“德艺兼修”的职业信仰;从层次上可划为两个:一种是道德层面的,另一种则是制度层面的[3]。还有学者认为,界定并考察工匠精神分析框架可以从“精”“益”“求”“精”四个向度着手[4]。众多内涵界定没有理论根据,且不统一。科学研究要求任何结论的给出需有理论为依据,只有对“工匠精神”进行理论分析,探源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才能为技术院校工匠精神的实践培育指明路径。

一 “工匠精神”提出的“技术”动因

工匠精神最初是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技术变革和经济转型的需要而针对企业提出的旨在重视和提高技术、重视产品质量的一个概念。工匠精神涵盖了对技术的强调、对创新的追求以及对技术和产品的精益求精,内涵丰富而深刻,超越了企业的适用范围,被各行各业所接受。“技术”是工匠精神产生的内核,工匠精神的提出,要旨在对技术的强调。

(一)“技术”是国力竞争的核心

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集中于技术的竞争。一国的生产力决定了该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技术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技术大国日本和德国依靠其经济实力立足于强国之列。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把“科学”和“技术”并列,但实际上同一时期各国生产力发展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技术,而不是科学。这是因为技术是直接生产力,技术进步直接、根本地推动经济发展。科学只有经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5]156。科学是反映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作为知识体系和观念形态的科学,是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的系统化知识。科学研究在于发现客观规律,“追求真理”是科学研究的目标。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共同体凭借奖励制度将科学发现公布于众,以争夺“优先权”,一是为了突出自身的科学地位,二是避免他人做重复研究。如各高校竞相将重大科学发现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于国际重要期刊,向世界公布,以实现科学知识共享。所以,科学的时代特征往往与科学整体水平相联系,各国共同分享了人类的科学研究成果。但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即科学知识的技术转化,各国千差万别。技术是指明应行何事和规范如何行事的实践认识或“实践理念”。技术在于利用、干预和控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并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技术是要有所发明、实现发明,从而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并使人类生活得更好——提高社会的生活质量。技术与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直接密切相关。科学无国界,而技术并非无国界。技术是保密的,有专利的,技术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的高低,因而对经济的作用是直接的。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是潜在的生产力,要想把这个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直接的生产力,还必须依靠技术。技术往往借助科学研究成果而有所创新,将科学这个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科学与技术史来看,人类早期技术是走在科学前面的。这是因为人类还没有掌握特定科学知识之前,由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很多情况下技术是走在科学前面的,这二者一直保持或强或弱的相对独立性。但总的来说,科学这个潜在的生产力还要借助技术这个“中介”才能变为直接生产力,这样,各国的生产力竞争就转化为技术竞争了。生产力的提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技术的竞争!

(二)转变重“科学”轻“技术”观念

“科学”与“技术”不是同步发展的。在西方,17世纪以前的科学与技术,二者相对独立,技术占主导地位。这一时期处于经验技术方法阶段。在科学家积累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知识之前,技术已经由工匠的经验和技艺形成。这一时期技术主体是工匠,工匠的经验技能是古代技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17-19世纪后期的近代技术,其特点是与科学相互影响逐渐加强。随着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展,技术发明和技术程序开始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去解释技术中的难题,科学与技术开始结合,科学理论对技术的指导日渐突出。19世纪后期,从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科学逐渐走在了技术前面。技术发明中绝大部分要依赖科学理论,科学成为技术和生产先驱,对技术和生产加以指导。这一时期的技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物化的科学知识。此时,各国十分重视科学研究,纷纷创办研究型大学,科学家的地位超过了技术人员。1810年柏林大学的创办最终实现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德国教育学家威廉·冯·洪堡创造了著名的“柏林大学模式”,突出了科学研究的地位,张扬了“科学、理性、自由”的精神。“柏林大学模式”成为世界大学的样板,欧美及日本纷纷效仿。此时各国也创办了一些工科大学和技术学院,但规模和数量远不及研究性大学。当代,科学与技术呈现一体化趋势,其特点就是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一方面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技术依赖科学加强;另一方面,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工具和条件,并且向科学提出有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如果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却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6]731-732。尽管如此,19世纪以来,由于科学走在技术前面而导致的科学家社会地位高于技术人员的状况仍然存在。

