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旱栽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9-03-05 12:29潘春霞
江西农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需水需水量墒情

潘春霞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人民政府,内蒙古巴彦淖尔 014400)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相关技术人员应积极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笔者基于有效的工作实践,重点介绍玉米抗旱栽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1 耕翻保墒

为有效提升玉米种植质量,增强玉米植株的抗旱能力,需要在秋季播种后及时进行翻耕保墒。注意不必在春季耕翻,化冻阶段对土壤横竖向耙耱,破坏土壤结构中的毛细血管,保证土壤达到上虚下实的状态,进而有效保证耕层水分充足,利用冬春土壤水分充足促进种子及时发芽。

在播种过程中,需要根据墒情科学确定开沟深度,通常采用深耕浅翻的原则点播玉米种子,保证种子充分密结底土促进水分吸收。作业时需保证一次性连续播种、覆土、镇压,避免拖延时间断续作业导致跑墒。实践中最常见的播种流程是播种、镇压同时进行,以镇压的方式保住墒情,促进土壤下层水分可浸泡种子,为种子发芽提供保障[1]。

2 选用抗旱品种

为提升玉米抗旱性能,需要优选抗旱性能好的品种,选择根茎伸展力强、体态大、适宜深播的品种。通常,叶片细长、体积小、叶脉密集、绒毛多且角质层肥厚的品种更适宜种植。

3 适期播种

种植玉米时,需要根据其特性进行补水。一般玉米播种过程中前期需水少、后期需水多,但普遍需水量不大,播种至拔节阶段玉米需水总量为其一生需水量的1/5左右。当地表深处6 cm位置可保证持续5 d以上温度为6 ℃时,适宜进行播种。若玉米播种时期出现干旱问题,可当干土层延伸至6 cm左右时,对底墒较好的种植区采用镇压提墒的方式,进行借墒、造墒播种等。

4 加强土壤培肥

可通过增施有机肥的方式改变土壤贫瘠地区土壤物理特点,提升土壤的蓄水抗洪能力,同时增强玉米的抗旱能力。实践证明,高肥地玉米根系需水量高于底肥地,此阶段的耗水量为玉米生长周期总耗水量的1/4,因此需要以肥调水。对旱作玉米施肥时,需要考虑其秸秆与根茬所需还田量,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无机性,达到有机种植效果。另外,可将玉米与绿肥、豆科作物实施轮作,实现肥地养田,保护土壤同时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5 抗旱栽培技术的选择

5.1 抗旱坑栽培法 秋翻整地、上冻前需要对土壤施加磷钾复合肥,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并保证土壤熟化。挖松坑底部土,均匀搅拌混合肥与坑中松土。根据墒情选择合理的封顶方式。墒情理想时,以表土封坑顶,略高于地面并压实,避免出现漏风跑墒现象;墒情欠佳时可暂时不封顶,雨雪过后可留用雨雪入坑保墒,随后用表土封顶,若发生雪化塌陷,需及时采用针对性措施补封顶部。相比之下,后一种方式虽然工序复杂,但可提升土壤肥力,效果更佳,需要在操作前整地耙耱,为后续播种做准备。

5.2 田间秸秆覆盖栽培法 在玉米种表面采用秸秆覆盖的方式,可有效保墒蓄水,是常见的旱地玉米省工节水工序。最佳的秸秆覆盖时机为秋耕整地、玉米拔节后,根据种植量合理确定地表、行间铺就的秸秆面积,不仅发挥其保墒效果,而且可以优化土壤理化性状。

5.3 膜侧播种抗旱法 膜侧栽培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另一种常见的抗旱保墒措施。主要操作流程为将地膜铺设在玉米种植区两侧,以地膜进行导热,发挥其保水效能,为玉米种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5.4 适期套种,择期避旱 玉米苗期耐旱性显著,可采用麦田套种的方式,结合其需水要求与自然降水规律相结合满足其生长发育的基本需水量。若玉米套种出苗后遇干旱天气,此时影响不大,短阶段的抗旱锻炼能起到蹲苗的作用,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其抗旱能力。

6 病虫害防治

6.1 玉米黑粉病 为有效防控玉米黑粉病,可将农业防治措施与药剂防治措施相结合。若早期种植过程中发现此病菌,在病瘤破裂前割除深埋。秋季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翻土壤。采种田在去雄前割净病瘤,集中深埋,不可随意丢弃在田间,以避免病菌在田间传播。

6.2 玉米螟 处理越冬寄主秸杆,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处理完毕;发现玉米螟卵块人工摘除田外销毁;7月上旬至8月上旬,利用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利用赤眼蜂防治,在玉米螟化蛹率达20%后10 d第1次放蜂,第1次放蜂7 d后第2次放蜂;在玉米心叶末期,将40%辛硫磷乳油配成0.3%颗粒剂撒在喇叭筒内[2]。总之,坚持早预防、早防治的原则,充分结合农业、生物、药物等多种除虫方式,保证玉米高产。

猜你喜欢
需水需水量墒情
研究揭示大尺度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景观格局与区域作物需水之间的潜在关联性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南京城市中心区生态需水量探析
马铃薯各生育时期需水关键技术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西藏地区作物需水量研究现状综述
贵州番茄需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神经网络法在土壤墒情预测中的应用
成都市生态需水量研究
额尔古纳市2013年春季土壤墒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