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2-22 10:07徐向阳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优惠政策新生代农民工

徐向阳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宿州 234101)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不仅是农民工自身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府和社会关心的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有效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1.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

1.1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形式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其在家乡的创业形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创办现代化农业企业。农民工在去往城市之前主要从事的就是种植业、养殖业,但是由于科技化、机械化水平不高和农业管理观念的缺失,让农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部分农民工在返乡时考虑到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所以仍旧从事农业生产。但是这部分农民工创办的是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企业,注重科技和机械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二种是创办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类企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时所从事的就是第二产业或是第三产业类工作,因此对这类工作的熟悉度是非常高的,再加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类企业和农业企业相比,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他们选择了创办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类企业。

1.2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类型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类型是依据农民个人的资质和外部的创业环境来划分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基本生存型创业。这种创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农民工的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农民工的生存。其主要表现为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类工作,产业规模较小。选择这种创业类型的农民工多半技术水平不高,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年龄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希望通过创业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第二种是政策引导型创业。这种创业主要是受到外部创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到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的指引而开展相关产业活动的创业类型。其主要表现为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类工作,也就是依靠自身的经济基础开展新的产业,风险性较高。第三种是资源开发型创业。这种创业是依靠农村独特的农业资源发展起来的创业类型,主要表现为农民工从事特色农业生产,对产品深度加工,体现了农民工的创业精神。

1.3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其中体现了我国农民工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主要有三个:首先,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素质偏低。农民工在家乡没有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在城市没有受到高等的技术培训,自身素质较低,掌握的技能较少,缺乏相应的创业知识和创业理论。其次,自主创业和工作经历有关。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时不仅获得了创业资金和资源,还获得了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些都会对农民工的创业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创办企业规模较小,且多从事非农业生产。这个特点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核心特点。农民工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从业经历的影响和非农产业的高利益性的诱惑。

2.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创业资金的缺乏

创建企业必然需要投入创业初始资金,而创业初始资金不足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最大的问题。创业资金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农民工的原始资本积累不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观念和父代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加注重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他们在城市的花销较多,不能积累下足够的原始资本。另外,部分农民工将原始资本用于儿女的抚恤和父母的养老,实际能够使用的创业资金是非常有限的。第二,融资渠道过于狭窄。社会企业对于农民工创业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不能很好的帮助农民工融资。农民工在融资不足的情况下,一般会选择向亲戚朋友借款,而这种借款是由双方之间的信任做担保的,风险性非常高。

2.2 政府政策的缺失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需要受到政府的鼓励,但是地方政府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是不足的,没有正确的看待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政策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农民工享受不到优惠政策。部分地方政府认为农民工创业不会为地方创造高收益,所以没有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阻碍了农民工创业企业的发展。第二个方面是优惠政策的不平等。政府在城市实施的优惠政策和在乡村实施的优惠政策差异较大,将城市劳动者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差异看待,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个方面是政府没有落实政策。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是政策生效的有力保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政府的政策和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不符,并且政府没有实际落实政策,无法发挥政策的作用。

2.3 农民工素质不足

新生代农民工相比较父代的农民工文化程度更高,思想更加开放,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高技术的培训,因此创业会较为吃力。农民工的素质不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创业项目的单一化。由于农民工的技术水平较低,所以只能模仿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企业,生产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减慢了企业的发展速度。第二个方面是创业模式的陈旧化。农民工所选择的创业模式多为家庭创业或是个人创业,创业风险较大,抵抗风险能力较差,企业不能长期发展。第三个方面是过高的创业目标。部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对于自身的认识不足,制定了过高的创业目标,导致了创业项目的夭折。第四个方面是企业管理水平低。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采用的多是独裁制管理,忽视了员工的感受。

3.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

3.1 满足农民工资金需求

创业资金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石,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要想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要满足农民工的资金需求,为农民工提供充足的创业资金。政府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来满足农民工的资金需求:第一是创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基金。专项基金的主要作用是补贴农民工,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对于具有强烈的创业意愿和高超的创业能力的农民工要优先发放基金。第二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政府要积极宣传农民工创业的优势和好处,让社会上有一定资金基础的企业或个人参与到农民工创业中来,提高融资的多元化,拓宽农民工创业的融资渠道。第三增加金融机构的数量。政府要增加农民工创业地区的银行数量,并且要降低农民工贷款要求,为新时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3.2 制定创业优惠政策

地方政府要贯彻落实国家的创业优惠政策,并且要根据本地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的创业优惠政策。制定创业优惠政策主要分为三步:首先分析农民工的政策需求。地方政府制定的创业优惠政策必须要满足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因此就要在政策制定之前分析农民工的政策需求,以此来提升政策的实用性。政府要和农民充分沟通,并将农民的需求集中整理,通过分析需求来找出政策制定目标。其次制定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地方政府要让农民工参与政策制定,及时公示制定的政策,让政策制定的过程变得透明化、民主化,并且要保证政策的平等性,即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和城市劳动者扶持政策要相一致。最后是政策的实施。政府要创建农民工反馈渠道,通过农民工的反馈来优化政策,提升优惠政策的适用性。

3.3 提升农民工素质

地方政府要提升农民工的素质,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工的素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加强农民工技术培训力度。地方政府要建设专门的农民工培训部门,传授农民工先进的技术,让农民工符合创业的基本要求。要合理制定培训的内容,并且要不断的优化培训内容。要定期对农民工进行考核,找出农民工的弱项能力,从而开展针对性培训。第二个方面是宣传正确的创业理念。地方政府要大力宣传农民工创业理念,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增强农民工的创业信心。对于业绩较好的农民工创业企业要加以奖励,提升农民工的创业热情。第三个方面是在地方职业院校设置创业专业。地方政府要积极地和地方职业院校协商,发挥职业院校的教育优势,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术的产业工人,满足创业企业的发展需求。

4.结语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现象,创业企业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政府满足农民工的资金需求,制定创业优惠政策,提升农民工素质,这些问题就能够很好的被解决,创业企业也会发展的更加稳定。

猜你喜欢
优惠政策新生代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新生代“双35”09式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