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2019-03-06 12:45赵丽
上海城市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城市融入随迁子女农民工

赵丽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进城务工人员数量持续攀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率也不断增加,农民工随迁子女日益增多地迁往城市引起了社会对其成长、教育问题的关注,成为了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哈尔滨市通过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一群体的城市融入。面对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建议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责任主体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权益,促进校内融合,重视家庭教育和心理疏导,增强城市归属感。通过对农民工聚居的社区以及农民工子弟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农民工朋友、农民工子女、老师等相关人员的调研访谈,了解了哈尔滨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活、学习现状及面临的城市融入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9.01.01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进城务工人员数量持续攀升。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28 652万人,比上年增长1.7%,[1]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率也不断增加,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所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部分及最终目标之一。

一、研究的背景及概念界定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现出由早期的以单独个人为单位流动逐步向以核心家庭为单位的整体性迁移转变。据统计,流动儿童在中国有2 700多万,农民工子女占到1 400多万,每8名城镇儿童中就有1名是流动儿童。在大量农民工打工奔涌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大中型城市里,每3名儿童中就有1名是流动儿童。[2]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将会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而继续增加,并逐渐取代他们的父辈,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农民工随迁子女从农村进入城市,面对全新的外部环境,缺乏归属感,如何能够融入城市成为他们扎根城市的一大考验。因此,探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问题关系到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的质量和效果,影响到社会关系全局的和谐稳定。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融入方面还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随迁孩子在城市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不仅体现在教育上,也体现在其他均等化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享有权益上,尤其是优质公共资源的占有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出现供给缺口,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和进一步解决。

(二)概念界定

1.农民工随迁子女

农民工随迁子女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随父母离开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农民工的子女,既包括出生于农村而后随父母迁移到城市的子女,也包括在父母迁移到城市后在城市出生的子女。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相对应的词是“留守子女”“留守儿童”。国家教育部《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教基〔1998〕2号)第二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龄上主要是中、小学学龄阶段的子女,本文所研究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年龄界定在6~15周岁。[3]

2.城市融入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是指子女对城市生活的适应以实现再社会化的过程。城市融入具体包括同龄群体融入、教育融入、社区融入、心理融入等多层面融入。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不是单向融入的,不只包括农民工子女自身接纳城市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习俗,还包括制度性的接纳、当地居民的认同,双方良性的、和谐的互动。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如果农民工随迁子女能顺利地融入城市生活,能够在外部城市环境和内部个人成长之间找到平衡处和协调点,那么就能为个人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现在,我们就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状况进行分析。

(一)哈尔滨市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有益做法

1.公办学校主动吸纳农民工随迁子女

哈尔滨是一座没有专设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城市,多数公办中小学校都在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哈尔滨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哈政发〔2007〕27号)、《哈尔滨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障办法》(2007年),市教育局制定了《哈尔滨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暂行管理办法》(哈教发〔2008〕10号),切实保障了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学校后与城市孩子混合编班,免借读费、学杂费,接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义务教育,特别困难的农民工子女还能获得助学金。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有关教育政策、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师德素质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全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群体间差距全面缩小,从整体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一些农民工聚居区的學校,还主动吸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如南岗区海城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5%以上,一些父母在海城街建材市场打工、摆摊、收废品的外地务工者子女涌入海城小学。这些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进校时操着各地方言,但在学校老师的精心照顾下,他们和城市孩子一样快乐成长,说普通话,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学校成了他们的幸福之家。

2.开设家长学校,对农民工家长进行子女教育指导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农民工父母因为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加之工作繁忙,绝大多数农民工在教育孩子方面无时间、无心情、无方法、无目的,“四无”带来的粗暴教育将会让这些基本上回不去农村的农民工二代们在城市中面临既尴尬又危险的境地。在各级妇联的组织下,哈尔滨市386个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家长学校,建校率达100%,社区家长学校不定期举办的讲座活动中也有特别针对农民工家长的专题,为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及情感沟通进行专题指导。此外,南岗区通达街工委于2008年成立了流动式的“农民工家长学校”,到农民工子弟较多的中小学校面向农民工家长开展讲座,至今学校已“上课”80余场,为1.5万名农民工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答疑解惑。