我们知道,近代以来“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贡献率超过了“技术”,因而“科学”和“科学家”的地位不断提高。相反,比“科学”更悠久的“技术”却显得暗淡,不为人所重视。在传统观念中,“科学”比“技术”重要,因而出现了技术人员在社会上地位不高,技术工作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反映在职业认同上,就是科学家社会地位高,而技术专家社会地位低。许多国家的历史上也存在着这种情况。如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英国,由于当时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低下,导致工科院校难以招到优秀学生,以致在70年代,英国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比例为3∶2,与联邦德国的1∶3有相当大的悬殊。人们对科学家与工程师的认同感是有明显不同的。1990年前后,中国科协关于中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的调查显示,当时科学工作者的社会声望居各种职业之首,而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声望则处于第6位,而且他们的经济收入和其他阶层乃至与自己的贡献相比,都属于偏低的行列[7]7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社会上还存在着重科学轻技术的偏见。在高考录取序列中,普通研究型高校排在职业技术院校前面,导致高分先被普通高校录取,剩下的低分被职业技术院校录取。在就业方面,企业也存在按这一高校序列录用毕业生的状况。历史的原因导致了技术岗位吸引力不高,我国提倡和培育“工匠精神”实质是改变人们重“科学”轻“技术”观念,还“技术”应有的地位,对改变人们对技术的偏见、改善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三)制造强国战略

一种先进技术带来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副产品,对整个社会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8]837。基于技术的重要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围绕以信息技术为时代特征的技术发展需要,提出了新的工业战略。如“德国工业4.0战略”、“英国工业2050战略”、“欧盟未来工厂计划”以及美国“再工业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技术催生了一个新的时代,技术影响到了整个制造业体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我国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9]。“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9]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战略”同时提出了“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计划。“战略”的实质就是强调和突出“技术”的历史地位。那么,如何号召人们重视“技术”并践行技术的“创新”本质呢?那就是提出一个普通民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口号,即“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包括对技术的强调、对创新的追求,以及对技术和产品的精益求精,恰恰又涵盖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理念。2016年,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1]2017年,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10]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11]。至此,基于“技术”动因的“工匠精神”已被国家高层提出,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热议。

二 “工匠精神”基本构成要素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也是构成科学理论的细胞。我们可以从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工匠精神内涵和构成要素。工匠精神,顾名思义,就是指工匠从业过程中体现出的特有的职业态度或精神特征。那么,工匠具有哪些职业态度或精神特征呢?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要了解工匠的概念和工作特征。“工匠”指具有某种技艺专长的手工业劳动者。这个“属+种差”定义法中,“有某种技艺专长”这个“种差”是工匠同其他各种“手工业劳动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手工业劳动者,简称手工业者,是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独立从事手工业生产,以出售其产品的收入作为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者。手工业者并不都需要有某种工艺专长的,但是,一旦凭借某种专门技艺工作的手工业者,即为工匠。因此,“技术”(或“技艺”)是工匠区别于其他手工业者的本质特征。

工匠的“属”是手工业者,手工业者这个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和从业要求,因而也具有本行业的精神特征。在我国,手工业属于第二产业。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对社会产业结构进行了三大产业的划分。不同国家的分类有所不同,我国的分类大致如下: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电力、煤气、自来水等;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文化教育卫生科研事业等[12]134。手工业者隶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制造业中,有个体手工制造和集体机器制造的区别,因而也就有了手工业者和产业工人的区别。在集体机器制造中,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负责自己的某个工序,不断重复劳动。这里的工人表现出“吃苦耐劳”的精神。手工业者依靠自己的劳动和生产资料独立生产产品并将其作为自己生活来源,生产过程、生产数量和质量由自己决定,自由选择。手工业者从事的生产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并且能一直坚持下去,这一特征显示出“爱岗敬业”的精神品格。因而“爱岗敬业”是手工业者的精神品格,并不是“工匠”所特有。

“工匠”是手工业者中的一个部分,不能用“手工业者”精神特征代替“工匠”精神特征,需要专门探寻“工匠”本身特有的精神特质。从工匠的定义分析可以得出,工匠精神应体现在“种差”上的“技术精神”。这个“技术精神”是工匠特有的、区别于其他手工业者的精神特征。具体可从工匠的劳动特征和职业特性来分析。

