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9-02-26 06:57路阳白菊张亚男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经腹术式肌瘤

路阳 白菊 张亚男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病变之一,30~50岁育龄妇女高发,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2]。子宫肌瘤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月经量增多以及经期延长、包块、继发贫血、不孕及流产等。目前临床治疗中,针对有症状的肌瘤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方法。传统治疗术式多采用经腹或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随着临床微创诊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进步、微创诊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人们对术后生理功能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保留子宫的微创术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术式[3-4]。微创手术广泛应用的同时,不可否认传统开腹手术方法也有其优势所在。因此,对腹腔镜和经腹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诊断标准:依据病史、体征、症状、B超检查确诊;由B超检测肌瘤的数目、体积大小,并确定是否具备手术指征;所有受试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适应证包括:单发或多发子宫浆膜下肌瘤,肌瘤最大直径≤10 cm,带蒂肌瘤最为适宜;单发或多发子宫肌壁间肌瘤,肌瘤最小直径≥2 cm;多发肌瘤者肌瘤数目≤10个。排除标准:伴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癌者;既往手术史以及术中改开放手术者;合并全身基础疾病、恶性病变或神经类疾患等,无法配合相关手术操作者。两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位,于脐轮上缘取1 cm横切口。穿刺,形成12~14 mmHg气腹压力,置入腹腔镜。在腹腔镜直视下于左、右下腹造2~3孔,置入腹腔镜器械。瘤体突出处注入6 U垂体后叶素。切开子宫基层达肌瘤包膜层,旋转牵拉剥除肌瘤结节。肌瘤剥除后用可吸收线关闭瘤腔和肌壁。确认无活动出血后,以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创面以6 mL透明质酸钠防粘连。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取下腹正中纵切口或耻骨联合上两指横切口开腹探查腹腔。剔除肌瘤后缝合瘤腔,逐层关腹。两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2~3 d预防感染,检测生命体征指数。

1.3 观测指标 调查患者术前和术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内容包括月经量、痛经、下腹和盆腔疼痛症状,术后有无怀孕及生育情况。B超复查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变化,有无复发,肌瘤血流情况以及有无新发肌瘤。以QOL-BREL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疗效和随访结果比较 本组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采用保留子宫术式,术中无邻近脏器损伤,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经B超检查子宫体积恢复正常大小,无子宫穿孔出现。术后12个月,观察组4例复发(9.09%),对照组3例复发(7.14%),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9,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子宫肌瘤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可以高达20%~30%,子宫肌瘤的恶变率接近1%,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临床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中,手术仍是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方式。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一方面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另一方面,保留子宫可降低下丘脑-垂体-卵巢至子宫的性腺轴的影响,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6]。本研究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均接受保留子宫术式,旨在综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患者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这说明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腹腔镜下子宫剔除术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该术式可将对盆腔的感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可保持盆腔的内环境稳定。同时,腹腔镜下视野清晰,可有效降低邻近脏器医源性损伤的几率。而观察组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由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操作时间长造成的,其一方面与术者的临床治疗经验和学习曲线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术中对子宫肌瘤瘤窝的缝合要求较高,要保证缝合牢固,以确保有生育要求的育龄妇女子宫功能顺利恢复,预防术后妊娠子宫破裂[7-8]。从术后恢复来看,术后3个月经B超检查发现,子宫体积恢复正常大小,无子宫穿孔出现。术后12个月,观察组4例复发,对照组3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接近;而在进一步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比较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临床经验上来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任何位置的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直径和数量的适应证更宽,尤其是肌瘤数量>3个,直径>10 cm的肌瘤,优先选择经腹手术[9]。但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进步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适用于直径<9 cm,数量≤3个的浆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而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肌瘤的剔除深度以及缝合止血操作的要求较高,尤其是盆腔粘连较重患者应慎重选择此术式。此外,从相关文献来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复发多见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可能与术中未能完全剔除肌瘤有关。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以及生活质量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经腹术式肌瘤
阴道联合经腹超声诊断疑似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准确性分析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联合应用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