3.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向农民工倾斜

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社区的走访调研发现,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以及难以融合的问题,部分社区重视发挥文化软作用,尊重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需求。在讨论社区文化活动事项、确定文化活动主题和内容时,深入外来务工人员当中进行民主调查,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兴趣偏好、休闲时间来安排文化活动,还开展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都能参加的亲子互动活动。同时,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区的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进一步面向公民免费开放,各级党团、工会、妇联等组织也借助社区、企业等文化平台,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他们及随迁子女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融入这座城市。

4.面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多年来,哈尔滨市广大志愿者大力弘扬“学習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参与“三关爱”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随着农民工随迁子女群体的出现及规模增大,一些社会公益组织、志愿团体,关爱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积极行动伸出友爱之手。如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洪润浩志愿者服务队”在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指导下,成立了哈尔滨市首个农民工子女业余学校。该学校主要由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担任教师,免费为农民工子女授课,开设了歌唱班、手工班、外教班等各类业余辅导课程,使得农民工子女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得以培养和施展。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困境和问题

1.情感沟通不足

调查发现,农民工家长以初中文化水平居多,农民工随迁子女由于父母知识水平有限,并且父母经常忙于工作,对他们的关心不够。父母下班后身心疲惫,较少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很多家长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周末也很少带孩子出去放松,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只能将自己的想法囿于内心,很少和家长进行沟通。在学校中受困于借读生的身份,自身会有自卑感,加之班级的学生数量多,老师不能完全照顾到,使得这一部分学生在情感方面得不到有效支持。在与学校沟通这一方面,随迁子女家长与老师的交流也存在不足,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2.社会身份认同程度低

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并不是出生在城市,而是出生后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社区,他们亲身经历了生活环境因城乡迁移而发生的改变,感受到了环境改变对他们人生的改变。由于城乡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差异性的存在,以及根深蒂固的户籍观念,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也自然地被贴上了外来农村人口的标签,影响了身份融合。很多城市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如果和农民工子女一起玩耍和学习,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所以他们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随迁孩子有过多的接触,这种城市身份的不认同让农民工子女遭到群体排斥,游离在城市社会之外。

3.城市社区排斥

由于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经济状况大多不是特别理想,他们所选择的城市社区住所也大多集中在城市的外围,也就是城乡接合部地区,多为租房。在居住位置和居住环境上,他们就已经被城市中心所排斥。随迁子女跟随父母来到繁华的城市,接触的语言环境、教育环境、社区环境的不同,都会导致心理落差。他们会倾向于和他们有共同生活经历、同样由农村迁移来城市的孩子一起交往。这种同质性朋辈群体的交往,久而久之会强化随迁孩子与城市孩子之间的隔阂,边缘化加剧,影响着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再社会化。[4]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困难的原因分析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困难存在很多原因,城市融入问题是中国各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结合哈尔滨市当地情况分析,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原因。

(一)传统性障碍

随迁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因传统二元社会结构造成了制度差异,民生上也产生了权益分化,农民工很难享受到与市民各方面同等的待遇。随迁子女依附于父母,也呈现出与父母类似的群体特征和群体待遇。因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入城后,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非农民但又非市民的两难角色,随迁子女在身份认同上存在较为复杂的矛盾。虽然国家制定和实施了不少关爱农民工和随迁子女的政策和措施,但就实际情况而言,他们仍然一定程度地被排斥在城市生活之外。

(二)学校教育不足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进入到公办学校学习的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被解决,但想进入公办学校、较好的公办学校,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毕竟愿意主动接收农民工子弟的学校少之又少,在教育问题上农民工随迁子女失去了有利的地位和机会。即使顺利入学,在城市的公办学校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由于户籍的限制,也只能以借读生的身份在学校借读,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不计入本校,如此一来,也难以保证平等的教育、教学对待,同时也使这些孩子感受到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融入。

(三)家庭环境受限

大部分农民工收入较低,一般居住在生存条件较差的城市边缘地区,随迁子女在城市中很难实现有规划、有引导、有品质的生活。因经济条件,随迁子女很少外出游玩,也较少参加课余活动来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农民工父母本身文化水平较低,在辅导孩子功课方面受限,并且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深入交流,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亲子关系,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社区支持不足

社区是农民工扎根城市生活的落脚点和基本服务单元。然而因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迁移身份,以及他们本身仍存在的较大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特征,社区很难在现有制度下为其提供有计划的、持续的社区公共服务和相应的支持。[5]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社区教育、社区救助及社区活动参与之外。另外,社区当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排斥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不利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

