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潮河段施工工艺对高桩码头设计方案合理性影响

2019-03-07 03:15刘祥玉邓宏彦
中国港湾建设 2019年2期
关键词:围堰现浇桩基

刘祥玉,邓宏彦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461)

0 引言

感潮河段沿岸码头位于浅滩或防潮堤外坡处,受潮汐、水流相互作用。因水深较浅,大型船机进入,需要大面积开挖;同时离入海口较近,泥沙沉积,一般浅层地基承载力低。在感潮河段建设码头,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尤其要重视施工工艺对设计方案的决定性作用。施工可行的设计方案,可以消除施工变更,降低施工难度,节省施工造价,保证施工工期。

本文结合山东寿光小清河内某码头的设计,详细分析施工条件,确定合理的指导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布置,据此选择合理的码头结构,确保设计方案的成功。与施工工艺紧密结合的设计理念,对于感潮河段类似码头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山东寿光小清河南岸,下游距离小清河入海口7 km。码头总长534 m,其中280 m码头前沿顶高程5.0 m,底高程-6.0 m。见图1。

图1 总平面布置图Fig.1 General layout

2 设计条件

2.1 设计水位

高程系统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极端高水位 4.83 m,极端低水位-1.12 m,设计高水位 2.60 m,设计低水位 0.27 m。

2.2 波浪

本工程位于受潮汐影响的河口港,距离入海口7 km,不受外海波浪影响。东北向大风时河道内仅有0.3~0.4 m波高,东北向大风又遇风暴潮,滩地水深2 m时,最大波高可达1.0 m。

2.3 地形与地质

场区地面平坦,呈西高东低趋势,高程为1.61~2.16 m。地层自上而下为:淤泥质粉质黏土、粉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砂、粉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粉质黏土、粉土、粉质黏土,详见图2。①~④层承载力容许值为50~150 kPa;⑤~⑥层承载力容许值为180~190 kPa;第⑦层为粉砂(Q4al)饱和不液化土,中密~密实状态,地基承载力容许值为300 kPa。

3 施工条件分析及施工工艺

3.1 施工基础条件分析

1)地质条件分析

工程区域表层-8.65~-12.25 m 以上承载力容许值为50~150 kPa,以下为190 kPa以上。采用重力式码头结构[1]须选用承载力高的土层。第④层以上承载力较低;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计算,⑤至⑥层土承载力亦不满足要求;第⑦层可作为持力层,但需要深开挖,开挖方量大。而且现有的防潮堤将全部被挖掉,水利主管部门不能允许。因此不能采用重力式码头结构方案,只能采用高桩码头结构[2]方案。

图2 钻孔剖面图Fig.2 Profile of drill hole

2)施工方式分析

在感潮河段或滩涂区域,航道未形成,建设码头时,是先开挖港池、航道还是先施工码头再开挖水域成为设计首要考虑的因素,即考虑码头是水上施工还是陆上施工。高桩码头水上施工需要动用大型船机,桩基由打桩船在水上打设,纵横梁、面板由起重船在水上安装;陆上施工即干施工须在浅水区域设置围堰,回填施工场地,陆上打桩设备打设直桩和斜桩,陆上施工码头各种构件。两种施工方式形成的工程造价差异较大,其中干施工不受潮汐、波浪影响,施工便利,工程造价低。

本工程泥面标高为1.61~2.16 m,对比设计水位,工程区200 m×534 m范围低潮露滩,在接近设计高水位时全部淹没,施工船舶无法进入。将该区域全部疏浚至设计标高后,满足施工船舶进入,再施工码头构件,会增加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考虑在现有地形,将工程区填高或者设置围堰,进行干施工,以降低造价和缩短工期,但要做好渤海湾风暴潮期间的防护工作。

3.2 指导性施工工艺的确定

根据施工基础条件分析,确定采用设置围堰的干施工方案,不采用使用施工船舶的水上施工方案。调用港池所在区域的黏土,碾压填筑围堰,并将围堰内侧的区域填高整平,形成施工场地。

