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核技术应用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2019-03-02 21:04
冶金与材料 2019年5期
关键词:核技术放射源监督管理

张 伟

(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2413)

1 核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核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一旦出现核技术应用问题,那么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无可弥补的损伤。因此在核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若监督及管理工作未能到位,将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通过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可知,出现核辐射的放射性核素为半衰期核素,没有任何措施可以进行治疗,它所产生的污染是毁灭性的。核技术的应用在我国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核电”,自上世纪50 年代起,核电的发电量已经占据着世界发电量的20%左右,它与水电、火电一起组成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发展核电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国民经济水平,还可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在2007 年已经颁布了关于核电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但是经过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后,我国社会各界对待核电站又回归到了保守的态度。因此需要加强对核技术应用的监督管理工作,积极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2 我国核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监督管理方面问题

我国对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已经颁发了相关的条例,同时规定了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统一的监督与管理,并且部门内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目前,我国核技术应用企业已经在快速增加,但是各个部门配备的监督管理人员却无法满足核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对国家政策理解不够透彻,监测手段较为落后,尤其是中西部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其次对于核技术的监督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对于不同类型的辐射源需要运用不同的设备,只有这样才可以准确判断出是否存在泄漏问题,进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2.2 核技术应用监督管理人员问题

高素质的核技术应用监督管理人员是保证核技术安全利用的重要基础,若从整体结构上来看,我国省级部门内的人才结构学历普遍较高,监督管理人员均具备专业的能力。但是与之相比较,在基层区域内的环保部门监督管理人员结构却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受到的教育普遍偏低,无法有效满足现代核技术的应用要求。基层环保部门所存在的高学历人才,大多为新引进的,他们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待各项业务不够熟悉,无法有效保障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3 核技术应用企业未能有效进行安全管理

核技术应用企业未能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对于辐射源的日常监测、维护及操作等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当企业停产阶段,对于企业内放射源的保管工作敷衍,易于出现辐射源被盗窃等问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未能具备风险意识,有些甚至会擅自改装放射装置,进而造成泄露问题;部分企业内部人员流动较大,时常会出现未经认证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的现象;企业内部没有定期对防护设备进行维修与管理,极易产生门缝泄漏射线的问题。

2.4 移动使用放射源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移动放射源主要被应用于室外探伤及测井等行业,此类的放射源使用量较大,同时性质较为活跃。但是企业内的操作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起,再加上其它因素的影响,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发生严重的放射事故。有些企业在移动使用放射源的过程中没有履行相关的程序,进而导致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 现代核技术应用问题解决策略分析

3.1 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核技术的认知

现代核技术应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放射源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物品,若企业员工未能具有安全意识,极易因操作不当而产生安全事故,这样不仅会对企业员工及企业本身造成危害,同时还会对社会及环境产生危害。因此应用核技术的企业应从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因势利导提高企业所有员工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能够对企业内核技术的应用状态产生清晰的认知。企业所处区域的监管部门,应要求企业完善责任制度,落实到个人,并将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及关停,同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3.2 实行动态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核技术应用企业所采用的为静态管理模式,因此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如高精度传感器、定位系统及图像识别等技术,通过整合实现动态管理模式。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在线的放射源监督管理平台,实施识别与跟踪各项放射源信息,进而降低放射源在移动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避免出现丢失、泄露等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还可以基于放射源监督管理平台构建内部数据库,进而为后续的核技术应用提供强大的数据保障。

3.3 建立高质量的区域监督管理队伍

对于核技术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对于专业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相关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能够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及过硬的管理能力,除了参加区域所组织的各种核技术防护培训工作外,还应积极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及政策规范。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共同应对监督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积极向上级部门学习与请教,不断丰富专业知识能力,进而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各个区域应建立高质量的监督管理队伍,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及质量,不断优化基层队伍结构。

3.4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监督管理质量

核技术应用企业应建立日常的管理制度,提高常规监督管理工作水平。其次监督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加强对资质条件、资质证书的审批工作,确保核技术操作人员能够具备相应的资质,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责令企业进行整改。对于到期未能进行有效整改的企业,必须依附进行暂停并给予行政处罚。区域辐射源监督管理部门应协同作战,避免出现职能重复的现象,制定各项核技术的应用程序规范要求,完善监管工作问责制度。

3.5 提升辐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首先需要加强企业对于辐射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监督管理部门应帮助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企业内部也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切不可让演练流于形式,确保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能够具备扎实的应急处理能力,进而能够有效应对各种辐射事故,提高企业核技术操作员工综合素养。

4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核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的领域会越来越广泛。但是核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若发生事故,影响极其严重,因此需要给予核技术安全应用高度重视,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企业员工及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业务能力,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监督管理质量,进而确保我国核技术能够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核技术放射源监督管理
张宇蔚: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领跑者”
宁夏铱-192放射源辐射事故调查及分析
一起铯-137放射源失控事故应急监测探讨
基于梯度上升算法的丢失放射源搜寻方法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身边的核技术
扬帆破浪 砥砺前行
——庆祝国防科工局核技术支持中心成立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