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指数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的关系

2019-03-07 07:43杨也天张富荣
云南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腹围卡因脑脊液

杨也天,张 雪,张富荣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 麻醉科,云南 昆明 650051)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作用迅速、阻滞满意、镇痛肌松效果确切的优点,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因其在剖宫产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而运用广泛[1,2]。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起效时间影响因素众多,脑脊液震荡可能是重要的机制之一。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孕妇在妊娠后期的体重及体重指数(BMI)发生明显变化,这可能会对麻醉平面产生影响,具体影响及作用效果尚不得而知。本研究旨在分析研究体重指数对剖宫产手术需要达目标平面的麻醉起效时间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昆明市延安医院2017年4月-2017年7月施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选取标准:单胎,年龄22~35岁,孕周37~41周,身高155~170cm,体重55~85kg,ASAⅠ或Ⅱ级,按体重指数将其分组A组(BMI 28kg/m2),B组(BMI>28kg/m2),每组60例。

二、麻醉方法 麻醉前测定产妇身高体重并记录,患者入室后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ECG,HR,SpO2,右上肢无创血压监测。开放左侧肘正中静脉,静脉滴注地塞米松6mg,VitC针1g,肌苷针0.3g。手术床处于水平位,产妇取左侧卧位,屈膝弓背姿势,坚持无菌原则规范消毒,正确定位L3-4间隙垂直定位点正中进针,见脑脊液流畅,缓慢抽取1mL脑脊液稀释0.75%布比卡因2mL成3mL0.5%等比重布比卡因,在11~15s内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等比重布比卡因注药量11~12.5mg。快速硬膜外穿刺置管,翻身为平卧位并严格监测麻醉平面上升情况并记录,同时面罩吸氧,氧流量4.0L/min,注意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全程严密监护并对症处理维持产妇生命体征平稳。

三、观察指标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产妇年龄,孕龄,ASA分级,剖宫产史,水肿情况,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腹围,G7到骶髂距离,布比卡因给药剂量,布比卡因推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即蛛网膜下腔注药毕至麻醉平面达目标平面T6-7所需时间等。

四、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相关性分析求出两变量各组及总体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r及相关指数r2。

结 果 一般情况比较 2组产妇中无1例产妇或新生儿死亡。2组产妇年龄、孕龄、身高、水肿、ASA分级、剖宫产史、G7到骶髂距离等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B组产妇腹围明显较高 (P<0.01),体重较大 (P<0.01),见表1。

二、麻醉相关数据比较 2组产妇布比卡因给药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麻醉起效时长明显较A组麻醉起效时长要短(P<0.01),见表2。

三、体重指数(BMI)与麻醉起效时间的关系A,B 2组数据相关性分析发现:A组(r=-0.531,r2=0.282;P=0.006<0.01),B组(r=-0.573,r2=0.328<0.5,P=0.003<0.01);全部数据分析发现,r=-0.724,r2=0.524>0.5,P<0.0001<0.01。组内数据提示,BMI与麻醉起效时间具有中度的负性相关关系(0.7|r|0.4,P<0.01);全体数据显示,BMI与麻醉起效时间明显负相关,且具有高度相关关系(|r|>0.7,r2>0.5,P<0.01)。

表1 2组产妇术前一般情况比较

表2 2组产妇麻醉相关因素比较

表3 2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比较

四、患者BP,HR,SpO2的指标变化 A,B2组患者的BP,HR,SpO2在基础(t0),蛛网膜下腔给药后5min(t1),10min(t2)的时刻的数据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讨 论 随着国家部分地区二胎政策的开放,急诊剖宫产随之增多。有研究表明随着胎儿宫内窘迫的时间越长,新生儿窒息率越高[3]。麻醉效果是剖宫产手术质量的关键因素。麻醉起效时间的长短也关乎急诊胎盘早剥及胎儿窘迫等产妇安全及新生儿围术期不良预后的风险高低。

产妇BMI与腹围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具体数据如下:A 组 (r=0.699<0.7,r2=0.488<0.5)(P=0.0001<0.01),B 组 (r=0.526<0.7,r2=0.276<0.5)(P=0.007<0.01),全部数据(r=0.731>0.7,r2=0.535>0.5)(P<0.0001<0.01)。可见:组内BMI与产妇腹围大小均有中度的正性相关性(P<0.01),而整体数据显示BMI与产妇腹围明显正相关 (P<0.01),且相关程度较高 (r>0.7,r2>0.5)。可知,在一定范围内,体重指数数值越大,其腹围数值越大。一定程度上看起来越胖的产妇,其怀孕腹部大小越明显。另在BMI分组基础上分析腹围和起效时间关系,数据可得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A组(r=0.310,r2=0.096)(P=0.132>0.05),B组(r=0.258,r2=0.067)(P=0.213>0.05);整体数据得(r=0.503<0.7,r2=0.253<0.5)(P<0.0001<0.01),知 在一定程度上腹围与麻醉起效时间呈中度正性相关关系,腹围越大,达目标麻醉效果所需时间越长。然本研究结论BMI与起效时间具有负性相关性,而BMI与腹围具有显著正性相关性,这可能与脑脊液的震荡有关。

此外,影响麻醉效果的因素众多,脑脊液流动畅否以及回抽速度快慢、手术翻平时间长短、麻醉后术前体位的调整、产妇间腰曲的差异、术前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等都会影响到脑脊液的振荡,从而影响到麻醉平面的上升以及BMI和起效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有报道腰硬联合麻醉中不同脑脊液回抽量、回抽速度对痛觉阻滞平面、血压、HR的影响较小。但脑脊液流速对麻醉平面和麻醉效果产生明显影响[4,5],本研究均为缓慢回抽,并未精确监测脑脊液流速;麻醉翻平时间目前尚未见明确报道,本研究资料也未明确指示并记录其允许时间范围以及在不同时间范围翻平对麻醉效果影响的统计学差异。麻醉后根据实际情况对产妇体位不同时间段的调整也是对麻醉效果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所产生的影响大小也尤未可知。

总之,在急诊剖宫产中,麻醉起效时间结果数据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相同条件下,体重指数明显增大的患者,蛛网膜下腔注药速度可适当放慢,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能够满足手术需要的麻醉阻滞平面。

猜你喜欢
腹围卡因脑脊液
临床联合超声指标预测胎儿体重的探讨
孕晚期胎儿超声自动测量生长参数对妊娠结局的预测ROC曲线分析*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脑子也是水做的
包头地区不同性别痛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