码头采用桩基梁板结构。桩基采用陆上打桩设备打桩,现浇钢筋混凝土横梁,安装靠船构件。然后在桩基、横梁组成的排架之间,用长臂反铲开挖码头下方斜坡。开挖过程中注意对桩基的保护,同时确保开挖形成的反向斜坡不会影响围堰的结构安全。斜坡形成后,利用反铲抛石护面、理坡。预制安装纵梁、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铺装层。

码头进入面层施工阶段后,挖除围堰,并进行港池水域的开挖施工。

3.3 场地布置

围堰坡底距码头前沿线的距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垂直于码头前沿线方向能够摆放打桩机械,并留有施工通道,二是码头下方斜坡陆地开挖时,围堰陆地侧岸坡稳定并留有施工通道。因此在码头前沿线外侧30 m处布置围堰轴线,围堰宽4 m,顶标高4.0 m,两侧边坡为1∶2。围堰为就地取土,碾压形成,详见图3。

图3 围堰与干施工开挖示意图Fig.3 Excavation of cofferdam and dry construction

围堰黏土碾压后选取渗透系数,并考虑围堰外侧水位,进行渗流稳定性[3]计算。由渗流稳定性初步确定场地上游侧的标高为1.0 m,该标高方便横梁支模现浇施工。在施工时,发现场地上游侧出现局部渗水,虽不严重,但对车辆行驶有影响。调整围堰外侧水位,并重新选取渗透系数进行渗流稳定性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将场地上游侧标高抬高至1.4 m,确保整个场地为干的陆地环境。

3.4 地勘资料数据分析

分析本工程地勘资料,有一层5~10 m厚、标贯击数达到50~70击的粉砂硬层,桩基打入困难。此硬层能否穿透,是设计的难点和关键点。桩基能否穿透,桩型选择,沉桩工艺至关重要。文献[4]采用了水冲法配合锤击的沉桩工艺,并获得成功,如果按照此工艺,对桩在预制时就需要进行特别的水力设计。

对于标准贯入试验结果,GB 50021—2001《岩土勘察规范》(2009年版)[5]提到应用N值时是否修正和如何修正,应根据建立统计关系时的具体情况确定。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及规范,对标准贯入试验结果进行了修正。

1)美国Gibbs和Holtz认为砂土自重压力(上覆压力)对标准贯入试验结果有很大影响。美国的Peck得出砂土自重压力对标准贯入试验的影响公式为:N=CN×N′;CN=0.77lg(1 960/σv)。其中:N为标贯试验校正值;N′为标贯试验实测值;CN为自重压力影响校正系数;σv为试验深度处砂土有效垂直上覆压力,kPa。

试验深度在-16~-22 m,上覆有效垂直压力按240 kPa计算,标贯试验实测值为70击,计算标贯试验校正值为49击。

2)按照DB J11-501—2009《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6],当有效覆盖压力大于25kPa时,标贯试验技术按Peck公式计算,CN按表取值。该层粉砂为中密,CN取为0.69,计算标贯试验校正值为48击。

3)美国Terzaghi、Peck认为,对于有效粒径d10在 0.1~0.05 mm 范围内的饱和砂、细砂,当其密度大于某一临界密度时,贯入阻力将会偏大,贯入击数大于15击时,按照下式校正:

N=15+(N′-15)/2

按照上式与前面同等条件进行计算,N值为42.5 击。

4)根据GB 50487—200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7],当标准贯入试验贯入点深度和地下水位在试验地面以下的深度,不同于工程正常运用时,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进行校正。

根据以上分析,形成修正后的标准贯入击数,结果见表1。

表1 考虑各因素修正贯入击数统计表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modified penetration number considering various factors

本工程硬层埋深达20 m,受上覆土层和地下水影响,标贯试验实测击数修正后在40~49击。

根据相关施工规范和经验,标贯击数小于50击时,桩基打入可行,不需水冲配合沉桩。

3.5 桩型的选择

灌注桩造价明显高于预制桩,且临水侧桩基表面要光滑、完整,须保证带水浇筑混凝土的质量。方桩、PHC管桩在码头结构中都可以采用,多数时候取决于施工条件、地质条件、预制场及工厂化条件,并要特别注意安全、可靠、耐久及施工破损率等因素。