(五)个人心理问题

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并存在角色冲突的困扰。农民工随迁子女往往受到农村和城市两种生存环境、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的双重影响,心理压力比较大,还容易引起社会角色扮演上的混乱和冲突。在面对城市生活时,一方面可以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喜欢,一方面存在些许厌恶情绪,甚至为了迎合城市人而以表面喜欢、顺应的假象来面对,产生思想压力和思想混乱。尤其是青春期和成长叛逆期的农民工子女,更容易产生城市疏离感和各类心理问题。[6]

四、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对策建议

面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难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通过社会政策保障与社会行动相结合、社区组织与社会组织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转变观念,增强包容性,为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铺就绿色通道。

(一)明晰政府责任,明确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权益

国家层面和地方部门应当根据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现状,调整并落实相应的政策法规,重视从教育融入入手,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公平受教育权利,加大对公办学校以及民办学校的监管,有针对性的开放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质量和生活质量。同时还应当明确政府责任,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强化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改善其在城市的生存环境。建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监测制度,形成持续性的工作机制,能确保掌握这些流动性强的孩子的基本情况,助力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健康成长。

(二)建立学生的流动档案,促进校内融合

学校不仅是教授孩子们知识的地方,更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中小学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这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管理方面,更是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顺利融入城市生活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进行农民工子女的流动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用于记录孩子的成长情况,家长或者监护人的联系方式,档案应跟随孩子流动转入到其他的学校,这样能够掌握孩子的身心变化,并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很多农民工子女进入到城市中都会感觉到一些不适应,比如学校的学科设置、课堂教学等与之前所在学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学校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课外兴趣的课程开设,使得孩子掌握一定的心理調节能力和自我适应能力,[7]培养孩子其他兴趣爱好的发展,使得孩子能够遇到新问题时拥有良好的心态进行思考和解决,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正确的看待自己,懂得自我评价、自我纠正。

(三)完善家长学校建设,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发展最初的场所,在家庭系统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这在农民工和其子女组成的家庭环境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农民工流动家庭一般有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劳动时间长、体力劳动比重较多等特点,这对于亲子双方的互动、交流有着极大的妨碍。为了更好地健全农民工流动家庭在子女成长中的家庭功能,重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从促进亲子沟通、建立良好的教养方式、提高自身的城市适应性等方面加强对农民工家长的指导与引导,养成良好的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

(四)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增强城市归属感

在加强农民工及其子女城市融入服务与社会管理中,社区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公众参与、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区治理中,要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治理理念,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模式。重视建立融合性功能的社区社会组织,如“农民工党支部”“农民工维权工会”“农民工志愿服务队”等,民主选拔社区农民工当中的优秀人员担任领导与管理职务,实现农民工为自己代言,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社区环境里,组织他们参与各种有特色的社区共建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归属感。[8]帮助农民工及其子女建立以居住地为核心的新型社会关系网,增强城市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农民工子女与流入地居民的社会融合。

(五)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援助

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工作,完善其功能,同时各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心理学知识学习,帮助未成年人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和强化自我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避免因教育方式不当引发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发生。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工作,完善其功能,做到有名有实;要结合新课改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科渗透,做到有机结合。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增强其因材施教能力,针对校内农民工子女开展个性化心理教育和疏导,帮助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和强化自我认知能力。充分发挥市级、区县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作用,把农民工子女作为重点群体,提供心理帮助、支持、心理咨询与治疗以及危机干预等全方位服务的心理援助服务。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2018-02-28)[2018-11-11].http://www.gov.cn/xinwen/2018-02/28/content_5269506.htm.

罗竖元.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结构与现状——基于厦门、长沙与贵阳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江汉学术,2014(6):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EB/OL].(1998-03-02)[2018-11-1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1/200409/3192.html.

吴炳辉.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C社区为例[D].辽宁大学,2014.

沈千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刘兵,张洪英.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38.

李洪波.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需要层次研究[J].学术交流,2014(6):150.

罗竖元,李萍.社区文化: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现实载体[J].广西社会科学,2013(12):182-185.

责任编辑:许 丹

猜你喜欢
城市融入随迁子女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考察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户籍障碍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影响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合作的策略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