“技术”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技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本身的全部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总和,简言之,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都是技术(technique)。狭义的技术(technology)定义为“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活动的手段和方法”[13]214。技术活动过程大体可分为由智能技术到现实技术的过程。一项技术的产生,始于某种技术思想(技术设想、技术研究论文)的提出,以获取发明专利和制成样品、样机为标志,发明是整个技术过程的一个阶段。以发明、专利、样品形态存在的技术称为智能技术(或叫做潜在技术)。然后,将新的构想、专利、样品(样机)形态存在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工程、医疗或作战中运用着的技术,即体现现实生产力中的实际运用着的技术,这就是现实技术阶段。技术的创造是技术和技术家(发明家)的本职工作。至于以后在制造或工程中利用创造的技术和发明使之在批量生产或其他应用中发挥作用,得到经济或其他效益,则主要是生产和经营的事。这就要求技术家和企业家互相合作和协同[5]97-98。由智能技术变为现实技术,这个过程就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以技术发明活动的终点为其活动的起点,将新技术第一次应用于生产,通过生产销售等经济活动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14]195。技术创新一般有三个步骤:新设想(新发明)→新设想(新发明)转变为产品→产品走向市场。第一,新设想和新发明由技术人员来承担,这个过程体现出技术人员的“创造精神”。第二,将新设想和新发明应用到产品中,要由技术人员和企业家共同承担,这个过程是技术人员主动推广新设想和新发明、企业家积极采纳新设想和新发明的过程,体现出技术人员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第三,新产品走向市场,实现了技术对经济的作用,一次技术创新过程完成。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原有技术系统的功能逐渐不能适应新的技术目标,企业和技术人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进,这就是技术进步。生产需求与企业技术系统现有功能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是指在基础创新(第一次创新)之后,在不改变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对制约和影响技术系统整体效能提高的约束技术进行解除,是企业的二次创新,包括局部性的小规模技术改造,换代新产品与改进新产品开发等。在以解除约束技术为目标的企业技术进步中,替代约束技术的新技术要素的产生及其他一系列创新活动,往往导致一系列相关技术发明的“连锁反应”,从而促进社会技术体系与技术系统的发展[15]。技术进步是企业技术系统发展的渐变形式,是企业的经常性行为,包括生产技术形态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技术形态的新产品开发两种基本形式,体现企业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益求精精神”。

技术的两个阶段、技术创新的三个步骤告诉我们,技术发展指的是社会技术体系与技术系统的发展;技术过程不在于专利和图纸的多少,而在于有多少专利和图纸真正形成产品并推向市场。

技术创新要素包括创新者、信息、思想、环境和资源。其中的创新者主要是技术人员和企业家。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工匠,以及西方工业革命之前的古代工匠,是当时主要的技术创新主体,兼有技术发明创造和产品生产销售的双重职责。工匠实质上实现了技术家和企业家的结合。工匠作为凭技术生存的个体手工业者,既是技术家,又是生产经营者,其技术活动过程包含了智能技术阶段和现实技术阶段。在智能技术阶段,工匠需要不断进行新工艺、新手段的发明创造,需要有强烈的“创造精神”;智能技术完成后,工匠还要将技术发明应用于产品,实现技术创新,体现出了“创新精神”;在面向市场规模生产的现实技术阶段,工匠要不断进行技术进步,呈现出了“精益求精精神”。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就是“创造精神”、“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

现代具有一定实力的规模化企业中,一般都有技术研发部门,雇有一定的技术人员,形成了集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技术过程,因而这类企业就具备工匠精神。有的中小企业虽然没有独立的研发部门,但企业中的技术工人也承担着技术任务,也具备工匠精神。我国在供给侧改革和强国战略中针对企业提出的工匠精神,包含了“创造精神”、“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内涵深远,不仅是企业所体现和追求的精神特质,而且也广泛适用于其他社会领域,成为各行各业的精神追求。尤其是技术院校,在以技术教学和研发为学校职能前提下,因具有强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类型特色,工匠精神十分明显,进而成为人文素养的内容要素之一。

三 技术院校的“工匠精神”类属性

大学运行要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人的发展规律,另一个是社会发展规律。大学以“人”为教育对象,大学教育必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也是大学的本体性价值之所在,是大学的共性。另外,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到了社会中心,为社会各行各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形成了不同类型,这也是大学的工具性价值之所在。我国大学类型大体上可分为研究型(或学术型)和应用型。这二类大学除了都要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任务、实施共同的人文教育外,还要根据不同的社会需要进行不同的专业教育,因而这二类大学除了具有共同的“人文精神”外,还具有各自类型特色的“类”精神。

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以科学为研究任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的,“科学精神”是它的文化属性。科学既指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又指获得知识的认识活动。科学研究的任务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规律。技术的特征是“发明”,科学的特征“发现”。科学精神指在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成果中通过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表现出科学独有的精神气质。根据科学活动特征,我们可以概括出科学精神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科学以探究自然界运动规律为根本任务,科学家以追求真理为使命,所以科学具有求真精神;第二,由于科学作为人类的理性活动,科学研究过程中遵循严格的逻辑思维过程,所以科学具有理性精神;第三,由于科学是以“发现”为任务,任何发现都须经过检验才能认可和接受,科学家要对自己和别人的工作都要持怀疑态度,所以科学具有怀疑精神[16]77-78。根据以上分析,研究型大学体现的是“科学精神”,具体包括求真精神、理性精神和怀疑精神。

