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开启再生铝利用新时代
——浙江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产学研基地揭牌仪式在浙江嘉善成功举办

2019-03-04 01:07
资源再生 2019年1期
关键词:产学研浙江材料

2月19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佳节,由浙江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新格”)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上应大”)共建的产学研合作中心在浙江嘉善县举行揭牌仪式。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士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秘书长李波、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专职副秘书长钱明、唐才高,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秋丽、上海铝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袁永达、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杜永与教授徐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佼、浙江新格总经理吴孟翰等领导出席。吴孟翰与杜永、徐春共同为产学研合作中心揭牌。

嘉善县是浙江新格的总部所在地,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命名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2017年嘉善县入选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是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2018年7月,浙江新格与上应大展开了初步合作。本次揭牌的产学研基地是双方在建立了互信基础上的正式“联姻”。当前企业普遍面临内外部市场压力,尤其急需在科研技术提升和产品创新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而高校在提升精准化以及为企业科研服务方面也有共同的迫切需要。

浙江新格总经理吴孟翰博士在揭牌仪式上提到,随着全球市场的变化,国内产业政策的调整,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过去新格是“关门”做自己内部的产学研,属于“自给自足”型的发展;现在一定要“走出去”,与学界、业界甚至跨界进行合作,担负起更多的行业责任与国家责任。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加速,以及通讯、冶金工业对铝深加工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新格迫切感到材料创新、科技提升的重要性。无论是从工艺上的成本控制、品质改善,或是在能耗方面的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指标,还是自动化方面的设备改进、人才培训或用工成本的核算等方面,企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同时,汽车产业、电信产业以及电器电子产业的巨变也带来对材料升级的需求,对企业而言,这是巨大的市场压力也是重要的发展机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家,近年来也跃升为全球最大的铝进口国。2016年我国铝回收量为443万吨,2017年增长到500万吨。尽管铝生产与铝进口量位居世界之首,与发达国家在再生铝的生产与应用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产品结构失衡,低端产品发展迅速而同质化竞争压力大,缺少制造中高端产品的技术与能力,高附加值的再生金属产品匮乏。有数据显示,欧洲超过70%的再生铸造铝合金用于汽车、摩托车和交通领域零部件制造,而我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再生铝的应用量上与国外相差20%以上。发达国家的再生铝产量大,在铝金属产量中所占比重较高。如日本的铝生产就是以再生铝为主,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国的再生铝产量也已经超过了原铝,我国再生铝工业的应用则不足33%。

浙江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产学研基地揭牌仪式

工业化进程显示,带动世界进步的三次工业革命都是以材料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为前提的,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新材料也必将成为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对于提高国家整体科技力量、工业化水平、综合国力以及构建未来科技强国至关重要。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里,从产业和需求角度对新材料产业提出了战略布局、发展重点和目标,其中有色金属位列先进基础材料的首位,在有色金属材料中,铝产量占第一位。

浙江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孟翰

众所周知,铝合金应用于许多重要领域,例如普通飞机80%以上为铝合金材料,空客A380铝合金用量超过60%,乘用车平均铝合金用量已经超过150千克。近年来,全球铝需求增长速度为3%~5%,中国以年平均15%~25%的速度飞速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铝消费总量将达1.1亿吨。由于铝的冶炼(电解)过程是极大的赋能过程,其所耗电能是钢的5倍速,远高于其他大宗材料。然而,铝又是一种可再生利用的金属资源,能够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包装等领域;同时,其回收再生能耗极低,约为原始用能的5%。研究显示,回收13个铝制饮料罐可以节省能量相当于1千克的汽油,如果每个中国人每年回收1个铝制饮料罐,一年将节省1亿千克汽油,因此铝再生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对于资源再利用和节能减排意义重大。再生铝顺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再生铝工业。

一直都遵循着“正派经营,自主创新”“Recyling For A Better Tomorrow” 经营理论的新格集团成立于1978年5月,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的高雄,自1993年国内投产以来,新格集团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再生铝合金的生产企业。位于浙江嘉善的浙江新格占地200余亩,主营铝合金、锌合金和铝汤直供等。2017年8~12月,浙江新格的产值已达3.7亿,2018年全年产值约12亿,随着铝汤运输项目的上线,预计年产能将突破30万吨。浙江新格引入先进设备以及优秀的人才,并以国内外先进严格的质量体系作为管理系统,生产过程的每个阶段皆层层把关。

近年来,新格集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升级改革,开展废铝预处理技术革新,从人工处理转为机械化,并向自动化智能方向转型。同时进行再生铝生产从机械化向自动化操作发展,实现废铝的自动加料、预热、熔炼、铸锭和包装的全程自动化。新格集团还改变了传统铝锭的供货模式,向压铸企业采取铝汤直供,每吨能够直接节约成本800元,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新格集团希望企业在未来能有更多的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来替代传统产业工人,加之进行再生铝的新产品开发,以满足高铁、动车等新型轨道交通对铝合金材料的更高需求,以及家用电器和现代化通信系统对高传热高导电性能的铝材料的要求。这些企业发展中的需要都离不开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在揭牌仪式中,上应大科学技术处杜永副处长表示,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上应大,是由三所部属院校(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国家轻工业部所属上海香料研究所合并而成,是我国第一所应用技术型的学校。学校以服务行业和企业为宗旨,帮助解决行业发展与企业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应用技术人才。

本次合作团队是上应大材料学院金属材料团队。在近六十年的办学基础上,上应大狠抓学科建设,组建科研和教学团队,调整教学体系,努力使学校教学为企业服务,在学校应用人才培养政策的指导下,材料学院在师资队伍、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实验室装备等方面在学校处于领先地位。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杜永

浙江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助袁纯宇

徐春教授曾带领团队与上海宝钢股份、江苏中天铝业集团公司、浙江天乐音响集团股份公司、上海铁路高科技股份公司和深圳泛希精密材料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开展合作,解决了在热处理、合金回收等方面的多项技术难题,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在轻金属材料研究方面拥有设备和材料的多项专利。

在揭牌仪式后的座谈中,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事长李士龙表示,新格的经营思路非常符合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家战略,科技创新提升原材料的应用和利用率,特别是在精细化和市场化上较有突破。希望这次合作能够开花结果,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秘书长李波表示,浙江新格在发展上有高瞻远瞩的眼光,2018年国内的再生铝产能有所降低,整体经济对产业的确有挑战,当前再生铝产业产品线单一,附加值不高。此次浙江新格与上应大的深入合作注重新领域,前景广阔,协会将继续支持企业引入社会力量、学界力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上海铝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袁永达接受媒体采访

本次产学研基地的学术带头人--徐春教授表示,校企合作是好的开端。上海老市长徐匡迪院士表示过我国缺少应用技术型的高校。上应大作为全国第一所应用技术型大学有着完善的人才引进规划,产学研政策合理,教师团队注重应用型技术的开发。例如,金属材料团队相较于理论,更注重实用型材料的制备、加工工艺的开发以及加工设备的研发。其中,自行研发的轧制设备具有鲜明的特色,已向国内外相关高校和企业销售了100多台(套)。新格的思路另辟蹊径,在高铁动车车身结构应用、汽车应用和通讯应用方面有战略布局。未来双方将竭尽全力展开深度合作。

大境界才有大胸怀,大格局才有大作为。以“真诚合作、讲究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通过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浙江新格与上应大的深入合作将为中国再生铝产业发展做出表率,不仅有实效性,协同性,更有带动性与共享性。废铝再生利用的新时代正在来临,这正是我国铝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嘉宾合影

猜你喜欢
产学研浙江材料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关于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表彰决定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Mother
Task 2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