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还”的“反预设”功能

2019-02-22 14:25刘娅莉1王玉响
关键词:构式虚词义项

刘娅莉1,王玉响

(1.四川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中国 成都 610066;2.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语言学系,美国 戴维斯 95616)

一 问题的提出

虚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现代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1]99。虚词研究一直深受汉语语言学界重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虚词义项的分立上分歧较大。如《现代汉语八百词》依据“还”所表达的语气和情感将“还”的义项分立为4大项13小项[2]525-254;《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依据“还”语义信息和句法功能将“还”的义项分立为5大项13小项[3]221-226;《现代汉语词典》归纳为6项[4]504。郭锐指出,学界对虚词的语义分析较为粗疏,在义项的分合处理上并不完全合适;他提出“语义结构分析法”,认为可以使虚词语义描写更清楚、更系统,并据此分析出“还”的11个义项[5]。然而,以上义项仍然没能涉及“还”的全部意义。更重要的是,虽然郭锐意识到虚词语义的“不自足”、“依赖与之共现的其他实词性成分”[5],但他提出的语义结构分析法并不能解决虚词义项分与合问题,分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合并也就缺乏基础。虚词语义的不自足性要求我们必须跳出语义的框架去寻求别的研究角度。

范开泰曾指出,虚词是汉语语法结构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的“标记词”,不同的虚词凸显出不同平面的功能,因此,应该用三个平面的观点来分析虚词,发现其特性[6]。高增霞进一步从认知语言学的“词义意像”出发,对“还”的义项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尝试将“还”的词义统一为“延续”,将功能统一为“激活一个序列:时间序列、等级序列或者心理序列”[7],这实际上将语用学引入到了“还”的义项合并的研究当中。

近年来,研究者越来越重视从语用学的角度去研究“还”的意义,但主要集中在“还”的相关句式/构式中,比如“X比Y还W”和“还NP呢”。吴福祥认为“还”和“然而、其实、事实上”等词是汉语反预期标记副词,但并未给出实例,也未展开讨论[8];宗守云在吴福祥的基础上,提出“X比Y还W”是一个反预期结构式,传达了“反预期”的信息[9];郑娟曼认为“还NP呢”构式具有“反预期”和“反期望”两种含义[10];唐敏认为在特定句式或结构中,“还”具有“反预期”的功能,并重点探讨了“还”的“反预期”语用功能及其义源[11];徐以中、孟宏认为解决“还”字句的歧义问题需要确定“还”的语义指向,从而确定“还”的语用含义[12]。但这些研究并没有解决“还”的义项分合问题,且均不排斥在其它情况下“还”还可表达其它语义。

可见,学界在“还”义项的分立和归纳上分歧很大,所立义项差异很大,因此,研究结果虽多,却让使用者特别是二语教学与学习者无所适从。“还”作为一个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的副词[11],其意义很难仅从语义角度确定。虽然已有很多研究注意到这一点,甚至已经开始深挖“还”的语用功能,但该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句式/构式的语用功能上,而未就“还”本身的意义展开讨论。本文将突破以往语义和句式/构式研究的局限,从语用学预设的角度入手对“还”进行研究,发现其语用特性,还原其本来面目,进而解决其义项分合问题,探讨一条虚词研究的新路径。

二 理论基础:预设与反预设

预设(presupposition)也称为“前提”、“先设”和“前设”,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学奠基人弗雷格(G. Frege)于1892年提出。它是指说话者在说话时所做的假设,即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13]。如:

(1)你在那家商店买过啤酒吗?

这句话至少有(1a)“有一家商店”和(1b)“那家商店卖啤酒”两个句子作为前提。如果没有商店或者那家商店没有啤酒,(1)就是有问题的。当然有时也不排除说话人明知没有而故意这么问的,如在法庭上,律师在不能确定嫌犯是否杀人的情况仍会问出:

(2)你杀死他是不是因为你和他有仇?