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相对应。研究型大学以科学研究为旨趣,强调学科逻辑和客观发现。科学研究相对独立,和价值无涉,从而使得研究型大学和社会之间保持着适当距离。应用型大学是以直接满足和服务于社会需求为旨趣,强调大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应用型大学可分为工程型和技术型。

工程型大学以实施工程教育为主。工程活动比较复杂,因而工程型大学很难用一个精确的精神特征来描述,它包括了科学精神和技术精神在内的多种精神特征。“工程”是指把数学和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规划、研制、加工、试验和创制人工系统的完整的、全部的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总称。工程是一种复杂的事物和社会现象,是一种建造设施的活动,它综合利用科学、技术和经验来改变自然并将自然资源建造成人类服务性设施,以满足人们实际需要。工程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有明确的目的、计划和组织,而且具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技术难度,并由专业人员设计与指导[17]60-61。按照科学、技术和工程三元论,工程与科学、技术不同特性在于:科学活动是以“发现”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技术活动是以“发明”为核心的人类活动,工程活动是以“建造”为核心的人类活动[18]5。在科学、工程和技术三者关系中,技术是科学与工程的中介。科学要通过技术才能转化为工程项目。高等教育体系由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三种类型组成,他们分别以培养学术型、工程型和技术型人才为主。技术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有中介过渡的特征,对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起到沟通和桥梁作用[19]34。工程活动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建造”活动,既有科学研究活动,又有技术发明、创新活动,还有其他协调、组织、管理等活动,因而工程活动包含了科学精神、技术精神在内的更多的精神类型,工程型大学也就包含了除科学精神、技术精神在内的更为复杂的精神类型。

技术型大学具有浓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征,不仅具有技术精神,还具有精益求精精神,因而技术型大学体现的是“工匠精神”。技术型大学主要包括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本科层次的技术大学①,目前我国正积极发展研究生层次的技术教育。根据上文对技术的分析可以得出,技术型大学主要体现的是技术精神,具体包括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但是技术型大学办学具有强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点。技术过程原本就是与市场紧密联系,从智能技术阶段到现实技术阶段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将技术发明应用到产品上并推广到市场最终形成生产力的过程,所以技术型大学最明显特征就是直接对接产业,与企业合作,使得校内技术发明创新与企业产品保持一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保持一致,从而在技术活动的整个过程和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保持完整性。技术型大学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不仅仅给企业提供技术发明、实现技术创新,而且还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与企业密切合作不断进行技术进步,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竭力使技术和产品达致完美,体现出技术的“精益求精”精神。在人才培养方面,同样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实现人才培养效益的最大化,体现人才培养的“精益求精”精神。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型大学不仅具有技术精神,而且还具有精益求精精神,而这二者正是“工匠精神”之所在。

不同类型大学性质不同,体现出的精神气质也不同。培育大学精神首先要认清大学的性质,然后分析出与之相应的精神气质,最后才能实践操作。根据学校类型培育相应的大学精神,这是技术型大学培育工匠精神逻辑上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来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就容易了。

四 技术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一)提高技术院校地位,造就大批“工匠精神”承载者

技术人员是工匠精神的承载主体,技术院校要培育工匠精神,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扩大技术教育规模,提高技术教育层次,造就一大批包含初、中、高各层次的技术师、技术开发人员和技术科学家,让工匠精神承载主体规模壮大、层次提高,工匠精神自然就能形成潮流并具有影响力。然而,由于重“科学”轻“技术”的历史原因,我国技术教育起步晚,技术人员社会地位不高,技术工作没有像德国那样具有较大吸引力,在我国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技术人员缺乏现象。统计显示,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在德国这一比例高达50%,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5%,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20]。技术人员数量少,地位不高,这是社会没有广泛形成“工匠精神”的主要原因。为了培养一大批技术人员,国家已有所行动,出台了相关政策提高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和地位。首先,通过新建立技术大学和将地方研究型本科院校向技术型院校转型这二种方式扩大技术院校规模;其次,通过提高技术教育学历层次来提高技术人员学历水平。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到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要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21]。2015年10月出台的《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试点一批、带动一片,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发展模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口,形成一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技术转移应用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22]。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相继出台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方案。截至2016年底,全国约200所高校在进行应用型转变试点[23]。我国技术教育规模和地位不断提高,工匠精神的承载主体不断扩大,工匠精神也必将在社会中蔚然成风,从而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二)通过技术活动和教学,内在地自我提升“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包括技术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技术院校在培育和提升工匠精神时,要注意技术活动的特点,对技术过程各个环节有重点的培育和提升。在校内教学和技术创造发明上要重点关注技术精神,在校企合作上要重点关注精益求精精神。

