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模式与设计要点

2019-02-27 04:46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习者精准教学内容

曾 彦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中心,广东 河源517000)

精准教学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的美国,其发起人是林斯利,旨在通过设计测量过程来追踪小学生的学习表现与支持教学决策,后来发展为用于评估任意给定的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框架[1]。研究表明,精准教学是一种补救学生学业技能不足的有效策略[2]。微视频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中,但随着精准教学的提出,微视频的设计方法与应用模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真正成为“能学、辅教”的优质教学资源。

1 信息技术支持的精准教学特征

精准教学是一种高效的面向知识教学的方法[3],精准教学需聚焦精准定位分析的3 个相关问题: 预学习数据的精准挖掘、预学习情况的精准定位与基于预学习数据的精准教学决策[4]。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产生了大量的行为数据,记录与分析这些数据,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祝智庭[4]等首先将信息技术引入精准教学,构建出信息技术支持的精准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支持的精准教学模式包括精准确定目标、开发材料与教学过程、计数与绘制表现与数据决策四个环节”。

2 微视频国内教学应用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微课建设现状还是重建设、轻应用,微课开发的目的更多局限于比赛、职称晋升、项目申报、观摩学习等,没有在实际课堂中真正普及应用。此外,课堂中应用微课的效果的也不够深入,存在不少问题。

3 微视频教学应用存在问题

3.1 没有发挥视频传播媒介优势

部分微视频是传统课堂的再现,没有经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仍然是将传统的讲授、课本的内容经过视频的方式未加工或者加工很少地呈现给学习者,没有发挥微视频这种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有部分微视频对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制作成微视频未有深入考虑,令学习者产生“还不如自己看书”的心理。

3.2 内容针对性不强

微视频没有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只能针对大多数学生平均学习水平,未能辅助低水平的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也不能满足高水平学生拓展需求,出现“高水平学生觉得内容过于简单,而低水平学生又感觉听不懂”的局面。

3.3 微视频学习行为数据利用不足

精准教学注重从学生学习行为中获得相关决策数据。学生观看微视频的时长、暂停与回放点、暂停与回放次数等数据隐藏着非常大的教学价值,但大都没有被收集并利用。

4 微视频精准教学应用模式

4.1 课前预学

精准教学需聚焦精准定位分析3 个相关问题: 预学习数据的精准挖掘、预学习情况的精准定位与基于预学习数据的精准教学决策[3]。如何能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化发挥教师教学指导的作用,需要从课前收集学习数据开始。教师收集课前学生预学微视频时的行为数据,结合课前习题分析学生的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决定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模式。

4.2 解惑、分层教学

微视频是教学资源,也是教学媒体,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鲁汉[5]认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教师需充分认识到微视频作为传播教学信息的作用,可录制不同讲解内容、不同讲解方式的微视频指导不同认知阶段的学生。

有学者[4]提出在精准教学过程中,根据预学数据分析情况,对于课前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教师需要着重讲;对于小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组内帮学、组间讨论等进行课堂教学; 对于少数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则可以采用个别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4.3 拓展学习

在课后阶段,教师要布置作业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对未完成学习目标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为掌握程度好的学生给出进阶练习资源。微视频在此阶段成为不同水平学生自主学习的“小灶”,教师可以推送分层次的讲解视频或案例视频给学生学习。

4.4 形成教学资源库

微视频是重要的教学信息载体,“能学、辅教”表明,除了可以为学生学习带来好处,也可以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随着教学的开展,教师收集、制作的课程微视频可以形成“微视频库”,在日后的教学中按照课程阶段、学生类型进行分类整理,服务于课堂,同时也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

5 微视频精准教学设计要点

5.1 精准分析教学目标

在精准教学中,微视频已经不是单纯用来根据学生平均水平呈现教学内容的信息载体,不同掌握水平的学生可以利用微视频获得指导。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不同学生的学习“痛点”在何处,以确定微视频重点内容与讲解方式。

5.2 精准选择教学内容

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微视频,课本等纸质载体也有优势,如阅读便捷性、信息完整性等,教师应找出需要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理解的内容制作微视频。

5.3 精准设计教学结构

在确定针对不同水平学习者的教学目标后,教学结构也随之可以确定,各部分时间分配、讲解语速、实例选取、练习难易都需要根据学习对象进行特别设计。

5.4 注重交互

研究证明,相比常规微视频而言,经过精心设计的交互式微视频会降低心智游移产生的频次,有利于帮助学习者把学习注意力更多分配到当前学习任务中,发挥更好的优势促进学习者学习[6]。交互式视频,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交互体验融入到线性的视频的新型视频。近年来,该技术逐步在教育领域推广应用,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网络调查与文献分析,视频中可以嵌入多种交互方式(见表1) 。

5.5 便于学习行为数据收集

学生与微视频之间的交互数据往往通过展示微视频的网络学习平台获得,学校、教师应选择支持视频使用行为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学习平台,即能开展视频使用行为大数据分析的教学平台。

表1 微视频交互方式

6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发展深度融合,微视频已不再局限于被当作知识点简单重复呈现的教学媒体,而是作为一种收集教学数据、分析教学数据、呈现精准教学内容的信息技术工具,有力支持精准教学模式的实施。根据精准教学模式,牢牢把握微视频在精准教学中的设计要点,充分应用到精准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能发挥微视频的最大效益。

猜你喜欢
学习者精准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