这句话设计了一个陷阱,预设“你已经杀了他”。

传统上,预设被认为是一个语义学的概念,定义是:

(i)当且仅当从命题P和命题“非P”都可以推导出Q时,Q是P的语义预设。[14]

如(1)和“非(1)”(我没有去过那家商店买啤酒)都能推导出(1a)和(1b),因此,(1a)和(1b)是(1)的预设。

而从语用学的角度对预设重新定义:

(ii)当且仅当无论何时话语P在会话中被接受,P的发话者都会设想Q并相信受话者也设想Q,Q才是P的语用预设。[14]

比如,只要(3a)这句话(即P)被接受,说话者和受话者都会设想到(3b)(即Q),(3b)是(3a)的语用预设。

(3a)今天比昨天还冷。

(3b)昨天很冷。

预设在汉语研究中一直受到关注,特别是语用预设[15-17]。部分学者甚至认为预设就是“语用预设”,而根本不存在语义预设[18]。不过,目前主流观点还是倾向于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并存且有交叉。本文仅探讨“还”的语用预设,故不对两种分类进行详细讨论。

现有研究发现,除了句子句式(如“这还……啊”)可以有预设外[18],具体的词语也有预设。如张斌认为“至多”、“至少”都预设事情有轻重、高低、多少等不同层级[17];王瑞烽将“倒、反而、并”归为“预设差异副词”[19]。虽然现有研究已经发现“还”的句式/构式能够表达反预期或反期望的信息,但是未能深入发掘这些语用功能的来源,即“还”的真正意义。

使用副词“还”的句子(以下简称“还”字句)都存在着一个语用预设,比如(3a)的预设是(3b),因此,我们可以从(3a)这句话推测出(3b)“昨天很冷”来。而(3c)“今天比昨天冷”这句话不存在这样的预设,无法从句中推测出昨天是冷还是不冷。可见,“还”引发一个预设。

我们认为,“还”字句预设了一种情况(记作Q),预设的内容一般由语境决定;而“还”则用来表达“现实情况(即句义,记作P)与预设相反”,即“反预设”之义。也就是说,在“还”字句中,句义P和预设Q意思相反:P=非Q(即:P=¬Q),这种预设与反预设之义正是通过“还”来实现的。(3a)预设了“昨天很冷,今天应该不会更冷了”(Q),而现实(P)是“今天更冷”,与预设相反,故而用“还”。反之,如果不需要表达“反预设”之义,就不必使用“还”,试比较:

(4a)老张周末才能休息。

(4b)老张周末还在工作。

一般情况下,“周末应该休息,而不是工作”,因此(4a)不存在“反预设”之义,故不能使用“还”。(4b)则与预设相反,表达了“反预设”之义,故使用“还”。下面,我们将从“反预设”的角度对前人所研究的“还”的义项和用法进行检验和重新分析。

三 “还”各意义的反预设考察

1.表示程度的“还”

陆俭明[20]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3]221-223等研究和著作把表示程度的“还”细分为两类:表示程度深和表示程度浅,如(5a)和(5c)。“还”为何能够同时表示“程度深”和“程度浅”两种相反的意义呢?根据预设理论,我们认为,“程度深”和“程度浅”并非“还”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它们源自具体句式或句子,如:

(5a)今天比昨天还暖和。

(5b)今天比昨天更暖和。

(5c)今天还暖和。

(5a)预设了“昨天很暖和,今天的温度应该不会超过昨天”之义。而现实情况是“今天的温度超过了昨天”,与预设相反。程度深的意思则由句义带来:今天的暖和程度比昨天“深”,昨天已经很暖和了,故整句话就具有了“程度深”的意思。而(5b)这句话并没有反预设的意思,“更”是递进标记词,表示程度更进了一层,亦即“程度深”。(5c)的预设是“昨天或者过去一连几天很冷,今天应该也很冷”,而现实情况则与预设相反,即今天相对而言是暖和的,所以说“今天还暖和”。现有研究认为这里的“还”“表示程度浅,并伴有不是太满意的色彩”[20]。事实上,这里的“程度浅、不太满意”的意义也是由句义带来的。该类句子的预设一般是一种不好的情况,按常理现实情况也应同样糟糕,所以只要现实勉强过得去,就是与预设相反了。在交际中,如果借助一个很不好的东西来说明另一个东西好的时候,另一个东西往往也不会特别好,“程度浅”、“不太满意”的意思也正由此产生。而借助于一个已经很好的东西说明另一个东西好的时候,另一个东西则往往很好,这也是(5a)的“还”字句的“程度深”之义的起源。再比如:

(6)甲:我太惨了,都三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了。

乙:其实你还好啦,有的人三年都没有拿到工资了。

(7)甲:你老婆真漂亮,比电影明星还漂亮。

在(6)中,乙正是借助说一种十分糟糕的情况来说明甲的情况并不太糟糕。在(7)中,甲则借助大家都认为十分漂亮的电影明星来说明“你老婆很漂亮”。通过与不同对象(即预设)对比,意思传达更加准确。两句话中“还”则发挥了“反预设”的语用功能,程度深浅并非“还”的固有意义,而是由句义带来。

2.表示时间的“还”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把表示时间的“还”细分为四类。一类表事情发生很早,如(8);一类表情况持续不变,如(9);一类表事情已经过去,如(10);一类表动作再次发生,如(11)[3]221-226:

(8)还在一千八百年前,中国已经发明了造纸法。

(9)他还在坚持工作。

(10)从前,我还看过无声电影。

(11)他还要写一本书。

我们认为,这里的“时间”义实际上也是从句义推导而来,并非“还”所固有。“还”在这里仍表达了“反预设”之义。(8)的预设是:“一千八百年前”是很早的时间,那个时候没有办法发明造纸法。而事实是“中国那个时候已经发明了造纸法”,与预设相反。把“还”去掉后原句变成(8a)“在一千八百年前,中国已经发明了造纸法”。这句话仍然表示“事情发生很早”,但是已经没有“反预设”之义。同样,(9)预设了“(因为生病了或者太晚了)他现在应该不在工作了”。而现实情况是“他在坚持工作”,与预设相反。同样把“还”去掉,(9)变成“他在坚持工作”。这句话仍然有“持续不变”的意思,但已无反预设之义。(10)的情况也是如此,这里不再赘述。(11)比较特别一些,如果去掉“还”,“再次发生”的意思就不存在了,但“再次发生”并非由“还”表达,而是整句话的预设带来的。试比较下面(11)a、b和c三句话:

(11a)拍了一部电影以后,他还要写一本书。

(11b)写完这本书以后,他还要写一本(书)。

(11c)写完这本书以后,他要写另一本(书)。

(11a)并不是“写”这个动作“再次发生”,它和(11b)一样,只是表达了一种“反预设”的意思:拍完电影或者写完一本书之后一般要休息一下或者做别的事情,而他做的事情却与“预设”相反。(11c)表达了动作“再次发生”,但并没有用“还”,当然整句话也就没有了“反预设”之义。可见,“时间”义并非由“还”而来,而是由句义而来,“还”的作用仍是表达“反预设”之义。

3.表示范围的“还”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把表示范围的“还”分为两类。一类表范围扩大,如(12);一类表范围有限,如(13)[3]221-226:

(12)读完书之后,还要写一篇心得。

(13)小王开始外出揽活时,还不过十三四岁。

我们认为“范围”义也是由句义而来,并非是“还”的固有意义。(12)和(13)去掉“还”得到:

(12a)读完书之后,要写一篇心得。

(13a)小王开始外出揽活时,不过十三四岁。

这两句话仍有“范围扩大”和“范围有限”之义。可见,“范围”义并不是“还”的固有意义。“还”在这里仍表达“反预设”之义。(12)预设了“读完书之后,应该没事了”,而事实是“读完书之后,要写一篇心得”,这就与预设相反,故用了“还”。(13)的预设是“外出揽活的人年龄一般大于十三四岁”,而小王“不过十三四岁时就开始揽活了”,与预设相反,同样由“还”来表达。

4.表示语气的“还”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把表示语气的“还”分为两类。一类表强调,如(14);一类表责怪,如(15)[3]221-226:

(14)你还真有两下子!

(15)已经一点钟了,你还来呀?