1.程序技术教学和技术活动提升技术精神

教学、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是技术院校的三大职能。工匠精神中的技术精神(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主要通过技术教学和技术活动产生和提升。技术教学中的技术有二个特征:一种是作为知识的技术,另一种是作为程序的技术。在教学中,技术院校除了进行一定的知识技术教学外,还按照程序技术的特征进行教学,如任务驱动教学、项目化教学、技术研发教学等等表现为技术过程的教学。与这类教学相适应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通过技术过程式教学,学生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精神进一步提高。

除了技术过程式教学外,直接参与技术活动更能培育技术精神。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参与教师技术创新团队,在技术团队中参与技术发明和创新。(2)参加技术创新社团,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科技创新、项目式教学等活动。(3)参加技术竞赛,包括校内技术竞赛和校外技术竞赛。校外技术竞赛中,较有影响的省级以上技术赛事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该赛每两年举办一届,已形成省级、全国两级赛事,吸引了大批学生参赛,对提高技术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还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大赛等。

目前许多技术院校建立了独立的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进行专门的创新教育,这也是创新精神培育的有效方式。另外,校园创新文化活动也是培育技术精神的途径。如各种技术文化节、发明创造作品展等等。

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精益求精精神

精益求精精神体现在产品的技术进步阶段,是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体现企业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由于技术过程是从智能阶段到现实阶段的过程,是技术创造发明应用到产品并推向市场的过程,技术院校的技术活动天然地要和企业生产发生联系,自然地就有精益求精精神产生的实践基础和条件。技术院校的技术发明转移给企业,校企之间的合作并非就此结束。技术院校还要继续和企业密切合作推动技术进步,包括生产技术形态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技术形态的新产品开发。另外,在教学上,技术院校也要将企业技术进步纳入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代表最新技术。这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培育和提升精益求精精神的实践基础,传统的“象牙塔”式的办学模式是无法培育精益求精精神的。目前还有许多技术院校模糊了与研究性大学的区别,脱离社会需求,办学无特色,尤其是由地方本科院校新转成的技术院校,出现“转而不变”的情况,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得比较成熟。如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和美国的CBE模式、英国的BTEC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等等,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为提升我国技术院校精益求精精神提供了借鉴。

(三)以“文化育人”为理念,外在地培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培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活动,需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教育。“文化育人”是一种从“文化”角度来看待大学教育的提法。从广义文化概念来看,学校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机构,不仅有继承文化、传播文化的功能,而且还有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就是文化“内化”的过程,或者说是人的“文化化”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24]。大学是一种“以文化人”的文化机构,“文化育人”是文化视域中大学本质属性。大学文化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工匠精神属于精神文化范畴,以“文化育人”为理念就是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全方位培育工匠精神,其外延十分广泛,一切有益于工匠精神的方式方法都可以利用。这与在技术活动中自我提升工匠精神的途径不同,通过文化的方法培育工匠精神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文化浸染熏陶。因此,以“文化育人”为理念培育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文化育人”的广泛性和延续性,保证学生每时每处都在工匠精神的“包围”中。

精神文化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校训等等,这类文化要突出技术院校的类型特点,按照工匠精神的几个构成要素建设。物质文化也叫环境文化,重点在于体现创新精神的学校布局。制度文化要求设计一整套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教融合的学校制度。行为文化建设在于形成一种表现对技术和技术大师敬重的行为习惯。

(四)实施现代学徒制,全面提升“工匠精神”

学徒制是古代技术传递方式。无论中国古代还是西方古代,技术主体主要是工匠,技术还未从工匠那里独立出来,工匠的技术技能基本上是通过父子或师徒间口耳相传流传于世。学徒制传递了工匠的技术,同时培育了工匠精神,至今还有强大的生命力。虽然技术院校采取的是集体教学,但在某些技术传授方面还需要个别指导,因而现代技术院校采用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与古代学徒制的区别主要在于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和学生学徒“双重身份”。2014年9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25]。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职业学校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26]。技术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学生在学校导师指导下参与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提升了技术精神;在企业师傅指导下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进步,提升了精益求精精神。所以,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较全面的工匠精神培育和提升方式。

猜你喜欢
工匠大学科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点击科学
工匠神形
科学大爆炸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