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不应“无辣不欢”

2019-03-13 07:00光明日报
当代陕西 2019年4期
关键词:问政职能部门解决问题

◎《光明日报》

“电视问政”是“媒体问政”的主要方式。面对有备而来的主持人咄咄逼人之发问、面对台下前排主要领导的排排列座、面对现场市民和电视观众问政一刻的即时互动,聚光灯下接受问政的各部门领导,有点“玉瓷之石,金刚试之”的感觉。

“媒体问政”虽好,却也是一块“烫手山芋”。给多少曝光问题的尺度,就意味着问政之后给出多少解决问题的力度。这也是一些地方虽然眼馋、但不敢轻易去碰的纠结所在。给少了,群众会失望。给多了,又怕手烫伤,甚至有可能一些部门的班子会被“一锅端”。

此外,“媒体问政”一问就灵,但不是万能药方。问政现场的职能部门官员表现,并不代表完全真实的全部。有些确属自身的工作有问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有些则属于短时间思维短路、难以组织恰当的语言回应和表态。尤其“电视问政”的最初几期,有些官员首次面对如此“大场面”,也会表现出“怯场”感。因此,“媒体问政”的“辣味”主要体现在现场曝光问题、现场解决问题。而要现场解决“人”的问题,必须极其慎重。尤其要防止工作有失职、管理有问题但现场对答如流的“老司机”轻松过关,而工作很努力、问题难免有,却因为问政现场“新手上路”的表现不佳而成为现场开斩的乱麻。

“媒体问政”的现场刺激感,百姓群众“无辣不欢”,这表明群众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有不满意、有更高的期待。但必须防止问政现场因情绪驱动而造成误判与误伤。因此审视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审慎开刀问斩,需要有调查、有分析、有程序、有问政个体可以解释和申诉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让官员人人自危,不是一味的麻辣感。

猜你喜欢
问政职能部门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问政“小事”解决民生难题
“媒体问政”如何走得长远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检察版(十)
两只想打架的熊
关于如何做好电力企业职能部门的员工绩效考核管理
丹江口 《百姓问政》聚焦履职尽责
基于“管理创造价值”理念下的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