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统计方法的创新研究

2019-03-08 03:16汪茜
西部论丛 2019年7期
关键词:统计方法大数据创新

汪茜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快速更迭,数据时代已悄然到来。为此如何使其发挥更多的经济效能和社会效能成为科研单位及从业人员致力于研究的问题。本文围绕大数据与统计方法的创新进行探讨,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论述了大数据时代如何加快其与统计方法的融合创新,旨在不断推动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 统计方法 创新

1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为数据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场景的日益多元化和丰富化,数据信息呈现出海量的生产速度。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其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用成为各国各地区发展规划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统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渐凸显,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2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产生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技术等高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大数据渗透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同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大数据的概念主要是基于数据的集合来定义的,不仅包含数据的采集;同时也包含数据的分析处理,通过对数据资源的分析处理来获得更科学、更精准、更及时的结果,为社会经济生产和民众生活提供客观高效的决策建议。

3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目前,社会已开始进入数据时代。一方面,数据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时效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些时代特征都给当下统计工作带来难度,或者说,对于整个统计行业都是挑战。统计所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理念、方法、流程以及体系方面急需转型升级的需求;同时也面临统计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数量较少,统计人才队伍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的困境。面对这些挑战和压力,统计行业必须迎难而上,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从自身改革中找到出路,以更自信的姿态迎接未来。

4大数据与统计方法的改革创新

(一)加快统计工作观念意识的转变

大数据的技术应用必须以更宏观和科学的理念来进行,因而在大数据时代统计方法的改革创新必须首先是思维观念的转变。传统的统计方法处理数据量少,数据统计时效性低,在统计方法和统计管理上,往往要求宽松;大数据时代则不然,它要求统计方法必须具备快速处理海量数据的功能,从而提升工作时效性。通过提高统计处理的时效性来有效指导具体统计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管理,使其既能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又能在不偏离主要方向的基础上预示未来。这样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发挥统计优势,为决策者做出精准判断指明方向。

(二)加快数据信息资源共享

如若坚持固有传统的统计方法,想要依靠有限的统计单位和部门,甚至仅凭一己之力干统计是难以高水平完成当今统计工作任务的。“十二五”以来,针对信息整合共享,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制定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这说明我国已经意识到信息整合共享的重要性,并且开始从政务信息入手,通过统筹工程建设,从而逐步从全局上和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问题。反观统计,同样存在此类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统计数据的整合共享,以减少统计的重复率,提高统计资源的利用率,加快提升统计工作的效率。这一点不仅符合国家政策,适应统计工作变革的要求;同时也满足数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当数据时代全面到来时,数据的产生速度将比现在更快,因而,必须从当下着手加快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打通各方屏障,提高数据统计工作的质量。

(三)做好统计制度体系建设

原有统计制度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数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统计工作与数据信息资源的对接融合方面,还有很多环节的摩擦阻力。所以统计部门及从业人员应加快探索更具时代发展趋势的统计制度体系,以提高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率,使之成为现代统计制度体系中的全新基因,为统计制度体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统计制度新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统计行业的发展目标纳入到考量因素里;还要更多地思考数据时代及经济产业等因素,通过综合分析不断完善统计制度体系的适用性,使我国数据产业发展和统计制度改革逐步走上协调融合的道路。

(四)储备和培养大数据统计人才队伍

当下统计行业中优秀人才十分匮乏,而數据时代的到来必然对统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我国当下统计人才队伍数量少,技能水平弱的现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尽快联合高等院校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战略,通过专业的相关政策引导,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统计行业中来,培养和储备一批优秀的专业统计人才为我国大数据发展以及统计创新工作提供更多的生力军。

(四)切实把握统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对于统计工作的实际操作,非专业从事统计的单位其统计工作往往只停留于数据的收集汇总、核实检查,以及发布一些一般性的分析报告;而专业从事统计的单位也时常会因统计数据量大,统计频次高而忽略对形势的分析和预报,这样就容易造成对统计数据挖掘不深而错失良机。为避免此种情况出现,创新统计方法,切实把握统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势在必行。

(五)继续深化大数据统计理论模型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统计理论模型也要加快完善。一方面在专业技术理论上开展纵向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在统计技术方法的横向融合上也要保持开放思维,积极将统计相关学科的思路方法借鉴到统计工作中,为统计理论模型的完善提供多维势能。另外随着新设备的日益涌现,统计工作人员应主动了解并掌握其应用技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借助新的软硬件设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结语

相关部门及从业人员应充分意识到统计工作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探索出一套新型的统计体系、操作流程及统计方法,提升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更好地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邬贺铨,《求是杂志》,2013(4)

[2] 大数据的商业价值,陈宪宇,《企业管理》,2013(3)

[3] 我国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展望,曹利莎,张同建,《统计与决策》,2012(24)

猜你喜欢
统计方法大数据创新
汉语词汇研究中的统计方法述评
统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统计方法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