我们认为,这里的语气义也都由句义带来,“还”所表达的仍然是“反预设”之义,而“强调”和“责怪”的语气正是由“反预设”带来的。(14)的预设是“你是个很平常的人,应该没有什么能耐(两下子)”,而事实是“你有两下子”,与预设相反,故用“还”。如果把“还”删除,“你真有两下子”这句话仍有“强调”的意思,可见,“强调”之义并非源自“还”。(15)是个反问句,预设是“一点钟太晚了,你不应该来”,而现实是“你要来”,与预设相反。

事实上,很多“还”字句都表达了一定的语气,至于表达什么语气则与具体句义有关,比如(5c)“今天还暖和”表达了不太满意的语气;(5a)“今天比昨天还暖和”表达了感叹的语气,等等。如果把(15)改成“已经一点钟了,你还在学习呀”,就有惊讶的语义;而“已经一点钟了,他还在学习呢”,则有赞赏的语气。

5.表示添加的“还”

唐敏认为下面这个句子的“还”表示“添加”之义,和“反预期”无关[11]:

(16)我有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妹妹。

(17)甲:你买了什么东西?

乙:我买的有苹果、香蕉和桃子,还有梨。

实际上,这里的“还”仍然表达了“反预设”的语用功能。(16)的先行问句可能是:“你家有几个兄弟姐妹?”当答话者说“我有一个哥哥”时,往往会让人产生这样一种预设:“你应该没有别的兄弟姐妹了。”可是现实是“我”除了哥哥以外,也有一个妹妹。为了消除对方的预设,故使用了“还”。再如(17),乙在回答“我买的有苹果、香蕉和桃子”时,由于用了“和”,会让听话者产生一种预设:“乙就只买了这三种东西,没有别的了。”可实际上也买了“梨”,因此乙用“还”来消除这种预设。不过,此类句子的“反预设”功能往往要弱很多,“还有”在这里已经词汇化,成为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21]。

6.其他意义的“还”

郭锐细分出来的“还”的11类意义[5]也都可以用“反预设”来解释。我们先看郭文引言中认为的现有辞书释义无法概括的四个例子[5]:

(18)我不希望你生病还来上班。(表条件)

(19)那这专家座谈会还搞不搞了?(表计划不变)

(20)还有不如你的哪,你好歹还娶上媳妇儿了。(表保持底限)

(21)我还以为你不识字呢。(表原状态终止)

(18)预设了“生病不应该来上班”,现实情况“生病还来上班”与预设相反。(19)是个正反疑问句,虽形式较其它例句略显复杂,但和陈述句“专家座谈会还要搞”的预设相同,也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专家座谈会不要搞了”,而现实是“还要搞”,与预设相反。使用正反疑问句是因为说话人对该“反预设”的情况不太确定。(20)预设是“情况糟糕的人娶不到媳妇”,而现实情况是“虽然你的情况也很糟糕,但是你娶到了媳妇”,与预设相反。(21)的预设是“过去的我认为你不识字”,而现实情况是“你识字”,与预设相反。由于“以为”已经预设了一个相反的判断[22],即“你识字”,且和“还”的预设有重合之处,所以“还”才被误认为表达“原状态终止”。如果把“以为”改为“知道”:(21a)“我还知道你不识字呢”,这句话就没有“原状态终止”之义。另外,删除各例中的“还”后,郭锐所认为的那些意义仍然存在,比如(21b)“我以为你识字呢”仍有“原状态终止”之义。可见,那些意义并非由“还”表达。

下面再分析郭锐的其他几处用例[5]:

(22)死了的人还会活过来吗?(表恢复)

(23)这个电影我还要再看一遍。(表重复)

(24)枪响后,树上还有一只鸟。(表减员)

(25)这设计师想得还真周到。(表意外)

(22)是个问句,它和(22 a)“死了的人还会活过来”的预设一样,都是“死了的人不会活过来”,而“现实情况”是“死了的人会活过来”,与预设相反,所以使用了“还”。说话人对这种“现实情况”存在疑问,所以使用了疑问句。去掉“还”后变成(22 b):“死了的人会活过来吗?”这个句子仍然有“恢复”之义。(23)的预设是“电影看了一遍就不用再看了”,而现实情况是“我要再看一遍”,违反预设,因此使用“还”。(24)的预设是“枪响了,树上应该没有鸟了”,而现实情况是“树上有一只鸟”,违反预设。“减员”的含义并非由“还”造成,而是“枪响”后的一种结果,我们对句子稍微处理,便可看得更清楚:

(24a)树上有十只鸟,枪响后,树上还有十只鸟。

(24b)枪响后,树上没有鸟了。

(24a)用了“还”,但是并没有“减员”之义。而(24b)表示了“减员”,却不能再用“还”了,因为该句没有反预设之义。可见,(24)用“还”是由反预设的语用功能决定的。(25)预设了“这个设计师可能会想不到某些方面”,而事实是“他想到了”,与预设相反,故用“还”。事实上,“意外”隐含于反预设之中,这种“意外”之义几乎存在于所有“还”字句中。

综上所述,郭锐所发现的“还”的新义实际上并非“还”的固有意义,而是由句义带来的。“还”在这些句子中表达的仍是“反预设”之义。

7.关于与“还”有关的句式/构式①

构式被认为表达了无法从构成成分推知的意义,已成为国际语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23]。目前学界研究较多的与“还”有关的构式是“还X呢”[10],以及前面提到的“X比Y还W”[9]。因本文前面已经讨论过“X比Y还W”(“今天比昨天还暖和”),这里仅讨论“还X呢”,其他句式/构式都可进行类似分析。

郑娟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还NP呢”表达的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期望信息,如(26);一类是反预期信息,如(27):

(26)这个字都不认得,还博士呢!

(27)还博士呢,他连大学都没毕业。

她认为,(26)的说话者对博士有很高的期望值,而现实是期望对象博士并非如说话者所期望,因此(26)表达了“反期望信息”;(27)的说话者存在一个预期E,即他是博士,而事实是非E,那么非E“大学都没毕业”对于受话者来说就是一个反预期信息[10]。从构式的角度对意义这样处理亦无不可,但细剖该构式可以发现,“还”在这里的基本功能仍是“反预设”,至于这种预设是“期望”还是“预期”,则是由具体预设和句义决定的。(26)的预设是“博士的水平很高,应该认识这个字”,而现实情况是“这个博士不认识这个字”,与预设相反,故用“还”;(27)的预设是“他是博士”,而现实情况是“他不是博士”,与预设相反,故也用“还”。

四 结语

通过上文的考察可以得知,“还”字句都存在一定的预设,这种预设一般由语境决定,整句话通过“还”表达“反预设”之义,并由此带来或多或少的“意外”之义。看起来纷繁复杂的“还”的各种义项则往往是由“还”字句的句义所造成,并非由“还”而起。通过预设理论,我们把原本看似很复杂、有很多义项的“还”还原成一个简单的只有一个义项的“还”,即“还”用来表达“反预设”的语用功能。同时,我们也更加清楚为何有些包含“还”的句式/构式能够具有某种或某些意思。

虽然本文研究仅限于“还”这个个案,但我们可从中观察到,研究者常易误将句式及句子之义归到虚词本身,使虚词担负了很多本不属于它的意义,我们将该现象称为“虚词超负”。为更好地研究虚词以及在二语教学中教授虚词,我们需要不断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寻合适的理论对虚词进行考察,并对“超负”虚词进行“减负”,如本文使用预设理论成功为“还”“减负”。当然,每种理论的适用范围都是有限的,如预设理论虽对预设较为明显的副词“还、并(不/没)、居然、重新”等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对一些预设不太明显的词语可能就无法充分解释。因此,我们应该持开放的态度去发现、运用乃至创新理论。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更多学科的理论被应用到汉语研究当中,我们对虚词的认识亦将逐渐深入,从而更好地解决虚词义项的真伪和分合问题,并为虚词教学服务。

注释:

①陆俭明指出,构式不同于句式,构式只有单一意义,而句式可以多义。见:陆俭明《构式与意象图式》,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另,本文关注包含“还”的所有句子,对“还”的意义而非构式义或者句式义进行探讨,故未对二者进行区分。

猜你喜欢
构式虚词义项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强化显义与突出内涵:当代流行构式“不是所有的X都叫(是)Y”研究
试论对外汉语虚词教学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