对于PHC管桩,使用范围广,生产厂家较多,可选规格多;PHC管桩分节预制,单节长度不宜过长,长桩需要接桩,接头常形成薄弱点;若接桩后垂直度不能保证,将降低桩的承载能力,甚至在打入时造成断桩;PHC管桩可采用重型柴油打桩锤沉桩,但可承受锤击数较少,尤其是穿透较厚的坚硬土层时,耐打性不强。

工程附近某码头采用PHC管桩,因当地无管桩生产厂,从南方购买,单米桩费用增加多且施工时沉桩较困难。本工程陆地施工要穿透硬粉砂层5~10 m,经综合分析[8]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方桩。方桩考虑在专业预制场预制,水上运输,在附近商港通用泊位卸船,拖车运入工地。

3.6 桩锤的选择

桩基设计按贯入度、标高、桩基承载力检测要求进行控制。选锤主要根据规范、地质资料通过试桩、检测确定锤重,也可通过附近工程以往资料,根据公式计算初步判定锤总。主要依据动测承载力公式推导,采用英标HILEY公式。公式变形后,以设计贯入度为已知条件,导出选锤的重量范围值。本工程中硬粉砂层,中密~密实,厚5~10 m,实际选用125型锤。

4 地基处理

高桩码头接岸结构受岸坡土质、整体稳定和上部荷载影响。本码头后方土层承载力低,紧邻港池,陆地与水域高差约11 m,整体稳定是设计计算中的关键点。为加强接岸结构和岸坡的稳定性,提高原地基承载力,码头平台后方的挡墙下部采用振冲碎石桩进行地基处理,碎石桩桩径800 mm,间距1 500 mm,正方形布置。

5 设计方案的确定

根据前述施工条件的分析,施工工艺确定为码头桩基陆地施工,横梁直接现浇,不再搭设满堂脚手架,纵梁和面板等构件预制安装,形成支撑面后现浇铺装层。

高桩码头排架采用5根600 mm×600 m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方桩,前方设1对叉桩,桩底高程为-33.0 m。现浇倒T形钢筋混凝土横梁,底宽1.3 m,高2.55 m。预制安装钢筋混凝土T形纵梁,底宽0.5 m,高1.2 m。预制安装350 mm厚钢筋混凝土面板,并现浇150~230 mm钢筋混凝土铺装层。码头下部护坡采用100~200 kg块石护面,坡度1∶2。接岸结构基础采用碎石桩进行地基处理,上部为块石基床,现浇C30F250混凝土挡墙,挡墙后方回填块石棱体。码头结构断面见图4。

图4 码头结构断面图Fig.4 Cross section of wharf structure

6 施工对施工条件分析的验证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围堰起到了良好的挡水、止水作用,提供了干施工的环境;预应力方桩直、斜桩均穿透了5~10 m的粉砂硬层,不需水冲辅助沉桩,选锤合理,桩基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码头上部结构施工快速而方便。现场施工过程,验证了设计中对施工条件的分析是准确有效的。

7 结语

合理的指导性施工工艺直接决定设计方案的成立与否。本文在充分分析设计基础条件,论证并确定合理的施工指导性方案,据此进行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切合实际,方便施工,缩短工期,节省造价,可避免施工变更、施工中预制构件浪费、施工工艺及设备重大调整、工期拖延。对于感潮河段类似条件下的码头设计可提供借鉴经验。

猜你喜欢
围堰现浇桩基
桩筏基础在处理桩基质量问题中的应用
桥梁桩基处理泥浆固化技术应用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现浇泡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
现浇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长束伸长量计算和量测的误区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援孟八桥深水钢吊箱围堰设计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管控
建筑桩基检测及质量控制
湿地输油管线泄漏应急处理组装围堰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