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 落实保障 深化
——解读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

2019-03-07 08:05
今日农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硬任务三农中央

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份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五个任务

韩长赋介绍,到2020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所以,今年的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是围绕这些硬任务作重点部署的。

第一,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硬任务,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今年文件把它摆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这方面一是要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薄弱环节。二是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要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三是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从这个角度来说,产业扶贫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拓宽增收渠道,也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最直接、最有效的衔接点。所以,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是一个重要措施。

第二,抓好粮食生产

这始终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也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不确定风险增加的压舱石。今年一号文件作出了特殊强调,释放了明确的重农抓粮的信号。每年关注一号文件的朋友们会注意到,今年的文件强调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就是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提出要稳定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粮食产量保持稳定。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制度,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另外,也提出到2020年确保完成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的任务。所以,粮食生产是硬任务。

第三,增加农民收入

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指标。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已经连续九年增幅快于城镇居民收入。今明两年要保持农民增收好的势头,所以文件对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第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必须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确保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得到阶段性明显改善。这方面要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重点抓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因为中国各地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注重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要同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这也是推进这项工作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是城乡差距最直观的一个表现,也是农民反映强烈的一个民生痛点。所以,要加快补齐短板,改善农村民生。文件提出要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村饮水、道路、用电、住房、物流、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宜居乡村。

韩长赋强调,在其他领域也还有一些硬任务,也必须强化时间节点的意识,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工作举措,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这些硬任务能够按时按质收官交账。“三农”工作方面任务很多,这几项是硬任务。特别是要对标对表全面小康,脱贫攻坚是重中之重,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不能打折扣。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必须守住底线,确保生产不滑坡。乡村振兴是总抓手,必须全面推进,久久为功。这些都是今明两年必须要大力推进、全面完成的。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十大要点

1 2020年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2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

3 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在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做好收尾工作,妥善化解遗留问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至农户手中。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

4 加大非洲猪瘟等监测防控力度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加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监测防控力度,严格落实防控举措,确保产业安全。

5 培育一批跨国农业企业集团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推进并支持农业走出去,加强“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主动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培育一批跨国农业企业集团,提高农业对外合作水平。加大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力度。

6 加快解决农村“吃水难”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解决农村“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

7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企业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就业基地,增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

8 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指导各地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体办法,确保政策衔接平稳过渡;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

9 降低“三农”信贷担保服务门槛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要求切实降低“三农”信贷担保服务门槛,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

10 清除“村霸”领导班子成员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对村“两委”换届进行一次“回头看”,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清理出去。加大从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力度。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六个特点

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文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六个突出”。

一是突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眼于稳市场、保供给,强化发展农业特别是抓好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明确要求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稳定粮食产量。着眼于稳就业、促增收,强调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挖掘农村就业潜力,为农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机会。着眼于稳政策、促改革,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着眼于稳社会、促和谐,强调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

二是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抓手。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逐项明确阶段性工作举措,推动乡村振兴一年一个新进展,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是突出围绕硬任务抓落实。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硬任务进行再强调、再动员、再部署,细化举措、压实责任,把工作重心、投入保障、政策供给向硬任务聚焦,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四是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作出部署,着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文章往深里做、往细里做。

五是突出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了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六是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细化实化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安排,强调要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同政绩考核联系到一起,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

韩长赋强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决胜全面小康攻坚冲刺阶段的一号文件,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交汇推进时期的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40年新时代农村改革再出发的一号文件。文件的指导性、针对性、前瞻性都很强,我们要全面抓好贯彻落实。

2019年重农强农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三农”工作大政方针,撸起袖子加油干,千方百计把“三农”领域的事情办实办好,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以优异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猜你喜欢
硬任务三农中央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践行初心使命为民服务解难题 聚力脱贫攻坚如期完成硬任务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让履职“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2017 政府工作报告硬任务新思路大动作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